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

2018-05-14 03:16吴碧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3期
关键词:孕产妇剖宫产产后

吴碧琴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分娩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使产妇发生巨大的变化,使产妇产生各种负面的心理情绪,如自卑、焦虑、烦恼、恐惧、抑郁等,其中最为异常的心理行为是焦虑和抑郁,其不但会降低产妇的生存质量,也会对婴儿的行为、情绪以及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对妊娠结局至关重要,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1]。本研究选取了94例孕产妇探讨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47 例,年龄 22~35 岁,平均(28.5±4.7)岁;孕周 36~42 周,平均孕周(38.50±3.5)周;孕次 1~3次,平均孕次(2.0±1.0)次;新生儿平均体质量(6.8±1.3)kg;观察组 47例,年龄 21~36岁,平均(28.8±4.6)岁;孕周 36~42 周,平均孕周(38.0±4.0)周;孕次 1~3 次,平均孕次(2.0±1.0)次;新生儿平均体质量(6.9±1.2)kg。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及孕次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健康宣教干预 责任护士应当对产妇的文化水平以及领悟力有一定的了解后给予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针对高中学历以上的文化水平且具备良好领悟力的孕产妇,可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阴道生产和剖宫产的优缺点,并对相关流程给予详细解说,在孕产妇身体状态允许下让其尽量选择自然分娩,提高其配合依从性。针对高中学历以下的文化水平且领悟力一般的孕产妇,可采用生动且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或讲解,例如图片、视频或知识讲座等,给予孕产妇详细介绍相关分娩知识和流程,同时重点讲解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优缺点,从而提高孕产妇的积极性[2]。

1.2.2 个性化有效沟通 责任护士在给予孕产妇进行治疗或者在护理过程中可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利用诱导式发问方式掌握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取得其信任,鼓励孕产妇说出内心的苦楚和委屈,指导孕产妇做好心理准备,让孕产妇保持平稳的心态,消除其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在情感层面上给予大力支持。为了在沟通中更加顺利地走到孕产妇心理,可采用“一问一答”融洽的方式进行交流,详细掌握孕产妇的心理诉求,给予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同时,需要对导致孕产妇出现负性情绪溯源事件进行评估,彻底处理心理负面情绪[3]。

1.2.3 家属支持 首先,做好孕产妇和其家人的沟通,将其心理述求告知家属,尽量满足孕产妇的精神和物理需求,让其体会到家人的关爱,完全放松心情,进而减少抑郁情况的发生。

1.2.4 冥想训练 责任护士根据产妇所喜欢的音乐类型挑选合适的轻音乐,声音以大自然的声音或者乐器演奏为主。产妇取平卧位,责任护士指导产妇根据音乐节奏调整护理频率且在旁话白,引导产妇想象处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周边的风声、水声,鸟鸣声等。冥想训练每次15~25mim,每天2次。

1.2.5 肌肉放松训练 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安静状态下,孕产妇取平卧位,集中思想,身心平静,吸气,握紧拳头,紧张肌肉保持10~15s,再吐气,放松肌肉,每次训练时间约15min,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孕产妇自然顺产、阴道手术辅助和剖宫产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产后抑郁情况。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4](SAS)和抑郁自评量表[5](SDS)进行评价,记录患者产前3d和产后3d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中国常模标准分界值分别为50分和53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94例孕产妇的相关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s)记录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以%记录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顺产率与剖宫产率对比

观察组的自然顺产率78.12%高于对照组53.19%,且剖宫产率6.38%低于对照组38.30%,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顺产率与剖宫产率对比[n(%)]

2.2 两组母婴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 所示。

表2 两组母婴妊娠结局对比[n(%)]

2.3 两组孕产妇生产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两组孕产妇生产前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生产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生产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生产后对比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如表3、4所示。

表3 两组孕产妇生产前后SAS评分对比(±s)

