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妈妈咪鸭》分析美国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2018-05-13 09:34杜婵
艺术评鉴 2018年6期

杜婵

摘要:电影《妈妈咪鸭》在戛纳电影节惊艳亮相之后,于3月9日在国内暖心上映。影片以一段迁徙作为故事背景,在种种意外的作用下,从中酝酿的情感和成长构成影片的主调,其中喜剧元素的加入、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幽默诙谐的桥段,可勾起成年受众的观影欲望,两个主角小鸭子淘淘和憇憇天真可爱的个性和自然生动的表情,又能博取孩子的青睐,从而走进电影院观影。《妈妈咪鸭》以中美合作的形式,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场景外加好莱坞式的视效技术,影片笑中有泪,更有回归家庭的成长内核,为国产动画片开创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但其中有一些不足之处还是需要正视。

关键词:《妈妈咪鸭》   家   中美合作   国产动画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167-02

一、“家”——活力之源

在电影的主题中,“家”的叙事,始终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而对于我们来说,“家”永远是不可回避的主题。“家”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命题,反映到电影叙事中,很多时候会体现为“人”之于“家”的成长,以此更好地诠释“家”的意象所产生的巨大营养和能量。

“家”既是物质形态的家,更多的包含了精神家园的意味。“家”可以产生不顾一切障碍的爱,黄淘淘认准家人后,便不顾一切去爱,母亲受伤了,即使自己只是鸭子,也硬要坚持飞起来。“家”可以酝酿成长的土壤,“家”温暖了被迫充当小鸭“妈妈”的雄性大雁,从坚硬到柔软,从桀骜不驯到谦逊有礼,从自私到担当,从不懂爱人到懂得关爱。

电影海报上,三位主角以及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亮相,海报下方,醒目的写着:3月9日,带我回家。“带我回家”四个字将影片的主题与气质非常契合的展现出来。同时,“回家”两字也正好击中现代人内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从而有利于激发观影欲望,较好的展现出影片本身所营造的温馨欢乐的合家欢气氛。

“家”的情节与情感让大鹏找到了自己,了解了自己,并恢复元气,桀骜不驯已从它身上褪去,它重生了,或者毋宁说是变得更纯净也更强壮。“家”的叙事所产生的效果没有预设,没有目的,犹如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是一种生命本能的现象,也是生命的底色。正如本片中的大雁大鹏,在和两只小鸭子淘淘和憇憇组成的“家”的浸润下,心灵和行为态度都有了质的变化,完成了可以被同伴信任以及可以被女朋友托付的“成人礼”,从中学会了责任与耐心。

另一方面,“家”是解析现代社会的一个有效切入点,通过“家”的叙事,可以部分地了解当代中国如何延续和改变传统及其原因。当下,中国社会已成蔓延趋势的少子化危机和“去家庭化”,《妈妈咪鸭》的剧情正好符合如今的社会情况,对育幼问题的重视和对回归传统家庭的呼吁,倒恰好抚慰了时下中国社会在婚育问题上的焦灼与不安情绪。在“是否生”“何时生”“生几个”问题上犹豫不决的青年夫妇,或许可以考虑到影院去接受一次爱的鼓励。

二、“中美合作”——学习之法

不可否认,现在的动画片市场以好莱坞迪士尼、梦工厂等行业巨头马首是瞻,好莱坞动画电影横扫世界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以资金注入的方式介入好莱坞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广中国电影最有效的方式,资金介入的方式还有待日后的事实验证。中国电影想要像好莱坞那样成为宣传本国文化的有效手段,必须回归电影的灵魂。故事才是电影的制胜法宝,技术只能锦上添花,可以成为电影的众多卖点之一,以吸引更多的电影观众,但不能代替故事成为电影唯一核心。

