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班主任心理教育系统培训,使之成为心育的重要力量

2018-05-10 09:49杨红李苏燕
关键词:班主任

杨红 李苏燕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系统的中枢,班主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加入到心理教育工作中,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我校从年来有针对性的开展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课程实践,通过学习帮助他们在工作中逐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意识。打造心育骨干团队,努力使班主任成为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心育教育

一、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人们提起心理问题时都很避讳,不愿让别人说自己心理有问题。如今,随着对健康概念的认知,大家对心理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据有关部门对我国中小学生抽样调查分析后表明,我国有近70%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绝大多数家长又是“心盲”,单纯的依靠家长是无法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更多的是需要老师的辅导和教育。

而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系统的中枢,学校的各项决策需要靠班主任落实执行,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班主任处理解决。因此班主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责无旁贷地加入到心理教育工作的行列之中,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班主任开展心育工作的优势也促使班主任成为心育的主要力量。

通过我们对资源带班主任的初步调查,现任的班主任老师绝大多数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背景,再加上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日常的管理,以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老师们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职业倦怠。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系统培训,以帮助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和技能,解决自身生活和工作中的最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占据他们太多的时间,给他们更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对班主任老师进行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快乐的生活和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感,摆在我们的面前。

二、 我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点滴经验

2014年7月和四小资源带成立之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资源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在教育处的带领下,由原和二校区德育副校长、东城区首届区级心理学科骨干教师、东城区德育学科带头人、区级心理学科兼职教研员杨红老师牵头,依托和二校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课程实践,特别是班主任老师。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模式。

(一)通时培训以普及知识为主

1、教师心育知识普及,树立心理健康的理念和意识。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李小鲁说过:一个缺乏心理健康意识与责任的老师,他不能成为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反而幼儿可能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制造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源性心理障碍。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责任,不能做“心育盲”。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把对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全员开展心育培训。我们请来国内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关梅林教授为全体老师和家长做《学习做智慧的家长》讲座,请来朝阳教育学院的荆承红博士为全体教师做《小学阶段常见心理问题》的培训,使教师们对我们要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统筹的概念和了解。学校还为教师们购置了相关心理书籍,供老师们学习。通过学习帮助老师们树立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意识。

2、“德育沙龙”活动,传播心育知识,研讨心育方法。

我们利用班主任工作室开办的每月一次“德育沙龙”活动,由负责心理工作的杨红老师向教师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和一些简单实用的心育方法,带领老师们做一些简单的心理游戏,愉悦身心;组织班主任老师观看优秀心理课视频,交流班级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和特殊学生的表现,互相探讨好的教育方法……在这样一次次自由的交流学习、思想碰撞中让一个个心育知识落地,成为我们的收获;让以往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的教育案例找到故事背后的根源,互相借鉴,促进了班主任心育经验的增长。

(二)专题培训提升,掌握心育工作基本技能

美国学者诺斯丁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指出: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源于心境,心境源于自身,教师的心态决定了他工作的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无疑对学生和家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假使教师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这无疑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具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1、“请进来”,请心理专家进校园开设系列培训课。

为了改善教师心理综合素质,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2016年學校聘请全国著名的心理专家施刚和他的团队,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系列心理培训,并参与了《翱翔计划心理关爱项目》。2016-2017年学年度对资源带教师进行了3期专题培训:(1)舞动治疗课程。由心理专家施钢老师实施,集合了三个校区的33位一线老师,其中班主任占了大多数。每周一下午上课,用身体舞动的形式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放松心情,调节情绪,焦虑状态得到缓解。(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拥有丰富的心理培训及项目实施经验的胡邓副教授为全体教师做了《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的报告。胡邓教授的讲座把生活与心理紧密结合,使老师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调整自己心态的好办法。(3)2017年1月18日,在北京瑶台山庄酒店举办了一次有意义的心理学拓展活动。此次活动由心理专家施钢老师,以及来自于北京农业大学、交通大学等八大心理基地的专业力量及公司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团队,合力为资源带三个校区的200多名在职教师设计了这次团体心理课程。针对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压力,与学生、家长沟通压力,自身学习压力,成长压力以及学校升学指标等压力导致的职业倦怠和由此产生的焦虑、抑郁、退缩、暴躁等不良情绪困扰,聚焦在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压力应对、情绪管理、能量支持、潜能激发等方面。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培养。开展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引导教师作反思性教师,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走出去”,派骨干班主任组团参加校外培训。

除了校内有关心育工作的培训、交流、研讨,我们还派出多名骨干班主任积极参加校外机构和教育学院的相关心理培训。2016年王秋菊、朱杰、康建新等老师参加了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由外籍专家开班的“艺术治疗”心理辅导课程,他们学习了一周,回到学校后,教育处请这些参加培训的老师在三个校区分别作了汇报和培训,把学到的心育方法带到学校,教给班主任。

2017年我们还组织部分班主任老师到教育学院参加日籍教授举办的相关心理培训,回来后老师们都感到受益匪浅。这学期二年级班中有一位同学患有交往障碍症,课都上不下去,任课教师犯愁,家长十分焦虑。为了帮助这位同学,学校送新接班的班主任参加了“自闭症儿童治疗”的专题培训,冯老师利用周末时间积极参加学习,回校后用所学知识帮助这个特殊的孩子,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能够正常上课了,孩子的家長十分感谢学校。这样的专题培训让老师、孩子、家长都受益,是需要关爱的特殊孩子的福音。

