营造健康环境,追求健康生活

2018-05-10 09:49訾蕊
关键词:家长幼儿孩子

訾蕊

一、问题的提出

性的意识是从儿童时期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正日益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进行性教育的年龄越来越早,尤其社会的快速变迁,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电视、网络、画刊上各种相关的资讯泛滥,让幼儿也越来越早的接触了性问题,伴随着他们的长大。现代孩子的性观念、性态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的传统想法。

不少家长都反映,“性教育”现在成了家庭最难啃的一根硬骨头,家长们的束手无策并不仅仅在于说不出口,而是他们想说的时候发现,儿女早从报刊、传媒以及网站和同学那里了解了性知识,其中不乏非科学和带有社会偏见的性知识。

二、从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义

著名性教育专家阮芳赋说过:"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3到6岁),孩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对事物的各种观念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包括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了解性,不但能帮助幼儿坦然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且比较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侵害;也更能为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关系负责。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曾做过儿童对"人类的起源"的认识的广泛研究。她认为不要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性好奇,并且各年龄层的孩子各有其性探索取向。幼儿四到七岁之间,开始认知婴儿的某种起因,这年龄的孩子相信自己是由成人"组合"而来,或者像商店中购买的货物一般,是被制造出来。父母或者教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的性知识的养成,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对孩子未来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而性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内容,绝不只是传授性知识,而是应该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为核心目的。家庭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性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我谈谈我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点点经验和体会

1、更新观念、加强正面教育

人生第一个性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世界上很多事物都会提出一个“为什么”。从“树上为什么掉树叶”,“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到 “女孩为什么可以穿裙子”、“爸爸为什么长胡子”都可以成为他们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性方面的问题和其他所有的问题一样,都是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自我的一个部分。

2、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组织轻松的活动,克服不良习惯早日消除隐患

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使之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幼儿的各种爱好,使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她)所感兴趣的活动上,如绘图、玩智力游戏等。尽量减少环境中诱发性活动的刺激,父母自己行为应检点。

孩子的内衣内裤应宽松些,不要让孩子从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区的活动,如爬树、抱枕头等。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父母可适当地传授一些性的常识,在平时的谈话中要多加引导,可运用比喻、讲故事等方式来说明男女方面的事情。如果孩子确实克服不了这种不良习惯,影响了正常生活,家长应与医生联系,共同查找根源,消除隐患。总之,在回答幼儿性问题时,家长要在语言、表情上要恰到好处,自然大方,让孩子感到这些问题很普通,不值得深究。

3、三岁后孩子最好独睡

孩子独睡首先有利健康。大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不利于孩子大脑发育;成人活动范围大,携带的病菌多,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孩子。

3~6岁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期”,孩子会对父母的关系、两性之间的问题比较敏感。孩子3岁之后最好与父母分床。但何时可以分房睡,还要依孩子的实际能力而定。家长可以为孩子布置舒适的环境,准备一些娃娃,让他感受到安静和温暖。当然不必急于求成,没有过渡,反而会使宝宝对独睡产生恐惧。

4、加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a.我们要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应该被尊重;

b.可以抚触自己的身体,但抚触有些部位不宜当众进行;

c.不能随意接触别人的身体,如果在接触时别人表示反对,应该及时中止;

d.不可接触别人的一些部位;

e.除了父母、亲近的照看者和医生以外,任何人不能接触自己的隐私部位;

f.如果任何人的接触让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对”,即使是亲友师长,孩子都有权要求中止。

5、家园合作

a、因为父母和孩子一对一的接触机会比较多,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比较亲密,所以家长最容易遇到孩子提出关于性的“为什么”。如果父母故意回避,或者态度尴尬忸怩,容易让孩子产生更多的疑问和好奇,反而会增强探索的兴趣。桑标教授表示,在这个年龄段,父母只需要让孩子建立基本的性别意识,明白男孩和女孩分别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行为举止的特征,日常生活的一些习惯等。

b、转变家长观念,正确对待"性"提问

和其它活动一样,幼儿也有性方面的活动,他们对性有着不同的体验、接触和认识。如,自己的下面的随意触碰,摆动等等。幼儿没有十分清晰的性意识,他们只是在潜意识的探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像玩脚丫捂耳朵一样,也会玩弄自己或别人的外生殖器,等等。这些动作如果被老师或一些家长看到,就会暴跳如雷,对他们大声斥责,说幼儿没有出息等。老师和家长的这一行为,令幼儿大为困惑不解:为什么身体的这一部位不能说,不能动呢?这有与"没出息"有什么关系呢?因此,老师和家长必须正确对待孩子性方面的提问,以免给孩子造成不正确的性意识。

c.别把女孩打扮成男孩

有的家长给男孩穿裙子,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殊不知,孩子会对自己的性别认知产生障碍,甚至造成“易性癖”。一对夫妇来找邓军做心理咨询,他们的女儿是同性恋,他们很绝望。这家人非常希望能生一个男孩,所以从小就把女儿当男孩子养。家中也以妻子为中心,这给了女儿一种误解:“爸爸应该是妈妈,妈妈应该是爸爸”。年幼时性别角色定向出现偏差,父母没有及时纠正,才使她在青春期发展为性角色认同障碍。对此,1家长应淡化对孩子性别的期待,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2.要以孩子的性别,选择对待他的方式,避免孩子形成错误的性别意识。3.如果孩子出现性别意识偏差,应在幼儿第一反抗期,即三四岁时对其进行纠正、调整。

从幼儿园就开始普及性知识,及早普及正确的性观念和科学的生理知识,并学会保护自己。

儿童性早熟如果不加以恰当引导,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像她班上一些学生受性问题困扰,出现学习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有厌学倾向。特别是一些本身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接受不良社会性信息,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诱发严重的自卑感。所以,性教育还是越早越好,从娃娃抓起。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相信在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性教育的同时,对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更为重大。让我们为健康的下一代做出不懈的努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您的期待,也是我們的责任!

猜你喜欢
家长幼儿孩子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