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区的形成基础与建设路径

2018-05-14 12:32徐梦周胡青
治理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技园区

徐梦周 胡青

摘要:作为创新空间高级形态,城市创新区改变了传统科技园区空间相对隔离、自我发展的格局,将创新空间发展推向了具有城市综合功能、更具开放性的“城区”阶段。经济要素、物理要素以及网络要素的有效培植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是城市创新区建设中的主要难点。结合杭州未来科技城实践经验,本文对城市创新区形成基础以及建设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我国优化城市创新区发展进而夯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基础提出若干实践建议。

关键词:城市创新区;科技园区;城市功能;创新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8)06-0063-006

一、引 言

创新经济的全球化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同时,也推动着空间格局的重大变化。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因其对优质资源、高端人才及创新企业的吸引力,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激烈竞争,强化城市空间对创新活动的积极响应成为实践的重要趋势。2014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观察到,当前无论是老工业区、大学城还是远郊科技园等都在积极重构组织及空间形态,显著强化了“城市特质”以及空间的交互、社区及文化等功能,并由此提出了城市创新区(Urban Innovation Districts)的概念①。陈恒和李文硕(2017)指出,城市创新区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先发地区对创新活动如何以及在哪里发生的重要反思,喻示着城市空间建设从以物质环境改造为主走向了物质、空间与人的综合性开发阶段。②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导向下,当前我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口号,其中不乏为追赶潮流,增加城市开发概念的举动,“摊大饼”式扩张现象屡禁不止。日益激烈的全球创新竞争下,面对我国中心城市创新集聚不足以及大量地处远郊的新城新区“有城无产”、“有城无人”现实,必须认识到统筹中心城区、新城新区发展,提高城市资源和空间利用率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从城市创新区内涵出发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明确城市创新区的形成基础,通过总结杭州未来科技城实践经验,讨论城市创新区的建设路径,在此基础上就我国优化城市创新区发展进而夯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基础提出若干实践建议。

二、城市创新区内涵及形成基础

(一)城市创新区内涵

所谓城市创新区是汇聚领先的创新锚机构(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创业企业以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推动科技、产业、文化、管理及服务等全方位创新活动产生、发展、集聚和扩散的地理区域,包含中心城区的创新街区以及郊区但具备完善城市生活功能的创新园区。

Bruce Katz and Julie Wagner.The Rise of Urban Innovation Distric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4-11-12.

国内研究尽管采用了“城市创新区”、“创新城区”、“创新街区”等不同概念,但多以Katz和Wagner(2014)研究为参照,因而可将相关概念统一论述。李健和屠启宇(2015)认为城市创新区是一个高端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及创业企业、孵化器及金融辅助机构等高度集聚、创新活动旺盛、各主体网络化互动特征明显的城市新经济空间。李健、屠启宇:《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美国大都市区创新城区的崛起》,《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10期。胡琳娜等(2016)认为城市创新区的本质是由大学、政府、企业等多主体之间的充分交互和知识溢出的区域创新系统。胡琳娜、張所地、陈劲:《锚定+创新街区的创新集聚模式研究》,《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12期。邓智团(2017)的研究略有不同,将城市创新区的范围限定在了中心城区,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特质”。邓智团:《创新街区研究:概念内涵、内生动力与建设路径》,《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8期。

学者认为城市创新区扮演着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新兴特色产业的集聚高地、新型城市建设的引领示范载体以及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空间载体等四大功能。李海波、李苗苗、汝绪伟:《创新城区:区域创新驱动集聚发展的新空间载体》,2018年第1期。与以往空间上隔离的中心城区创新园或依靠汽车通勤、综合服务功能薄弱的远郊科技园不同,城市创新区更加强化现代创新经济所需要的多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内涵,从传统的空间相对隔离、自我发展的阶段转向具有城市综合功能与开放性的“城区”阶段李健、屠启宇:《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美国大都市区创新城区的崛起》,《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10期。,突出社会整体改造概念,涉及经济产业、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具有物理空间紧凑、公共交通、网络通达、居住、办公与商业等功能混合布局等特点。对于城市创新区的边界,李健(2014)指出主要取决于创新基础设施布局与创新功能的空间扩散范围,由于城市创新区在管理和功能有更多扩展,往往覆盖面会更大。李健:《创新驱动空间重塑:创新城区的组织联系、运行规律与功能体系》,《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二)城市创新区的形成基础