表3 两组孕产妇生产前后SAS评分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 7 4 7生产前5 3.9 8±5.2 1 5 4.1 4±5.0 7 0.2 6 8 4>0.0 5生产后5 0.6 5±4.7 8 4 1.8 8±3.7 3-9.8 5 2 5<0.0 5 t值P值-2.6 8 2 7-1 2.8 4 2 4<0.0 5<0.0 5

表4 两组孕产妇生产前后SDS评分对比(±s)

表4 两组孕产妇生产前后SDS评分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 7 4 7生产前5 6.6 3±6.5 8 5 6.4 2±6.5 2-0.0 8 8 2>0.0 5生产后5 1.3 2±5.8 2 4 2.0 3±4.6 8-8.6 8 0 3<0.0 5 t值P值-4.3 2 8 7 1 1.6 2 7 1<0.0 5<0.0 5

3 讨论

分娩会产生生理应激源,会强烈刺激产妇的情感,从而出现神经-内分泌障碍。而消极情绪的持续会导致产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无法保证治疗依从性,进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6]。精神压力大或焦虑的孕产妇所生婴儿的平均体重而显著地低于相应孕龄妇女所生的婴儿,而且容易发生早产。因此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对整个妊娠及分娩期母婴安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7]。产科常规护理是对孕产妇的生理功能状态进行维护,从而忽视产妇当前的心理状况,导致产妇缺乏人性化关怀,从而抵触分娩,对母婴结局造成影响。本次研究采用心理护理对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改善其消极情绪,即健康宣教干预、个性化有效沟通、家属支持、冥想训练、肌肉放松训练。

健康宣教干预,护士通过对孕产妇的学历层次及理解能力两方面的了解给予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帮助患者建立健全的医疗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孕产妇,也保证了治疗依从性。个性化有效沟通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渐深入孕产妇内心,再通过诱导性发问的方法鼓励孕产妇表述内心的情感,从而减轻其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家属支持是通过亲属的支持分担孕产妇的心理负担,因为家人或朋友相对于孕产妇而言更为打动其内心,给予建立坚强的后盾,而通过亲属的持续物质支持和情感付出,对保证其情感状态安宁起到显著效果,面对分娩也会降低焦虑和恐惧。全身肌肉放松训练是一种心理学减压疗法,该种训练方式是在集中孕产妇精气神的状态下展开肌肉收缩锻炼,通过调整自身呼吸频率可有效转移宫缩疼痛的关注度,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率,保证血压值平稳,最终能保证其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利于其分娩前准备工作的有效落实[8]。冥想训练是通过引导孕产妇展开想象的护理方法,在纯音乐的背景下由责任护理在一旁话白,针对孕产妇各阶段的心理行为变化给予进行针对性的语言暗示,通过展开想象化解不良情绪,使其心情愉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然顺产率78.72%高于对照组53.19%,且剖宫产率6.38%低于对照组 38.30%(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给予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后,在生产方式的选择上多数产妇选择自然分娩,降低非必要剖宫产率,同时也减少产后出血情况,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缓解抑郁情绪,另外,观察组生产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心理护理通过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便于发现患者的心理顾虑和烦忧,同时通过家属支持,为患者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通过身心放松训练,减轻紧张情绪的体验,这对孕产妇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起到一定的疏解作用,因此,给予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妊娠结果,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娟娟,徐惠芳,黄显芬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前抑郁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2):28-30.

[2]何林华.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7,(13):181.

[3]刘东霞.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影响[J].甘肃科技,2017,33(13):130-131.

[4]孙品妍,何冰,黄爱贞等.心理护理干预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1):100-103.

[5]马永红,韩海霞,李明等.产后抑郁情绪高危影响因素的早期筛选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7):1337-1340.

[6]陈敏莲,滕美君,马袁英等.情志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85-88.

[7]彭玉英.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前抑郁孕妇40例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6):141-142,145.

[8]杨晓群,卢艺丹,翁章俊等.高危妊娠产妇心理应激观察及心理护理实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3):570-572.

猜你喜欢
孕产妇剖宫产产后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