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的隐患分析及对策

2018-05-14 15:20王姝理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急诊隐患

王姝理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对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将该院2016年6—12月间急诊接诊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该时间段内急诊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交接班,将该院2017年1—6月间接诊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该时间段内要积极调查相关隐患,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 护理人员自我意识缺乏、未重视患者心理需求的交接、重症患者的关注度不足、物品药品交接重视度不足、病患特殊性交接不详细等等是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隐患。实施干预对策后发现观察组护理问题发生几率为2.0%、护理满意率为9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交接班工作质量评分,也提示观察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管理交接班工作中存在较多隐患,积极调查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处理有助于降低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降低各类护理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诊疗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诊;护理管理;交接班;隐患;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b)-0056-02

交接班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可连续进行的一个工作环节。交接班工作的优质性会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事故的发生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十分重要[1-3]。急诊是临床较为特殊的科室,接诊病患量大,护理工作较为繁重,且急诊接诊病患具有特殊性、随机性以及难预测性等特点,因此护理交接班涉及内容更多,若交接班工作存在隐患则可能危及患者的诊疗安全性[4-6],因此该次研究将急诊实施针对性干预对策前后(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隐患,探析实施针对性干预对策的重要作用,现将分析结果做下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2016年6—12月间急诊接诊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为(50.2±3.7)岁。将该院2017年1—6月间接诊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为(50.3±3.9)岁。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该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均详细告知患者,其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该次研究中共涉及8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为(31.4±4.7)岁。其中3名为本科、5名为专科。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成立隐患调查小组对交接班工作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总结交接班存在的隐患,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关干预对策。采取回顾式分析法调查患者就诊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量表中共涉及满意、尚可及不满意等选项,调查并比较满意率。采用自制量表调查评估交接班质量,量表满分为100分,总分越高则表示交接班质量越高。

1.2.2 干预方法 ①积极提高护理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护理人员可严格依据相关制度进行交接班,要进行巡查,并及时登记病患的情况。交接班护理人员要有效沟通患者病情,以便减少可能造成的问题,提高自身护理素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②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一般而言护士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时,责任护士与患者的接触较多,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但在责任护士休班的情况下,若未能做好心理状况的交接,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抵触心理,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临床应重视患者心理需求的延续性,做好心理需求交接。③急诊病患多病情危重且变化较快,对重症病患,护理人员要做好差别化对待,对新病患、危重症患者以及用药存在特殊性的患者要详细登记,并进行独立管理,进行交接班时要详细说明患者情况,对病情反复或对护理存在个体化需求的患者要予以重点说明,以便避免护理隐患出现。④促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急救药品相关医疗器械交接的重要性,因急诊接诊病患多病情危重,入院后急需抢救,而急救药品以及相关器械的配备情况、性能等将会直接影响到诊疗效果。因此在交接班过程中应重视对急救器械及物品的清点、查对,做到仪器数量准确、器械、药品完备,相关器械性能良好,以便满足患者急救所需。⑤设立交接班问题记录册,完善相关问题的书面记录,将存在的问题、交接班双方的签名、问题解决时间、解决人签名等内容要详细记录,一般而言存在的问题要在24 h内解决,若超过该期限仍然未能解决问题则需要报告护士长,并在问题解决后记录解决时间并签名。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中治疗期间各项指标数据的统计学比较,其中计数资料(如性别、护理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采用[n(%)]表示,并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如年龄、交接班质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交接班质量评分及护理问题发生几率的比较

调查发现对照组交接班质量评分为(90.7±4.9)分,观察组为(97.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1;P=0.003),另外对比护理问题发生几率,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的比较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临床较为特殊的科室,风险因素相对较高,护理工作较为繁重,若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稍微的疏忽,即可能会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甚至可能诱发护患纠纷,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护理交接班是护理服务中重要环节,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研究发现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隐患较多,如护士自我意识欠缺、护士制度欠缺、患者心理需求交接缺失等等。此次研究结果与上述调查结果存在一致性,该次调查发现护理人员自我意识缺乏、未重视患者心理需求的交接、重症患者的关注度不足、物品药品交接重视度不足、病患特殊性交接不详细等等是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隐患。护士自我意识缺乏主要体现在对交接班缺乏重视,对具体问题未能进行有效且详细的阐述及交接,因此若患者出现问题,交接护士存在较大责任。另外若在交接过程中对特殊患者进行针对性阐述也可能造成交接护士误操作,从而增加患者的医疗风险,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交接班过程中忽视患者心理需求,有可能导致交接护士未能有效认知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增加患者抵触护理、治疗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引发护患纠纷。除上述几点之外,在临床护理交接班中,患者若未能对重症患者或特殊病患给予足够关注度,对其病情、生理及心理状况予以详细阐述不仅有可能增加患者的诊疗风险,而且也有可能诱发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不满,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调查所得的交接班隐患实施了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提示与实施常规交接班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问题发生几率为2.0%,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为99.0%,提高显著。对比两组护理交接班质量评分也提示观察组更高。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管理交接班工作中存在较多隐患,如护理人员自我意识缺乏、未重视患者心理需求的交接、重症患者的关注度不足、物品药品交接重视度不足、病患特殊性交接不详细等等,积极调查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处理有助于降低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降低各类护理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诊疗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临床应予以重视。

[參考文献]

[1] 娜仁高娃.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的隐患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29):5901.

[2] 周广艳.急诊护理管理中交接班的隐患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45(28):345-346.

[3] 杨燕.急诊护理交接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39(20):75-76.

[4] 潘胜娜.护理交接班中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6,29(27):279.

[5] 郑婷,黎德雄.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178-179.

[6] 张雪艳.急诊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2,8(46):455-456.

(收稿日期:2017-11-12)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急诊隐患
网上晒娃隐患多
Tough Nut to Crack
文具的隐患!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食品中的隐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