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

2018-05-11 07:58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层级护士护理人员

梁 淑 霞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广州 510000)

急诊护理是一种针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具有工作难度和强度高、易出现医疗事故、易感性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低等特点,它可直接反映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护理工作质量、治疗效果等,加之患者常急性发病,病情可迅速变化,因此,它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1~2]。本研究将我院ICU科室收治34例患者应用层级管理,现作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我院ICU科室收治的6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9~70岁,平均(42.38±7.96)岁;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2~73岁,平均(43.15±8.04)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ICU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参考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等、经验等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执行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1)护士长负责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评估护理服务质量,合理、科学地安排和管理ICU的护理工作和行政事件,指导临床护理工作;(2)责任护理由工作能力突出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按照护理程序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指导完成程序复杂或难度较高的护理过程或工作,并遵照患者和医生的需求,完善、改进护理制度;(3)辅助护理由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参考责任护士示范的工作程序执行护理工作,需熟练护理,提高应对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监督和指导助理护士对患者实施的生活护理干预,并定期考核其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4)助理护理由工作不足3年的护士担任,可应用非技术性或技术性较低的方法实施日常护理,其护理工作由辅助护士监督和指导以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护理后,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 疗效评定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历书写、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总评分等,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操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历书写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历书写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总评分观察组3496.39±2.4795.33±3.5292.05±4.1896.32±2.3593.35±5.2695.16±3.52对照组3491.13±1.8791.52±2.0885.91±2.2492.19±1.7389.77±4.6390.94±2.85t9.90015.43367.54918.25252.97895.433P<0.05<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7.06%、79.41%,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5.1,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部门,需时常接触、转移各类危重症患者,而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首要工作为处理各类意外事故与急性创伤或病变,抢治病患和观察病情,延长患者存活时间,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工作[3~4]。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常应用轮班制度,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工作量的增加,他们常表现出消极状态,对工作采取怠慢态度,无法科学、合理地开展护理工作,从而降低护理质量,影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7]。虽然常规ICU护理管理可减轻护理人员负担,但它是一种功能性的护理措施,无法有效培养护理人员和协调管理护理工作,导致管理效果偏低,依旧无法改善护理质量。因此,应寻找一种可适应急诊护理医学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8~9]。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观察组3428(82.35)5(14.71)1(2.94)33(97.06)对照组3416(47.06)11(32.35)7(20.59)27(79.41)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护理层级管理具有如下作用:(1)它将技术要求、工作职责、护理岗位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改善护理效果和质量,全面发挥护士潜能,并提供可展示其能力与才华的平台[10~11];(2)它优化了护士队伍的结构,规范了急诊抢救的操作流程,可防止越权操作,使护理工作更加具体化、透明化,并利于及时发现与弥补护理制度的不足和差错,提高应对不同护理问题的能力[12~13];(3)它可帮助护理人员熟悉护理程序,促进他们与患者的沟通、联系,有效避免发生护患纠纷,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即能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保证护理服务的安全性[14~15]。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操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历书写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和增加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王叶.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290.

2 杨纹英.目标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黑龙江医学,2016,40(10):961~962.

3 张运良.护理层级管理在门急诊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21):222~223.

4 刘永彦.分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卫生产业,2015,10:89~90.

5 罗莲英.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4):115~116.

6 吴桂珍.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51~152.

7 陈小媚.护理层级模式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4,12(30):2856~2857.

8 董金金.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内蒙古中医药,2014,33(6):110.

9 王璟.分层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评价.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5):71~72.

10 夏利.护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9~161.

11 王梅珍.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6:674~675.

12 许清.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6,10:96~97.

13 罗金艳.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现代医院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220.

14 王燕凤,谭丽英.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优化急诊护理管理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4,34:121~122.

15 高春玲.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36:204~205.

猜你喜欢
层级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