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管切开套管硅胶固定带的运用效果评价

2018-05-11 07:58张小林陈桂莲徐雪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输液器硅胶舒适度

张小林 陈桂莲 徐雪影

(中山市人民医院 中山 528400)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一种抢救病人生命的急救手术方法,其目的是解除患者喉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而气道开放病人采用气管套管连接呼吸道[1]。气管切开术的成功与否与气管套管固定的通畅性有直接关系,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固定气管套管,所以,探讨科学的固定方法非常重要。棉质白边固定条固定气管套管是近些年临床普遍应用的固定方法,但经过多次实践证明,使用期间会给患者颈部皮肤带来压迫,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皮肤不良反应,如湿疹、皮肤发红等,严重可出现溃烂,因此,气管套管固定方法与气管切开术有直接影响[2]。

为探讨有效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方法,实验随机抽样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外科监护室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样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外科监护室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分析,男60例,女30例,年龄23~72岁,平均(54±7.3)岁。其中颅脑外伤患者51例,脑出血33例,其他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例,患者均符合实验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配合实验,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在两名护士的合作下完成对每组的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工作,均在实施气管切开后立即更换系带时开始使用,其中固定带可容纳一指的松紧为适,每3d更换1次最为合适。具体方法为:(1)A组为棉布系带组:该组的每位患者均实施气管套管传统固定方法,注意在为患者采用棉质布系带时,材质布料尽可能选择质地柔软、细密的全棉布料,增加患者的舒适度;(2)B组为输液器管组:将输液器茂非滴管段减掉,同时联通下端过滤段减掉,减掉长度大致在50cm~55cm之间,留3cm作为尾端,应用过程中,经一侧套管翼穿过后,将打结部位固定在另一侧套管翼处;(3)C组为自制硅胶固定带组:由硅胶固定带、日字扣2枚组成,为适应不同颈围,硅胶固定带设计有45cm、50cm、55cm 3种长度,将防滑纹设置在两端的固定带末端处。

1.3 评价标准

(1)皮肤损伤程度:按照国际创面评价标准评定[2]:0度:无变化;1度:轻度红斑;2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3度:融合性皮炎,凹陷性水肿;4度溃疡,出血。皮肤损害时间分3阶段(≤7d,7~14d,>14d);(2)固定带牢固性:导管固定良好,且固定带异常情况发生,如分叉、断裂等;(3)固定带更换频率: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固定带有污染、潮湿等,应立即更换固定带;(4)舒适度:分为5级:持续疼痛(0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1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及转动体位时轻微疼痛(2级);深呼吸无痛(3级);咳嗽时也无痛(4级)。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表1显示,3组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率和皮肤损伤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B组>C组。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患者固定带牢固性、污染情况及舒适度比较

表2显示,3组固定带牢固性、污染情况及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固定带牢固性:A组B组>C组;舒适度分级:C组>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研究

C组固定带患者皮肤损害程度较A组和B组均低,分析原因是:A组与颈部皮肤接触面积小,会直接勒压与摩擦颈部皮肤,从而造成皮肤发红,甚至破损;B组输液器相比其他器材而言,取材要方便很多,但使用时,因质地较硬,管径相对较粗,容易损伤患者的皮肤,可能出现磨损等现象;C组硅胶管较一次性输液器柔软,对皮肤的磨损性、刺激性小,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对局部皮肤刺激性小。硅胶具有良好的惰性、耐体液腐蚀性、苛刻条件下耐老化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反应极小,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中[3]。将其制作成扁条形,能更好地贴近颈部皮肤,增大受力面积,同时降低皮肤损伤的发生。损伤部位主要在颈部皱褶处,可以用水胶体贴或安普贴保护两侧颈部皮肤。由此可见,C组固定带的使用效果最好。

表1 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和损害程度及发生时间的比较(n)

组别皮肤损伤率(%)皮肤损害程度皮肤损害发生时间(t/d)0度1度2度3度<37~14>14A组80951061992B组53.310108210191C组0.528110110

表2 患者持续固定带牢固性及更换频率的比较(n)

组别牢固性污染情况舒适度合格不合格污染微污染1级2级3级4级A组92128298211B组1812181254318C组28222700129

3.2 导管牢固性及易污染性研究

A组和B组牢固性不合格例数较高、污染更换频率较大,其中A组持续牢固性较差,原因是A组使用的棉布带被污染后拆卸清洗难,频繁更换易造成意外脱管。B组因材质较硬,固定时打结容易松开,无法达到牢固性。C组采用自制日字扣,硅胶管既方便清洁,又能够有效对固定带的更换频率进行降低,减少护理工作量,预防和控制气管套管滑脱发生率。

3.3 患者舒适度研究

A组由于受到污染,材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僵硬等情况,使用期间,一旦出现皮肤不适感,如:摩擦和刺激,容易产生红肿、破损等,严重还有可能出现溃疡或其他情况,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B组固定带由于具有质地硬、可塑性低的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让患者感觉到颈部有不适感或其他症状;C组所选的固定带,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感觉良好,无明显不适感。这由于该组选用日字扣,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性保障,并且选用扁条形固定带,很少出现旋转或扭曲等情况,这些对于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不良现象发生都有积极的作用[4]。

参 考 文 献

1 吕志云,周秀荣,李爱军,等.气管切开固定系带的改进.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17~18.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

3 孙明亭,唐明杨.医用硅橡胶及其制品.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4,15(11):12~19.

4 刘大为.危重病医学.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17.

猜你喜欢
输液器硅胶舒适度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输液器的秘密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厚朴酚中压硅胶柱层析纯化工艺的优化
粗孔活性硅胶从含铀废水中吸附铀的研究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一次性输液器针帽在灌肠中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