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护理中的应用

2018-05-14 03:16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3期
关键词:后遗症脑梗死护理人员

刘 丽

(福建医科大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福建南平353000)

脑梗死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1]。尽管,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控制,但是脑梗死患者后遗症仍然是一个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2]。目前,临床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主要是给予康复治疗,并配合积极地护理措施进行干预[3]。优质护理模式是目前临床的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护理干预方法,以下笔者就对优质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至2017年,共计纳入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40例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5±3.6)岁。对照组 40例患者,男28例,女 12例;年龄 55-76岁,平均年龄(62.7±3.8)岁。二者之间的可比性分析结果显示,组间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符合对照研究要求。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实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在受到疾病的打击后,由于受到脑梗死后遗症的影响,导致其肢体功能、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患者极易生出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患者的病情情况,促使家属与护理人员一起来安抚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从而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②肢体语言功能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扣背,交替进行侧卧位。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上肢伸展运动、下肢伸直运动、自主翻身运动,指导患者掌握以上运动的要领,熟练掌握运动练习方式,并告知患者坚持进行运动的重要性。并且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掌握肢体按摩方法,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同时协助患者完成肢体功能锻炼运动。在进行功能锻炼时,需遵循从近端关节向远端关节近端进行的原则,在进行髋关节内收、外展和膝关节屈伸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要轻柔。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时候,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舌、唇、喉部及肌肉运动的协调,通过运用听觉刺激训练、促进患者发音,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③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每日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清洁,并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被褥。将病情相当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内,以此来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同时患者之间也能够进行相互鼓励、帮助,以此来达到缓解患者悲观情绪的目的。同时护理人员可以病房为单位组织若干病房的患者进行一些文娱活动,一方面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促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的护理效果,以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②护理对临床护理治疗的评价,以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是SPSS13.0,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首先以(±s)和(%)的形式分别录入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种数据资料的比较分别采取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结果的检验水平α为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当,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详述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 0)对照组(n=4 0)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2.0 7±0.2 4 5.7 4±1.1 9 2.1 6±0.1 2 3.5 0±0.2 7运动功能评分2.2 0±0.2 8 5.6 7±0.7 3 2.2 5±0.3 7 3.2 8±0.1 7生活质量评分2 1.0 5±2.2 8 4 8.0 6±6.3 8 2 3.1 4±3.2 4 3 2.0 9±4.3 6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详述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s)/[n(%)]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s)/[n(%)]

组别观察组(n=4 0)对照组(n=4 0)护理质量评分(分)9 8.1 4±1.7 9 8 3.2 6±2.7 2护理满意度3 7(9 2.5)3 4(8 5.0)

3 讨论

目前我国脑梗死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脑梗死具有起病急骤、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的临床特征,给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来说。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来说,在进行积极地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以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模式,能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5]。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科学的临床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切实解决患者的痛苦,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人格尊严完整,使患者获得全面的优质的护理服务[6]。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银云霞.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5(15):244.

[2]于锦红,勾霞.优质护理服务在62例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8):170-172.

[3]朱晓霞.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7):1350-1351.

[4]李小兰.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8(4):292-293.

[5]李建玲.责任制整体护理措施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5):381-383.

[6]张素红.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68,170.

猜你喜欢
后遗症脑梗死护理人员
春天的“后遗症”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