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在不同风格舞蹈中的运用探讨

2018-05-14 08:59任波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袖古典舞藏族

【摘要】水袖作为一种舞蹈道具是我国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沉淀,孕育滋生出了袖舞这种新的舞蹈表现形式。本文从“水袖”的起源、服装、表演方式入手对戏曲水袖、古典舞水袖、藏族舞水袖的諸多特点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水袖;古典舞;戏曲;藏族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 水袖在不同风格舞蹈中的起源

袖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也只有中国具有水袖这种舞蹈。起初的水袖只是以一种服装的形式出现于舞蹈中的道具,不仅能够完善舞蹈演员的表演形式,更能够使舞蹈给观看者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一)水袖在戏曲中的起源

水袖最早出现在戏曲作品中,纵观我国的戏曲成品,水袖的应用范围极广。成为戏曲演出时不可或缺的成分。起初,戏曲水袖的表演服饰主要起源于我国明代时期人们的日常穿着,同时夹杂着宋、元时期的服饰特色,继而演变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戏曲表演服饰。在戏曲表演的展现中,水袖以其活跃性与延展性、流动性相融合的动态之美呈现在舞台以及观众眼前,是中国戏曲服饰的重要展现部分。

(二)水袖在古典舞中的起源

相传,水袖起源汉代,盛行于唐朝,身韵协调,舞姿摇曳,神韵其佳,在水袖舞蹈中都至关重要。其实袖最早源于我国古代时人们所穿着的长衣宽袖,人们在舞动中寻求美感的同时赋以更为夸张的表现手法,使得别具一格的“水袖”得以展现。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舞使用水袖这种新的形式使水袖舞蹈在各个舞种中大放异彩,中国古典舞水袖是在戏曲水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三)水袖在藏族舞中的起源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水袖也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藏族舞蹈中的水袖尤为常见。由于带来地处我国北方,草原多,树木多,发展良好的畜牧业,所产生的舞蹈风格也不同。冬季特别寒冷,这里服饰多穿宽袍大袖,本身就长的袖子,天气暖和就腕上去,天冷就放下来保暖,在舞蹈或者祭祀舞蹈的时候袖子会被甩开。

二、水袖在不同风格舞蹈中的运用

(一)水袖在戏曲中的运用

戏曲中所使用服饰是为舞台表演增添色彩的,也是为戏曲舞蹈本身做贡献的。虽说戏曲演出中我们常常认为水袖是用来辅助演出的,但实际上水袖服饰与表演的结合,使观众不仅能看到它展示的丰富动作,还能感受到它表现出的美感,将人物刻画得更细腻,可见在戏曲表演上水袖服饰担任着重要角色。戏曲通过水袖的舞动,展现更真实的人物形象。增强作品的号召力,突出展现作品的真实度。戏曲的表现形式花样繁多,涵盖了唱、念、做、打等诸多内容。不单单是经过艺术的洗涤处理,更是对生活鲜明夸张的刻画。实际上传统戏曲的水袖并非是独立存在的,是与音乐、唱腔以及人物的内心思想相结合的。例如小丑的水袖花俏,武生的水袖干练,小生的水袖含蓄,花旦的水袖优雅,小旦的水袖灵活。水袖的舞动,取决于舞者稳重的步伐,要求演员的身体四肢及腰间协调性。戏曲水袖演员时常放大动作夸张地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视觉印象。

(二)水袖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我国古典舞的水袖,本质在于通过舞蹈的动作进行自我传达。作为一类新服饰文明象征标志的水袖,同样是舞蹈演员身体动作的一类夸张方法。水袖的使用能够使舞者臂部的肢体表达更加充实富有深意。古典舞水袖在舞台表演中表现力是极为丰富的,如今的古典舞水袖传承了戏曲水袖的鲜明特征与独特韵味,并且集中体现人物思想感情。舞蹈是形体的艺术,不能用语言的描绘来展现舞台人物。古典舞水袖中的“力”是为了更好的“展现”,而“展现力”是基于对“力”熟练度的掌握。中国古典舞水袖的各类舞姿和水袖的运动方式勾出了袖舞的“形”,而水袖舞蹈的“形”与“动”都是以“情”为展现的最终目的。古典舞水袖表现形式写意多于写实,常在抒情中叙事,在写意中表达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跌宕起伏。

