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四”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05-14 11:46演晓刚
新丝路(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乡第一书记贫困户

编者按:2016年8月,我刊曾刊发过西乡县委演晓刚书记的署名文章《抢抓易地搬迁机遇 壮大茶乡特色产业 西乡县全力以赴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文,文中凸显了西乡县委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总局,在全县牢固树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彰显了西乡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在理论界、读者群引起强烈反响。去年7月,西乡县扶贫经验在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工作交流》发表;10月,省扶贫办《陕西脱贫攻坚》又推广西乡扶贫经验;值此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之际,我刊又向西乡县委约稿,一起交流精准扶贫经验,共同献智献策,确保如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重要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当前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按照省委关于“主官必须解剖麻雀”的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积极深入好、中、差不同类型的样板村进行调研剖析,在深切感受群众思富盼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的同时,形成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工作目标、受益对象、资金资源、各方力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实现路径。

明确任务 突出四个重点

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任务。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其成效不仅体现在帮助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上,更要通过一系列普惠性政策,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收获最大社会效应。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影响群众满意度的关键环节。在前期的数据清洗中,我们紧紧围绕将产业培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基层组织建设、扶贫资金使用“五个捋一遍”的要求,对贫困户家庭情况一户一户比对,对收入状况一笔一笔算账,基本实现了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落,不符合条件的全部清除。同时,我们把落实“八个一批”作为联系群众、发扬民主、凝聚民心的有效途径,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全面参与到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四率一度”圆满达标。

把“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作为最终目标。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是一个紧密关联、层层递进的指标体系,其中貧困户是最基本单元,也是脱贫攻坚的主体。为把每户每人的工作做实,我们提出了户“一超九有”、村“五通十有”的脱贫标准,要求帮扶干部身到、心到、神到、情到、力到、效到,一家一户谋划产业发展,一村一案建设基础设施,一条一款落实惠民政策,全方位解决好贫困户收入达标越线和贫困村条件改善等问题。同时,研究出台教育、医疗、就业、旅游等7个行业扶贫方案,对1+21行业牵头部门进一步明确任务、限定时间,形成了立体化、全覆盖的脱贫保障体系。

把发展产业作为基本路径。稳定的产业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西乡主导产业明晰,产业体系完善,在产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因此,我们要求每个贫困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2-3项辐射广、效益好的主导产业大力推广,鼓励企业以入股形式吸纳贫困户产业扶持贷款,形成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和群众两方面积极性,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利益共享。同时,根据各村和贫困户实际情况,大力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使具备条件的贫困户都能有多个产业项目。在产业对象的选择上,坚持短平快和长期稳定相结合,短抓黑木耳和家禽家畜养殖,长抓茶叶、烤烟和食用菌,让贫困户既能在短期内增加收入,增强发展信心,又能建立长效的产业发展机制,避免脱贫人口再次返贫。

把“四个一”体系建设作为坚实保障。积极学习借鉴塘约村“三权”促“三变”经验,要求每个贫困村必须建立“四个一”产业脱贫保障体系,即每村建立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互助资金协会、一个电商平台,并将其作为整村退出的必备条件。其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电商平台作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村委会按照村民自筹45万、政府补贴30万的形式组建互助资金协会,以贴息或低于基准贷款利息的标准为本村贫困户和会员提供小额生产资金贷款。从已成立协会的运行情况看,通过互助资金的自我积累、互助互济,有效缓解了贫困户发展生产遇到的资金难题,也显著提升了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威望,实现了“两力两率”全面提升。

强化统筹 抓好四个结合

脱贫攻坚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照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农村富不富,根本在支部。全县753个党组织、17589名党员是脱贫攻坚的引领者和组织者。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我们深入实施党建与精准扶贫双推进工程,扎实开展机关带农村、强村带弱村、百企帮百村和领导干部回原籍当“五员”活动,积极推广“党支部+产业”、“党员能人+示范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办产业合作社46个,组建互助资金协会97个,引导1.89万名贫困群众加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组织优势向脱贫攻坚胜势的转化。

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干部是关键、作风是保障。我们以“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为抓手,深入落实广场问政、电视问政、电话访评等问效措施,倒逼干部作风转变,着力锻造激情、创新、担当、效率、干净“五型”干部队伍。按照“干部必须配硬”要求,成立以“1+21”行业部门为主体的10个专项脱贫工作组,抽调3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构建起了脱贫办牵头推进、各工作组分片作战、各部门协调参与的高效作战体系,通过半年来的锤炼,17名成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

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脱贫攻坚,基础先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及时制定出台全县危房改造实施办法和村组道路建设补贴办法,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采取“政府出水泥、群众出劳力”和集中安置与就近安置相结合等模式,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红利,有效地减少了政策落实中的障碍和阻力。今年,全县计划建设农村道路1000余公里,确保 90%的农户距离村组硬化道路不超过200米。

