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真实学习

2018-05-10 09:49苏沚汀
关键词:主体地位科学素养教学评价

苏沚汀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实发生。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论述了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心设计教学评价。具体体现为创设合理的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恰当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用高效的评价软件等。

关键词:课堂效率;科学素养;主体地位;教学评价

在三年多小学科学的一线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科学课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但是也面临诸多问题,导致科学课堂效率较低。究其原因,学生普遍存在对科学课重视不够、学习态度被动的问题,且小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特点,教师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管理方法不当等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一定要转变既有观念,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新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设合理的情境

课上应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情境或故事情境,情境要贴合教学内容,可以以图片、视频或实物的形式呈现,基于情境开展学习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

合理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地壳的运动》为例,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地球内部的运动,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课上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故事引入,讲述魏格纳生病在床观察世界地图有了重要的发现,然后让学生转换角色,以魏格纳的身份开展后面的探究活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在活动中体会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科学探究,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2、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着走,通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思考或讨论后回答,教师再提出新问题,学生再回答。看似给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实则学生的思考是被动的、不连续、不完整的。学生也很容易在中间某个环节走神,后面的内容就跟不上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教学中应设计大的完整的学生探究活动,而不是割裂的断续的小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在活动过程中能表达自己观点并倾听他人意见,在充分的交流中逐渐完成学习。完整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积极的连续的发展,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3、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对学情的分析,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前概念要有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去设计学习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是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就能轻松解决的,也不能难度太大,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高质量的探究任务要基于科学课标中提出的18个大的核心概念,活动目标不是为了掌握零碎的知识,而是经过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4、恰当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在备课和授课时都使用白板软件,功能齐全,使用灵活,可以很好地支撑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创设情境时可以借助趣味性的动画或视频呈现;课前可以录制微课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学生汇报时可以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拍照投屏,方便展示,还能直接在上面进行标注;教师可以在预先做好的课件上进行注释修改,随时将课堂生成呈现出来。这些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好地交流互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用心设计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真实学习

1、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还能促使教师和学生反思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教学,因此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评价维度应包括课堂行为规范、学习方式和效果两个方面。小学阶段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约束,规范其课堂行为,例如能安静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不做小动作,汇报发言时仪态端正等。学习方式和效果方面要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例如能仔细观察,能有依据地表达观点,能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能合理地提出疑问,能达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等。表1为学生自评及互评表,教师可根据每节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使用高效的评价软件

学生可以使用评价表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评价表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可以借助评价软件。笔者使用的是班级优化大师,该软件中可以设置学生的个性头像,给学生分组,自定义评价维度,可以在课上根据表现实时给学生或学习小组发送点评,评价结果以光荣榜的形式呈现,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评价的效率,也能很好地激励学生。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小学科学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再根据学习行为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同时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和研究后总结抽象出来的,因此可以为教师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对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安妮塔·伍尔福克.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1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科学素养教学评价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