《妈妈咪鸭》作为一部中美合作的动画电影,但出品方只有万达影视和江苏原力电脑动画制作有限公司两家中国公司,导演是原力动画CEO赵锐与好莱坞电影人克里斯托弗·詹金斯联合指导。影片最初就已坦言自身的商业电影属性:凝聚中美两个团队上千位幕后人士共同打造、实现全球同步发行。这部电影是在成熟电影工业体系下制作出来的,有着制作精良的动画、完整流畅的叙事、多样化的人物形象、赋予深意的主旨内涵等,它摒弃了传统国产动画单一的叙事结构,也不是依托传统故事进行复刻和续写,更不是低龄化的儿童故事的简单延展,而是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动画世界,并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精神的完全原创的国产动画电影。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起步比较晚,合拍片的进程正在慢慢摸索中前进。中国的合拍片得到一如既往的支持,合拍规定比较开放,对于合拍片的主创人员、投资比例等不做硬性规定。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合拍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得到承认,成为国产片与好莱坞大片较量的重要筹码。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中美合拍愈发博得关注,美国成熟的电影运作机制在合拍过程中渗透于中方电影人,这可谓是中国电影人学习进步的机会。《妈妈咪鸭》正是中国电影人向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学习的成果见证,虽然成果并没有尽善尽美,但仍能在电影行业中激起涟漪。其中,影片最珍贵的是,电影没有采用粗放的“撒钱”模式,只负责资本,其余全部外包出去。影片中,中国电影人的参与比例确实较大。影片中逼真的视效技术——丛林、山川、蓝天、白云、飞流直下的瀑布以及高耸入云的茂盛古树在银幕上栩栩如生,体现出影片制作者的用心和诚心,“师夷长技”至少有了学习的正确态度以及合适的机会。把眼光放长远,《妈妈咪鸭》是为培养中国电影高素质人才提供的良好平台,价值并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票房数字体现出来。合拍片的制作与上映可以综合利用合拍国家的电影资源,合拍片未尝不是国产片抵御好莱坞侵袭乃至自身壮大的可行性策略。

在制作和发行上,《妈妈咪鸭》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以精彩的故事吸收国外优秀后期制作团队,并实行全球同步发行,这是国产商业电影走向世界的良好开始。国产动画电影不能仅仅依托国人的情怀,更不能一味沉溺在故步自封的传统文化优势下,而是要制作更多能走入世界市场的优秀作品。《妈妈咪鸭》中既融合了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又吸收了好莱坞叙事和制作的优点,是国产动画新的曙光,也是国产动画走向世界的良好开头。况且,《妈妈咪鸭》在经过戛纳电影节的惊艳亮相之后,不仅销往世界上数十个国家,还入围了台湾国际儿童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妈妈咪鸭》用自身所取得优异成绩,证明中国电影通过中美合作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确实是可行之法,相信未来的国产动画不仅会质量更好、票房更高,而且会越来越多的走出去,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创造、中国故事、中国文化。

三、瑕疵之处

国产动画片近几年正处于慢慢推进发展的学习之路,《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等优质影片的上映证明了国产动画片存在的发展潜力。像是邯郸学步,学习路上不免会有跌跌撞撞,除了可圈可点的亮点之外,《妈妈咪鸭》中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影片除主线之外的分神太多,冒险之旅上的各种配角,插科打诨,固然制造不少笑点,难以给观众在观影之后留下持久印象。倒是中文编剧机灵,将影片中两只自作多情的臭美鹤鸟取名为耀灰与宝蓉,又将母鸡和其妻管严老公取名为春椒与智明,显然是在揶揄《春光乍泄》里的黎耀辉与何宝荣,以及化用《春娇与志明》系列的主人公名字,妙在恰到好处,点到即止。不过影片后段莫名其妙穿插进来的半瓶子医师松鼠的一段情节,与《捉妖记2》里大鹏饰演的致力于稀奇古怪发明创造的堂主一样,都存在岔開主线剧情太远的问题,多少有拖时间的嫌疑。

另外,作为国产片的《妈妈咪鸭》中的配乐从头到尾都是英文歌曲,只有一首《数鸭子》是本土观众耳熟能详的一首中文歌,而《数鸭子》的配乐与多首英文歌曲配乐集中放在一部国产动画片中,显得生硬尴尬,不免存在消费观众怀旧情怀的嫌疑。

《妈妈咪鸭》总体来说,算是一部国产动画片的惊喜之作,但却没法展现动画产业界的全貌,如果没有梯队形式的后续作品跟进,国产动画就只能是拥有庞大数量,而无质量。整个产业需要质量稳定的作品阵容来证明实力,动画片受众群也需要更多鼓舞人心的作品,来吸引他们走进影院支持国产动画产业。国产动画片要保持不错的质量,要有扎实的基础建设——优异的剧本创作能力、成熟的制作理念、先进的技术支持,还要不断创新、融合的能力。这些能力通过现有的中美合作来学习,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国产动画切忌守着技术与经验吃老本,只有不断地揣摩世界变化,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为作品融入新鲜元素,才能够保持国产动画片的活力与吸引力,从而支撑起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深入发展。

当下,国产动画片展现出题材多元化、受众差异化的鲜明特点。其中,带有实验性质的“成人向”动画《大护法》引发多元化解读;《十万个冷笑话》主打“二次元”群体,把小众文化带上大银幕;《阿唐传奇》取材中国传统茶文化等。国产动画电影的诸多尝试与创新为市场带来了不少亮色。票房表现上,《十万个冷笑话2》和《赛尔号大电影6:圣者无敌》从上映之初就表现不俗,展现出了强大的票房收割力。相继几部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国产动画片的上映,也让我们可以坚定的相信国产动画片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