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观下作业布置策略探究

2018-05-14 14:27马云韦冬余
课外语文·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语文观作业策略

马云?韦冬余

【摘要】“大语文教育”这一概念较早由邢台八中语文教师张孝纯提出,其指导思想可概括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站在大语文观视角下审视当前的语文作业布置现状可发现存在量多、低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策略来改善,以实现作业作为课堂延伸和补充的功能。

【关键词】大语文观 ;作业;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基于大语文观反思作业布置现状

(一)大语文观背景

“大语文教育”这一概念较早由邢台八中语文教师张孝纯提出,其指导思想可概括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其中“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打破语文教育的封闭状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联系起来;“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语文教育要将知识、智力、能力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坚持完整结构”不仅要坚持语文教育自身的完整结构,还要把语文教育置于学校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中协调地活动;“重视训练效率”是指训练效果不应依赖时间和数量,而是要依靠高效率在较短时间里通过有效训练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本文参考其内涵所指的四句话,对目前中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现状进行以下反思。

(二)作业布置问题现状

1.作业量多

美国哈里斯·库帕针对学生课外作业量的问题展开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相当于我国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每周只需要完成3—5项作业,而完成作业的时间总量应控制在235—385分钟之间。反观我国现状,初中阶段的学生每天必须完成至少一项作业,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李爽针对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师生展开的相关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教师布置作业很多”的学生占到了52.4%,对于“你平时多长时间完成语文作业”这一问题,62.6%的学生不少于60分钟。作业量多实际上是教师希望通过增加学习时间达到知识巩固目的的主观愿望。语文学科向来存在“一个月不上语文课照样可以考试”的困扰,因而学生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中投入的时间更多,语文教师为了提升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得不加大作业量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投入。

2.作业缺乏有效性

语文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机械封闭,作业形式通常局限在书面作业,对于“写”的训练有余,而对于“听”“说”“读”方面的训练不够。作业内容也往往局限在课堂所学知识,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例子”,笔者的理解是,课本只是语文学习的开始,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把课文当成归宿,无形中将学生的思维拘囿于课文的围城中,无法发散出去,也无法联系到生活中。当前的语文作业布置,过于侧重知识点的巩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早在半个世纪以前,陶行知曾批评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叫用手的用脑。”这个通病今天看来还存在,作业布置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差。人为地将知识与技能割裂开来,导致教育偏离了“授之以渔”的直接目的。另外枯燥缺乏创新的作业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学生对反复抄写、背诵、做题产生厌倦心理,导致完成度降低,严重制约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机械训练下作业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功能难以发挥出来。

二、提高语文作业有效性策略

(一)提高实践性

提高语文的实践性,首先要求作业布置具体可实践,避免随意布置作业,许多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求太宽泛,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更无法在后续的学习中感受到预习与不预习的差别,例如在学习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前可提示学生在朗读成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了解其中典故,这样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预习效果更好,真正达到了预习作业的目的。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要联系社会生活,重视作业的实践性,将学生从课本的围城中解放出来。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课本中优秀的文章,有关祖国的大好河山、古今中外的名人逸事全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文章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社会,打开眼睛、耳朵、嘴巴,去看、去听、去说,使课内课外相结合,在亲近自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素材,学会表达。学习完姜夔的《扬州慢》,可以鼓励学生走进雪天的扬州,欣赏古城冬季风貌,在二十四桥上吟诵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再发挥联想和想象,若是你穿越至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遇见姜夔你们会聊些什么?以此来完成一篇作文。这样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走近作者,体会诗文其中深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观察、思考和实践,如让学生观看新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热点,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试着提出自己的建议,再以演讲汇报的方式全班交流。当然也可以向家人诉说课文内容,做一份主题手抄报这样简单易操作的实践性作业。实践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将知识与能力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手段,作业的实践性使语文学习更加开放。

(二)提高创新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布置学生完成一些默写、背诵的作业,这种机械式的训练不仅难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还扼杀了学习的积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对教师同样提出了新要求,要想让学生不讨厌写作业,甚至喜欢写作业,教师需要转变身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作业变得更有趣,例如对我们习惯接受的一些谚语俗语的逆向思考,我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让学生以“识时务者非俊杰”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拿到一个新颖的作文题自然会感到新奇,也会跃跃欲试想要大显身手,这样的逆向思考让学生从固定思维中突破出来,让学生从不愿意说、不想写,到有话想说,有事可写。

(三)提高层次性

班级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作业布置既要统筹全体学生,又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才能,因而分层布置作业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方式。首先是难度分层,根据钱梦龙在《语文导读法探索》中的表述,他将作业分为以记诵或积累为主的作业、以消化知识为主的作业、以应用知识为主的作业、评价性作业四种难度的作业。前两种作业难度较低,适合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完成,后两种作业难度有所提升,鼓励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作业难度的分层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在已有的基础上达到最近发展区。其次是作业量的分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道:“不能把课外作业当成课内作业量的追加,课外作业应当使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作业量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需要,一味地增加作业量不仅难以起到提高能力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厌恶反感的心理。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作业量,例如对读写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减少其阅读和写作量,鼓励他们更有效地完成作业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切实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需要注意作业分层,作业分层是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有效性,切忌让学生产生差异心理,认为自己做层次低的作业就是差生,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也可以适当地挑战自己,促进新知识的构建。这样一来,作业的分层实际上是滚动的,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作业层次也会相应提升,真正将作业与学生的发展提高结合起来,发挥作业的有效性。

(四)提高合作性

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強等。也就是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在各方面能力上的差异,例如综合性学习这类比较复杂的作业,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成员之间也有合作交流,在合作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性较强的学生会带动其他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因为其他同学的帮助而感到作业难度的降低,从而减弱对作业的畏难心理。这样合力完成作业的形式,既能促进学生在不同智能领域得到提高和发展,又能通过合作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发展不足的智能领域。与此同时,合作促进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使学不仅完成特定的作业,更能形成有利于其终身发展的能力,实现教育的主要目的“使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布置合作型作业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一控制合理的人数,过少的人数无法发挥合作的效果,难以产生效力,过多的人数容易造成分工不均或是意见分歧;其二分组时要考虑到组内成员在学习能力、习惯、兴趣爱好、性格方面的均衡,要尊重学生的意志,真正实现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语文教学教会了学生知识和技能,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思考力和创造力的人,核心素养要求的个人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我们回到教育重新思考教育本身,回到教育改革重新思考教育改革的方向。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在语文教学中承担重要作用,站在大语文观视角下审视并改善当下的语文作业布置现状是必要而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赵静.中学语文也有效性分析问题域对策[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2).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

[6]安奈特·L·布鲁肖.给老师的一百零一条建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7]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8]林晓瑛.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可行性探讨[J].语文教学研究,2004(5).

[9]彭孝干.浅谈语文作业设计的类型[J].语文论坛,2014(6).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139)。

作者简介:马云,女,1994年生,安徽铜陵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韦冬余,1983年生,江苏赣榆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大语文观作业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大语文观”背景下的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分析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浅谈大教育观下的语文改革
作业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Passage Four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