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茶文化空间特性研究

2018-05-14 10:51韦志钢韦灵子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器具行为使用者

韦志钢 韦灵子

【摘要】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精祌生活,人们生活在现代文明的快节奏里,压力也随之增长。让现代人回归到慢的生活状态,找到生活中平衡的支点,身心健康的生活。寻找正确的传统茶文化空间应用于现代茶文化空间设计方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明代茶文化空间特性应用到现代的传统茶文化空间中,帮助人们脱离纷杂烦躁的外部环境回归慢生活。在茶文化空间中,让使用者的身心回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状态。今天,人类发展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都在寻找一种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平衡,形成一种多元共存的状态。找到正確的设计方向,找到生活平衡的支点,理解消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茶文化;使用者;行为;器具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方法和范围

关剑平先生的《茶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提出:“我们的茶文化研究,特别是古代的茶文化,缺少足够的感性素材,眼下的研究应该是从力所能及的小题目着手,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做严谨深入的研究,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研究,是建立茶文化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因此,本研究范围,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明代茶文化的精神、行为、器具和茶文化空间四个部分,遵循史料,遵循文献,做一个细致的梳理、整合,通过类比法和演绎法,归纳出明代茶文化空间特性。

二、明代江南地区茶文化和空间 特性

(一)茶文化空间的精神

北宋和南宋的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江南文化的繁荣。茶是明代江南文人构建自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通过对明代文人关于茶的诗句以及相关的书籍中得出茶文化精神特性的四个要素。

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修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始终。在中国人的信仰意识和道德体系中,儒释道三家对“道”的理解,都是追求人的本性自然与境界自由的境界。饮茶的目的之一在于“修心”,修心的关键在于“达静”,茶之清可以导致“入静”,使人“合乎自然”。文徵明作为明代吴中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其画中充满了质朴含蓄、内敛隽永的意韵,正好与茶的清淡、雅致相一致。文徵明的茶画中讲究山水树木的映衬和谐。明代人以“清”寓意为人,实乃享受超尘脱俗之美,人与茶、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这是何等的解脱。以上归纳为第一要点,平衡多元点的缓慢生活。

明代文人对饮茶宜忌、饮茶环境的要求,已超越了饮茶本身,体现了文人内在精神的追求。朱权的《茶谱》:“凡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皎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表达的是一种清静、清虚空灵的心理状态,是生理上的自然之气与心理上的精神之气和谐统一。这是第二要点,身心健康的生活。

明代文人们在紫砂壶朴拙淳厚的材质和敦厚典雅的形制中细饮满酌,体悟到温和、静穆、端庄、娴雅的精神旋律。张源在《茶录·茶盏》一文中提到:“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茶盏(杯)首先选择白瓷,其次是蓝白色。随着饮茶行为的改变,人们的饮茶想法和精神向往也发生了变化。以器具寄托内敛傲意,是文人对清淡和谐自然的生活状态的追求,保持着文人内心的一方精神净土。这是第三要点,增强审美气质的和谐之美的生活。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茶谱序》中论述“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饮茶并非只在茶本身,而是“以扩心志之大”“以副内炼之功”“有裨于修养之道”,是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这是第四要点,茶的天然味道和口感的绿色生活。

以上四个要点,是明代茶文化精神特性的表现,可以用“清”字总结。

(二)泡茶行为和器具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当代五个时期。汉魏六朝,茶叶发展史上是极其重要的过渡阶段,也是茶文化的萌芽。唐代,第一本书《茶经》的出现,茶文化迎来了一个空前兴盛的高潮。宋代,继唐代的辉煌之后,更为盛行。明代是第三个高峰期,也是重要的转折期,明代的“散叶茶”代替了唐宋的“团茶”。这与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贡茶改制有关,“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促进了明代茶饮行为的简单化,称为“瀹饮法”。这种饮茶方式一直流传至当代。

