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

2018-05-14 12:05
科学导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如潮潘建伟生产力

新华社2月24日电 历史在这里交汇,又在这里遞进。

2018年1月8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火药王”王泽山、“病毒斗士”侯云德共同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住两位大奖得主的手。

如潮的掌声,是对复兴大道上科技成就的礼赞,也是对中国坚定走创新之路的共鸣。

40年前,同样如潮般的掌声曾在这里响起。万众瞩目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发出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时代强音。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其背后蕴含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高度自觉。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13亿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开启新征程。中华大地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创新周期已经开启……

穿越历史的回声

——一个国家的梦想与“第一动力”的时代交响

“在中国,人们称他‘量子之父。”2017年末,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人物,首次出现了中国科学家潘建伟的面孔。

量子技术的潜力令人难以想象:经典计算机需要100年才能破译的密码,量子计算机可能在几秒间就突破。世界竞逐因此你追我赶。

要让量子技术这个决胜未来的关键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是“第一生产力”自觉在潘建伟心中投射下的梦想火种。

27年前,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的潘建伟,只想搞明白量子力学“为什么”,在他身上萌动着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代青年人的科学求真热情。

决心把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做成世界第一,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他被问及最多的就是:“这个靠谱吗?”“美国都没做成,你有什么把握?”(下转A3版)

猜你喜欢
如潮潘建伟生产力
来不及生产力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浣溪沙·春兴
“量子之父”拳拳孝心:此生已许国豪情天地知
咏桃花
潘建伟:不怕输的精神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