城市创新区的形成意味着推进特定区域内各类创新空间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引导城市的各方面资源有意识地向该区域倾斜。曾鹏、李晋轩:《城市创新空间的新发展及其生成机制的再讨论》,《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城市创新区从构成上主要包含三类要素:一是经济要素,是指驱动、培育和支持创新环境的各类主体,如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创业者、中介机构等等;二是物理要素,包括公共及私人领域的建筑、空地、街道、设备以及与其他空间相连接的通道。在知识交互特别是默会知识的扩散过程中,地理距离有着较大影响,Carlino和hunt(2012)研究发现在创新小空间尺度上更具地理传导价值,随着距离的增加快速消散。李健:《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从全球创新地理到地方创新城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7页。因而在物理空间上,城市创新区除了更具包容性、通达性,还注重高密度交互空间营造,建立丰富的合作开放空间和场地;三是网络要素,指城市创新区内经济主体内部以及与外部关键创新源之间的协作关系。网络要素是城市创新区的核心资产,本质上城市创新区是由大学、政府、企业、用户等主体之间充分协同交互的创新生态系统,如果要素之间关联及相互作用不够,城市创新区的效率就会受到较大影响。胡琳娜、张所地、陈劲:《锚定+创新街区的创新集聚模式研究》,《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12期。

对于城市创新区建设,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基础,形成了锚机构衍生、植入更新以及功能拓展三种模式:锚机构衍生模式主要是强化既有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植入更新模式是在一些中心城区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等的改造升级,集聚创新人才和创业企业;功能拓展模式主要是针对远郊科技园区,通过强化生态生活功能,增强园区的城市特质。尽管每个模式中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其建设面临着共同难点:一是培植经济、物理及网络三大要素;二是推动三大要素的内在协同及演进。当前创新要素的知识属性愈发增强,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越来越明显,用户参与式创新不断增强。对于绝大多数产业园区和高技术园区,随着外部经济、技术局势变化,容易出现“创新孤岛”,需要新的空间承载研究、开发、应用等多领域创新主体,实现主体间广泛思想交流与碰撞,以形成自维生、自发展鲁棒性,保持创新系统不断演化。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1期。

三、城市创新区的杭州实践:以未来科技城为例

(一)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展成效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第三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1年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重点打造的高端人才集聚区、体制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了阿里巴巴、中移动研究院、贝达安进研究院、中电海康研究院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2011年到2017年,未来科技城新增科创企业10000多家,累计引进海归人才2750余名,其中“国千”120名,“省千”169名,成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增长最快区域,技工贸总收入从203亿元上升到3609亿元,税收从11.7亿元上升到220.7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61.5%和63.1%。2016年浙江提出建设包括杭州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浙大科技城在内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总面积224平方公里,其中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战略定位是“一流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社区、浙江转型发展的引领区与高端人才特区、杭州城西副中心和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示范区、引领区”,城市创新区特征日益凸显。

(二)杭州未来科技城建设的阶段演进

自2011年以来,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共经历了要素导入期、网络建构期和网络拓展期3个阶段,城市创新区特征日益显著。在每个阶段经济要素、网络要素以及物理要素的发展各有侧重,推动着未来科技城逐步建设成为杭州乃至全省重要创新增长极。

1、要素导入期(2011-2013)

在该阶段杭州未来科技城建设以海归人才引入作为重点。2011-2012年,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88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6名,省“千人计划”14名。同时发挥浙江民间资本充沛的优势,推动本地资本和海外人才合作,破解海外人才创业的资金瓶颈。在该阶段网络要素是相对比较单薄的。在发展思路上,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始从原有建园向建城转变,系统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功能分区规划、建筑风貌设计导则等各层次规划编制。

