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视域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2018-05-14 10:01徐娟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计算机教学中职

摘 要:当前很多中职生的就业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我国职教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中职学校在办学指导理念上存在偏差,在专业发展、教学目标、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规律与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就业导向的作用难以有效的发挥。本文从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不足入手,就在就业导向下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

作者简介:徐娟,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4-0095-03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和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作为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当前很多中职生的就业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我国职教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中职学校在办学指导理念上存在偏差,在专业发展、教学目标、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规律与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就业导向的作用难以有效的发挥。由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也自然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性的加强改进和优化,以促进教学成效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培养更多的中职专业技术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不足

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不足较多,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综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导致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市场和社会以及学生就业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中职计算机教育应将强化学生操作技能促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由于教育目标的缺乏,不管在岗位需求还是就业需求上,中职教育与社会的匹配性较差,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也难以有效提升,难以发挥教学价值,尤其是难以将就业作为教学的导向,导致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难以提升,在实践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上较为缺乏,进而对学生的就业带来负面影响[1]。

2.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升。职计算机教育中单一化的教学目标和枯燥的教学课程,使得学生在知识理解和掌握上大都处于理论层面,而在实践操作方面的机会和时间较少,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实践操作中难以做到独当一面,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前存在较大的差距。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仅有着较强的实践技能要求,还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较高。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有效的应用。

3.课程设置不合理。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将影响直接学生的就业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紧密结合就业的需要和当代中职生的特点,切实加强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和优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就业的需要。但是就当前来看,一些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程设置上的合理性较差,难以结合学生就业的需要来设置具有较强就业导向性的课程,使得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2]。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

1.紧密结合就业需求,明确教育目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教育目标难以明确的问题,需要中职计算机教师明确教育目标,认清市场对人才所需的现状,基于就业的导向,在教育目标上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切实强化教学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和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培训学生操作技能等方面,都需要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育更多适应市场发展所需的学生。教师应切实注重学生就业需要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保所制定的教学内容、计划、目标等方面与人才市场需求相符[3]。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要确保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实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实践教学能力进行不断地提升。

3.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针对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开设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如在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开设上有所侧重,而将传统的电工电子理论课程适当减少。所以,应始终在学生就业的导向下进行课程的设置,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其设置的专业性,对于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

4.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由于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且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不仅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而且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要加强对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改进教学方式,树立就业导向的理念。教学方式要想得到有效的改进,首先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不断完善,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并在自学中获取知識和提升技能,促进学生在信息收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改进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技能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促进实际问题的处理。采取这样的双向改革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就业的导向下,基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切实注重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教师在整个学生学习中扮演组织协调的角色,并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服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促进就业导向的教学理念的渗透。

(2)完善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就必须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目前,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需要采取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师生的专业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就业导向下,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方式的改进和优化,尽可能地注重教学模式的改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尤其是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比如采取设置就业基地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和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掌握自身的不足,提高专业能力。比如在教学“组装与维护”这一知识点时,为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在教学中应设置购买电脑配件的场景,由学生充当售货员,教师充当客户,向学生提问之后,要求学生解答有关组装和维护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进入了学习情境,再将电脑配件发给学生,让每个小组组装硬件和安装系统,并将需要维护的旧电脑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专业性的维护。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发挥,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情境中激发其学习兴趣。

(3)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由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均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对教师培训中,应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并引导教师养成高尚的师德,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之中,并在就业的导向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市场需求等,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主动积极地加强新时代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实力,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提升。

(4)切实加强考核方式的改进和优化。针对学生就业的需要,教师在考核方式上也需要优化和完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注重对学生知识考核的同时,还要对其专业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并加强对学生知识认知、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职教学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并基于就业这一导向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岗位技能的提升和满足市场和社會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因而在就业导向下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切实注重现状与不足的分析,并针对性的加强完善,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配云.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分析[J].教师,2017,(36):102-103.

[2] 王金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51.

[3] 薛王飞.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成才之路,2016,(35):43.

[4] 丁大鹏.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6):173.

[5] 高中霞.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69.

责任编辑 陈 莉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计算机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