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对脑出血小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8-05-14 03:16吴俊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3期
关键词:智力脑出血发育

吴俊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0)

颅内出血(ICH)也称作为出血性卒中,其因脑部血管破裂后血液外溢到颅内。目前该疾病在小儿当中发病率有提升,脑出血诊断和治疗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预后[1]。小儿在出生后就拥有视觉感应能力,可观察到20CM以内的事物,其听觉、味觉、温觉、嗅觉能力、皮肤的触觉、痛觉都已经初步发育成熟。小儿出血性卒中康复治疗需要较长的疗程,需要长时间坚持,在该康复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细致耐心的看护,日积月累的给予专业康复引导。此次研究为有效减少因脑出血而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几率,在出血病情得到缓解改善后,实行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2]。能最大限度的开发患儿智力,减少因颅内出血带来的损伤,提高患儿康复能力,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5)个月,实验组男 12例,女 9例;平均年龄(6±4.1)个月。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内容 (1)对家属进行宣传教育,有关于脑出血患儿日常康复注意事项,告知早期康复治疗对儿童智力发育起到的重要意义,取得家属的全面配合,为康复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2)对患儿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药物合理科学使用、康复治疗、运动作息、膳食搭配等。

(3)仔细观察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依据患儿不同病情体现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2.1.2 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实行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后 (1)刺激口腔:给患儿口四周进行按摩,刺激其口腔运动功能,针对几个月大的患儿使用安抚奶嘴辅助吮吸,逐步使患儿吸吮、吞咽、呼吸功能之间相互协调运动。

(2)患儿日常康复工作:日常康复工作当中,密切观察小儿呼吸情况,小儿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及汗腺发育不完善,需注意温度调节。用饱含感情且温柔的语言和患儿形成亲密的沟通,面带微笑对着患儿轻声说话,唱欢快的歌,与患儿手握手,轻轻抚摸口周及其面部;与患儿形成对视时,用颜色鲜艳的玩具轻轻的移动,吸引患儿视线随玩具的位置移动而转移;引起患儿关注工作人员面部,通过细致耐心的沟通,使患儿逐渐对康复人员产生安全感。

(3)引导训练:每天早中晚选择患儿觉醒时,合理的使用手势、四肢动作等引导患儿做伸舌、张嘴、打哈、肢体运动等动作,耐心细致的促使患儿能够参照模仿练习。当患儿模仿良好时应及时给予现场鼓励,该过程中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结合的沟通技巧进行交流。例如竖起大拇指口头表扬“真棒,真好!”等,或给予其温暖的拥抱,和蔼的微笑等方法进行鼓励。

(4)听觉训练:使用颜色鲜艳的铃铛或拨浪鼓,在患儿面前进行左右轻轻摇摆,声音由弱至强,可忽高忽低,可忽停忽响,引导提高儿寻找声音的能力、使其互动更加充分。

(5)知觉训练:治疗师对患儿实行身体抚触、局部按摩、刺激触觉;在患儿清醒状态下,进行身体抚触,在抚触过程中,对局部进行有技巧的按摩放松,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通过这种舒适的刺激经过皮肤传达至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增强患儿舒适感稳定其情绪。患儿哭闹不安时,可对其实行轻轻抚摸、摇动、轻扣背部等动作,加上温柔的语言安抚患儿,使其获得安全感与舒适感。

(6)运动训练:根据出生时间的长短,强化其运动发育能力,锻炼患儿抓握能力,可使用彩色的手感良好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增加其抓握的兴趣,促使手指及上肢运动能力提高。在喂奶前或喂奶后2小时,让患儿呈俯卧位,用声音或彩色玩具引导其抬头运动,对稍大小儿可引导其爬行来促进协调运动发育能力。根据不同患儿个体恢复情况,采取个性化训练方法。

(7)健康教育:开专题讲座使患儿家长明白早期神经行为干预的重要意义,向患儿家长讲述成功案例,增强家长长期坚持神经行为干预的信心。出院后坚持电话、微信给予患儿家长进行指导,强调在家庭内实行早期神经行为干预的重要性,告知每月进行医院随访检查治疗并给予康复指导意见。

1.3 观察指标

1.3.1 依照中国20项小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检查及评分标准。总分为40分,大于37分为正常,37分以下表明其综合性行为差,神经发育有待提高。

1.3.2 依据发育商(DQ)进行检测评分:100及以上分代表智优,86-100代表正常,76-85代表边缘状态,0-75分代表智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采取不同康复治疗模式后,出院时对神经行为评估,对体重进行对比,实验组患儿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两组患儿康复治疗12个月后,对比身高、体重、智力发育进行比较,实验组患儿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后神经行为平均得分及平均体重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后神经行为平均得分及平均体重对比(±s)

?

表2 两组患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对比(±s)

表2 两组患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对比(±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2 1 2 1平均身高(c m)2 8.1 3±2.5 8 2 5.0 2±1.6 6 4.6 5<0.0 5平均体重(k g)7.8 4±2.4 6.2 6±1.8 3.9 4<0.0 5平均智力发育得分1 0 1.0 3±9.0 3 7 9.8 2±9.7 8 7.3 0<0.0 5

3 讨论

婴幼儿处在神经良好发育关键时期,在该阶段的可塑性较强,循序渐进的各类感知运动将有效的刺激患儿脑功能发育,以及脑血管结构化都具有重要影响[3]。护理工作中早期对患儿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运动神经行为给予干预,引导教育家长陪同患儿进行早期神经行为干预相关训练,并长期坚持持续实行刺激,对于颅内出血患儿可有效改善发育迟缓,提高生存质量作用,能有效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4]。结合婴幼儿的天性,采取有趣味性的,轻松欢快的游戏方式,通过治疗师及家长的反复引导、诱导,长期坚持锻炼学习,使患儿神经行为不断得到提高,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综合上所述,对脑出血患儿实行早期神经行为康复干预模式,可降低脑出血对患儿所带来的智力损伤,对小儿预后效果和良好的智力发育水平具有良好作用,可有效促进患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水平,值得临床中推广运用[5]。

参考文献

[1]张君,钟晓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室管膜下出血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3):238-240.

[2]周惠明,梁燕,魏青等.颅脑超声对重症监护室小儿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J].广州医药,2015,46(2):64-66.

[3]罗培.超声在小儿早期脑损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6,6(31):89-90.

[4]李静波,周光艳,吕德勇等.颅脑超声与常规MRI在高危小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2):43-46.

[5]卢江丽,张亚兰,刘昌荣等.颅脑超声在诊断小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27-28.

猜你喜欢
智力脑出血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