3、“找依托”,开展班主任心育科研培训。

资源带中的和二校区有着较为深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从2006年开始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二五”期间由杨红校长牵头申报了《利用优秀的影视资源,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区级课题,并进行了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在2015年11月结题,相关论文获得市级一等奖。

资源带成立后,资源带秉承“科研兴教”的宗旨,以科研带动培训。2016年我们参加了市级课题品园学艺 强体健心--园艺心理课程开发”项目,该项目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园艺心理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聘请了北京市教育学院心理专家伍芳辉教授为指导专家,吸纳多名优秀的班主任为课题成员在班级中开展心育实践活动。伍教授多次下校为课题组老师开办讲座、具体指导,使我校的课题实验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实验班级的学生、老师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就连我们的家长也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这些课题研究有效的帮助教师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并将所学知识用于课堂教学,为师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三)实操培训练手,打造心育骨干团队

学习心育知识,掌握心育技能,才能真正的服务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这是我们开展班主任心育培训的目标和意义。针对班级的不同问题,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这是目前学校行之有效、普及面最广、惠及面最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这样的课程上,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最重要的主力,但他们不是“科班出身”。因此,我们采取了树立典型、培养骨干,以点带面的培训形式。

由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主办的“成均杯”心理健康基本功比赛,是北京市唯一的心理健康教师基本功技能赛事,规格和质量都很高,参赛所需要的课本是我资源带杨红校长参与撰写的教材。我们利用参加 “成均杯”心理健康教师大赛的机会,选拔、培训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成为心育骨干。在学校大力支持,2015年、2016年资源带分别选派了年轻的班主任老师丁玄子、芦曼和叶明参加了大赛。这些老师都是新手,但是他们积极好学,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比赛前,学校心理教研组和参赛老师一起备课、一遍遍的试讲,在备赛过程中,区教研员赵晓颖老师、资源带杨红校长和徐文老师一直陪伴在选手身边,组成强有力的参赛团队。各位专家、导师从心理教学的角度、学生的视角、展示基本素养等多方面不断给予这些年轻老师支持、鼓励。多少天的加班加点,多少次的推倒重建,多少条往来的往来,记录着一个个年轻老师的成长。最终他们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区级教研室和东城心理届的一致好评。而这些年轻的班主任在这样的磨课、赛课中,逐渐知道了心理课怎么上,也对心理工作有了了解,渐渐的爱上了心育工作,他们都表示不仅要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

如今他们成为了我校心育工作的骨干,他们的示范作用也激发了其他班主任老师的兴趣,2017年上半年有三位班主任老师分别展示了三节团体心理辅导课,涉及二孩亲子、同伴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心理内容,下半年又有两位新的班主任接受了参加“成均杯”的赛课任务,正在积极的筹备中。这样的实操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具挑战性,但也更能让班主任更快的成为心育工作的主力军

三、 我校班主任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初步成效

三年来的培训、实践和磨练,我校的班主任已经较熟练的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能,也在班级管理和特殊学生的教育中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和效果。

都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使教师育人并自育。调查显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逐年提升,工作干劲也增加。近几年,和四资源带在心理健康方面获奖论文有20余篇,特别是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心理健康的排头兵。2015年、2016年我校连续两年参加了北京市第三、第四届“成均”杯心理健康教师基本功大赛,均进入决赛。2015年丁玄子老师获得了赛课特等奖、十佳优课奖等五项大奖,并在大会上进行了授课展示。丁老师还在北京市美育现场会上做团体心理辅导课,收到了领导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丁老师还在云南腾冲为那里的孩子们上了一节心理课。

2016年叶明老师获得了大赛的“特等奖”等三项大奖。叶老师因为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受到孩子们喜爱,家长的好评,被誉为“阳光教师”,获得了东城区“育人奖”和2017年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一等奖。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使我校教师具有了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四、 未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一些设想

三年来所进行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成绩是显著的,也很欣慰有更多的班主任老师看到心理健康教育事半功倍的功效,并在工作中去逐步运用心育的技术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去帮助需要关爱的特殊孩子,指导家庭教育。对未来的班主任心育培训工作,我们也有着更深的设想和计划。

1、未来的班主任心育培训我们还要坚持实操训练,推广团体心理辅导课在班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功能,让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都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以解决班级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有可能出现的常规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

2、未来的班主任心育培训我们除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还计划要“量身定制”,针对不同年级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培训内容,教会老师解决的方法和技能,建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校本课程体系。

班主任是学校基层单位的大家长,是孩子们最贴心的指引者,他们的影响力在孩子心中极其重要,因此加强对班主任老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锻造阳光心态的教师,才能培养阳光心态的孩子,打造积极向上的阳光校园,这是我们最美好的校园园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辅导师资专业化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2]杨建飞.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

[3]韩立敏;班主任之师生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猜你喜欢
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下课了再说
惊悚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遇见,在《新班主任》的春天里
惩罚
拼回去
真爱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