2、网络建构期(2014-2016)

2013年8月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正式投入使用,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这对于未来科技城产业结构优化和集群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杭州未来科技城进入龙头企业驱动發展新阶段,围绕信息经济衍生出了诸多创业企业。2012-2014年杭州未来科技城集聚电子企业数均稳定在200余家,2015年增至869家,增加了近3.4倍。在该阶段,杭州未来科技城启动建设梦想小镇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小镇,这成为未来科技城城市功能强化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积极引进各类孵化器、金融机构以及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未来科技城促进了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信息产业衍生网络、创业孵化网络、金融服务网络等以杭州未来科技城首个特色小镇—梦想小镇为例,于2014年9月启动建设,截止2016年3月份,累计引进孵化平台15家,落户创业项目590余个、集聚创业人才近5400名,金融机构211家、管理资本422亿元。其中有56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总额达15.37亿元。。

3、网络拓展期(2016- )

2017年杭州未来科技城信息产业的企业数达到2679家,收入达2952.7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2.6倍和20倍,信息产业的辐射面逐步加大,未来科技城以孵化企业输出及“飞地”建设等方式与周边工业园区、县(区)形成了产业协作网络。除了信息产业外,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人才流入量不断加大,形成了新的增长点。2017年,杭州未来科技城启动建设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人工智能小镇等科技创新平台,其中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建立,聚焦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两大领域,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发展目标。在该阶段,杭州未来科技城通过推进CBD城市综合体、生活休闲街区等商业和文体项目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城市交通建设以及推动医疗、教育供给和社区建设国际化对城市环境进行系统性提升,城市功能加速优化。

四、杭州城市创新区的建设路径

从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展来看,杭州主要通过多元空间功能拓展、复合空间形态建构、“全球-本地”网络叠加以及多主体协同共治等方式推动形成了大学园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以及城市街区融合发展的城市创新区。

第一、多元空间功能拓展。城市创新区内不是单一的生产、技术或服务要素集聚,而是融合会聚,创新要素多样性更为突出。未来科技城最初的定位是海归人才集聚高地,在建设过程中,未来科技城沿着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集聚龙头企业、资本、中介机构、科研平台等各类要素。在原有人才集聚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科技研发、创业服务以及产业化等功能,构建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有机融合的创新体系。城市特征是城市创新区的重要标识,为了增强城市功能,未来科技城充分重视创新在工作、生活和交流过程中的融合贯通和相互激发。围绕着人才需求,未来科技城又衍生出生活、生态、文旅、社交、休闲等功能,形成了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的新型城市创新空间。

第二、复合空间形态建构。至2017年9月,未来科技城累计打造各类科创园区22个,不同科技园区有着差异化定位,比如海创园以服务海归人才创业项目为主导,梦想小镇以服务大学生创业为主导,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以服务阿里巴巴及其衍生企业为主导等等。各个平台在创新驱动上形成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建构形成了“以众创空间为载体,以特色小镇为孵化核心,各类科创园区为加速空间,周边街道工业区块为产业化功能区”的复合空间形态。此外,未来科技城在建设过程中十分看重产业、生活、娱乐、交流、商业等功能的混合开发,比如梦想小镇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物理空间用于生活服务配套,重点打造众筹书吧、咖啡店、创客集市等公共空间,串联工作空间,为创业者之间、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创业者和传统企业家之间开展信息、知识、创意交流提供平台。除了物理形态外,虚拟空间也成为未来科技城创新空间建构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比如梦想小镇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市场、投资机构等各方面资源在网络上建立了创业集市,为园区内所有创业企业提供商业、物业、政务以及提供云主机、云储存、云协同等基础设施的线上服务徐梦周、王祖强:《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培育策略——基于梦想小镇的案例探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

第三、“全球-本地”网络叠加。顺应创新系统生态化以及创新全球化趋势,城市创新区需要在本地网络及全球网络中建立双重链接,既要融入本地网络,以新要素、新业态带动形成更为密集的“本地蜂鸣(local buzz)”,又要嵌入全球创新网络,寻求更高水平的开放,建立高质量的“全球通道(global pipeline)”。Bathelt H.,Malmberg A.and Maskell P.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Druid Working Papers,2004,28(1):31-56.