(三)水袖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

藏族舞蹈中的水袖也称为“长袖”,属于民族民间舞蹈范畴。长袖本来是为了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与当地高原地势,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所以当地游牧多着长袍,长袖也在舞台表演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反映出当地游牧民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更能深一层地反映出藏族人民的热情,豪放粗狂的性格。藏族人民经常载歌载舞,受高原山地的影响,藏族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藏族舞长袖是宗教与农牧文化的融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形象与伴唱旋律的不同,展现出的舞蹈风格也不同。长袖作为一种服饰道具出现在藏族舞蹈中,为情感表达与舞台效果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藏族舞蹈体态多为塌腰、撅屁股、屈膝、松胯、颤膝等,表现出少数民族特有的舞蹈形态。长袖则根据舞蹈的摆动,不同于其他风格的是长袖用来表达本土人民的信仰。

还可以水袖在不同风格舞蹈中的运用虽然是不同的,但具有以下五个共同特点:都以表达情感为主;为舞台而服务;为舞蹈表演服务;超越时代的约束力;不受特定的限制性。

三、形神合一——水袖的情感表达

袖韵:袖韵作为袖训练的宗旨,所指的是袖的动律,是身段和水袖相互融合下所展现的韵律。身体与水袖要配合在一起,要求的不仅仅是娴熟的练习,更要将身体内的意念、气息和身体本身的协调能力相互融合,赋予水袖人类的意识和情感。包括袖技、袖形、袖势、以及袖劲儿,舞蹈演员动作展现出的拧、倾、圆、曲,袖则展现着起、承、转、合的各自特点。将水袖运用得收放自如,灌入到水袖上的力量要强则强要弱则弱,挥舞过程中水袖时而是伸展的,时而又是折叠在一起的,身体与水袖合二为一,将人的意志传达在水袖上,使水袖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袖、情融合:水袖的韵律和外在身段的动律相融合,不但体现了舞蹈演员丰富的内在情感,丰富了需要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并且能够为水袖舞蹈更完美的展现及舞台表演埋下更好的基础。水袖忽而花月影宜相照、忽而残月落花烟重的舞姿体态包含着满满的诗歌韵味。袖舞有抒情的意趣,既可以表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层雪”的雄伟壮丽,也可以表现“当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自嗟自叹。袖舞借助身体本身与水袖的相互融合,通过水袖所具有的流畅性与洒脱性来表达情感所需,打造人物的个性。

四、水袖的传承与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水袖在不同风格舞蹈中的诸多对比,水袖在不同风格中呈现出的天然关系,使得水袖这珍贵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艺术道路上发展前进,不断加强发展,完善其身。水袖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古典舞,戏曲,民族民间还是其他风格舞蹈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保证不同风格舞蹈纯粹性的同时,更进一步完善了新的有养分的训练技巧,在不同风格舞蹈中相互借鉴和相互传承。在不断的磨合,不断的舞台实践中,更加丰富,更有灵气的展现在舞台上。现在随着舞蹈技艺的不断革新,舞蹈这门艺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水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出现在舞台表演中,展现出新的现代魅力。新时代的舞蹈演员,有必要在学习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令观众耳新一目,在精神世界上获得满足与享受。水袖所具有的延长性也使舞蹈本身的写意手法更加丰富。水袖技艺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人物性格和情感诠释出来,使舞台人物展现得更加生动鲜活。

参考文献

[1]斯琴高娃.浅论舞蹈表演中演员具备的能力[J].2013.

作者简介:任波(1985—),男,汉族,山西省阳泉市,就职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助教。

猜你喜欢
水袖古典舞藏族
The Light Inside
Singing the Changes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水袖起舞翩若惊鸿
曼妙的水袖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演变》《藏族少女》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水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