与人居环境提升相结合。居住环境好坏是脱贫成效最直观的体现。为此,我们加大对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拆旧复垦等政策的统筹力度,探索形成危房改造“政府统筹、每户核算、清单管理、统一支付”模式,并对建房资金困难的户按工程进度提前下达项目资金,努力用最大实惠提升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积极性。同步推进生态提升工程和美丽西乡建设两年提升行动,加大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落实生态补偿脱贫各项措施,按时发放生态护林员补助金和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使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舒适便利、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放大效应 实现四个提升

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不仅体现在贫困群体的生活改善上,更对提升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水平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全面发力,努力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实现显著提升。

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西乡作为国定贫困县,117个贫困村占全县村(社区)总数的54.4%,不仅暴露出我县发展中不同区域和群体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也充分说明我们在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上尚处于较低水平。面对这一短板,我们抢抓脱贫攻坚机遇,按照“对标周边、适度超前、方便群众、普遍受益”的原则,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补齐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释放贫困群体生产消费潜力,为全县发展提供了稳定持久的动力支撑。

实现三农工作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农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农业是贫困户赖以脱贫的主要载体。从这个层面上讲,脱贫攻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西乡是传统农业大县,面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等突出问题,我们紧紧抓住“八个一批”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等政策机遇,全力解决制约农民自身发展的根本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科学机制,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过去一味送钱送物的扶贫模式,让一些贫困群众滋生了“等、靠、要”的懒惰思想,缺乏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勇气。随着走访宣讲、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我们不断加大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扎实开展“五讲五知”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大力宣传孝道文化、传统文化、茶乡文化,引导群众常怀知恩感恩之心,不等不靠奔向小康,使“脱贫光荣、安贫可耻”、“扶贫不养懒汉”等观念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从思想上拔除了“穷根”。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脱贫作为当前最艰巨的一项任务,其政策的刚性和部分群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对基层组织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我们改变以往落实上级政策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简单粗放的做法,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通过逐户逐人走访研判、一户一法精准施策,在打赢脱贫攻坚的同时,使基层组织的形象和威望得到大幅提升,為今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领导 用好四支队伍

第一书记、村支部、驻村工作队和包村干部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四股力量,我们将涉及“四支力量”的干部选派、业务培训、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工作交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通过明确定位、理顺关系、赏优罚劣,避免了令出多门、各自为阵的局面。

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牵头总揽作用。驻村工作队是各级派驻村上从事脱贫的专门力量,在项目资金争跑协调、进村入户宣讲政策、整合资源助力脱贫上具有先天优势。为此,我们把驻村工作队长作为各村脱贫攻坚的总牵头人,要求行政单位必须由副职以上领导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事业单位必须由一把手担任队长,通过提升领导规格,强化对四股力量的调配,形成了令出一门、上下同心、协同发力的攻坚态势。目前,全县117个驻村工作队中,有35个部门一把手担任队长,其余均由部门副职担任。

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谋划引领作用。脱贫成效显著的村,势必有一个思路清晰、领导有力的第一书记。我们坚持把对所在村发展定位准不准、思路清不清作为选派第一书记的首要条件,多次组织培训讲政策、教方法,并逐村开展综合研判,召回了8名不称职的第一书记,31个部门重新进行选派。同时,结合“三项机制”运用,对21名优秀第一书记在庆“七一”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并对表现特别突出的7人予以提拔,有效激发了第一书记队伍的干劲和活力。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组织带动作用。村党支部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对各项政策宣传落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党课辅导、事迹宣讲、专题培训等方式,教育引导支部书记树立大局意识和宽广胸怀,积极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带头执行临时党支部的决定,带头发展产业项目、筹措互助资金。同时,我们在每个村成立若干工作组,由熟悉当地情况的支部委员带队,逐户上门宣讲政策、制定措施、解决困难,确保了政策宣讲精准、脱贫措施精准,切实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的沟通衔接作用。包村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既熟悉涉农政策,又熟悉镇情村情,我们把各种表册的审核把关、数据录入工作主要交由包村干部负责、第一书记协助。面对各项数据,包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密切配合,加班加点,逐一核实真实情况,核对逻辑关系,比对相关信息,有力地保证了数据质量,为上级精准决策、县镇精准施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一年来,在“四个四”总体思路的引领下,西乡县脱贫攻坚的路径进一步明晰,重点进一步明确,措施进一步完善,顺利通过了省市交叉检查和国家扶贫办调研组调研评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以系统思维推动脱贫攻坚,扎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努力为全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向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献礼。

(责任编辑 蒋晓静)

猜你喜欢
西乡第一书记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驻村第一书记
西乡隆盛,最后的武士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覃才的诗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蕉城洋中镇:新技术助力“西乡”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