曹湛、彭震伟:《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属性与网络”的关联性——以上海和长三角为例,《经济地理》,2017年第5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建设初期,基于招商引才所形成的全球通道发挥了资源导入的重要作用。在网络构建期,本地龙头企业成长所形成的创业生态以及由海归人才组成的跨国创新网络形成了叠加,在此基础上未来科技城又创新性地提供了特色小镇等空间载体,为本地知识流动及创业创新环境改善提供重要基础。在网络拓展期,浙江大学等本地高校以及阿里巴巴等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协作不断深化、城市创新区和周边地区创新网络加速形成,对全球高端要素流入提供了有力支撑,高端要素引进、本地蜂鸣、创新环境和本地创新交互动的叠加作用进一步凸显。

第四、多主体协同共治。杭州未来科技城在建设过程中,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模式,引入了多中心治理理念,其中经济要素优化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产业引领作用,杭州未来科技城在2013年之后无论经济要素还是网络要素都趋于丰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阿里巴巴上市后所形成平台效益、外溢效益为创业者、投资者提供了良好产业空间。网络要素的优化则充分发挥了专业机构的桥接作用,借由孵化器、金融机构、人才协会等机构来协调、带动其他经济主体构建资源共享、相互依存的创新环境。“物质空间”与“规划政策”要素是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尺度上提供的,城市創新区建设需要对已有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进行重大调整,并建立起与已有城市创新体系的交通和功能联系,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积极作用。孙晨光、朱文一:《布鲁斯·卡兹“城市创新区”理论的解读及其对北京的启示》,《城市设计》,2018年第1期。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城市竞争力的新一轮发展:市长推动创新区发展的作用》中所指出的,政府是重要催化者,需要通过强化“公共空间”规划推动城市创新区建设。

五、结论与启示

基于城市创新区发展的新理念,地方政府试图寻找出塑造创新经济、营造创新空间和组建创新网络的发展新模式,提升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整体能级。全球化创新经济下低成本导向的产业转移变得十分频繁,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在维持地方竞争力方面作用削减。对于一个区域而言,持续竞争力来自于远距离不能模仿的不断增长的地方知识以及具有强烈区域象征的创新文化。城市创新区作为一种新地理空间,是区域适应全球创新经济竞争的实践成果,是城市创新空间网络实现的重要抓手,背后体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思路的重要转变,从规模扩张走向存量优化,从离散发展走向综合统筹,从政府主导到多方协同等。对我国实践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第一、深入识别创新基础:城市创新区建设涉及产业、交通、城市建设以及各种配套,因而要将其纳入区域创新的整体战略,统筹各方面力量,分析经济、物理以及网络各子系统现有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帮助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等找到适合的功能定位。只有充分论证,才能实现与周边功能板块的协调,避免孤立的发展,利于人才、资本、土地指标、交通等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保障,否则会因盲目追求速度导致资源浪费。

第二、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特定的生态位是城市创新区在全球创新竞争中提升话语权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更加注重地区社会文化肌理的延续,紧密结合区域创新发展需求、社会基础以及人文氛围确定自身特色,另一方面要以更为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并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探索科技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通过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力争在若干功能及产业领域确立起全球网络关键性节点的战略地位,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贡献者。

第三、培植高端人才网络:城市创新区发展更为清楚地关注全球人才流动及其背后的关联,一方面要以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优化区域内城市功能,避免传统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因远离城区、生活配套服务不足难以留住人才的发展困境,另一方面要深入培植高端人才网络,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高端人才网络资产为重要内核的城市创新区将在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有序流动、实现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石洪斌)

猜你喜欢
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产品线研究
《“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发展报告2019》发布
大学科技园自组织、母体大学与周边区域关系
陕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依托科技园区发展推动现代生命科学高等教育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城镇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