从唐代的煮茶到宋代的点茶,实为茶法之“一变”。至明代,又有新的发展,明代诗人吴宽在《谢冯副郎送惠山泉》一诗中写道:“阳羡茶适至,新品攒寸莛。虽非龙风团,胜出蔡与丁。二物偶相值,活火仍荧荧。蟹眼泡渐起,羊肠车可听。煎烹既如法,倾竭散兰聲。连饮渴顿解,更使尘目醒”。诗中所暗示出的明代饮茶方法之“二变”,可以称其为“泡茶”之法。明代泡茶行为包括顺序摆好泡茶器具、以壶烧水、投茶、注入开水清洗茶叶、再次注入开后水平均分茶、品赏茶汤、洗净茶具收入箱内。

明代饮茶器具的变化较为明显,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盏(杯)的变化;二是壶的出现。明代人用盏,喜欢用小的,特别喜欢白釉小盏,它直口尖底,成鸡心形,俗称“鸡心杯”,青花瓷小盏也较多。至于壶,明代人喜欢用小壶,最为喜欢的是紫砂或者瓷制的小壶。

明代的泡茶行为特性简单易行,器具特性自然古朴。

根据表1,明代泡茶行为的7个步骤可以得出泡茶行为所需要的器具种类:烧水器具(风火灶、烧水瓶)、挑茶器具(茶叶罐、茶则和茶勺)、主泡器具(小壶、小盏(杯))、洗涤器具(擦拭巾、茶渣器)和收纳器具(木箱、木箱内部)。

(三)茶文化空间

所谓饮茶环境,不仅在景、在物,还要讲人品、事体。自古以来,我国茶人非常重视饮茶空间的选择。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提到了适宜的饮茶环境和室内饮茶空间的布置,也就是“野寺山园”“松间石上”“瞰泉临涧”“援跻岩,引绳入洞”以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在室内空间饮茶,应重视环境的布置和氛围的渲染。

宋代欧阳修的《尝新茶》:“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新茶、甘泉、洁器、天色好、茶客好,构成了一个最佳的饮茶空间。如果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天色不好、举止粗俗的茶客,条件不宜,就不能点茶品饮。宋代士大夫既寄情于山水,又忘情于山水,在名山名泉、松竹花间、月下桥边以茶为媒介感受宇宙万物、体悟人生百态。

唐、宋两代深深地影响着明代人对茶文化空间的追求和营造,朱权《茶谱》强调品茶之地的选择:“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暗月清风,或坐明窗静購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描绘了茶文化空间的环境布置和氛围的渲染。茶空间的室内设计划分为宫廷、厅堂、书斋、庭院、茶艺馆和茶馆。

综合以上,明代人茶空间分为两大类型:住宅空间的茶文化空间和公共茶文化空间,结合行为器物特性进行空间。分析出在不同空间的茶文化空间中发生的行为不同和选择器具不同。

通过对表3和表4分析可以得出,住宅空间的茶文化空间中的空间特性,只有在庭院中享受整套的泡茶行为过程。在起居室、书房和厅堂,都是没有在室内生火。书房和起居室摆设有整套的茶器具供使用者随时使用,而且不需要收纳茶具,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书房茶文化空间是文人修养身心和玩赏雅致器具空间,起居室茶文化空间是文人早起晚归的品茶空间,注重清淡简约的生活方式和茶业本身的特性。厅堂茶文化空间主要是会客空间。庭院是雅致与自然融合一体和超凡尘世的生活空间。

公共空间的茶文化空间中的空间特性,只有寺院享受整套的泡茶行为过程。船屋和剧场茶馆设有整套茶具,茶馆和剧场没有在室内生火,都不需要收纳茶具。寺院是使用者隐逸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空间,船屋是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和清净优雅赏玩的空间,剧场和茶馆是有演艺空间的大众化会客茶空间,注重茶的本身特性和清淡简约的生活方式。

三、明代茶室空间中体现的茶文化

好的茶文化空间是一个生命的世界,一个心性安居的场所。明代的茶空间以茶室文化空间为主,是一个茶文化氛围很重的空间,所以在整体的空间特性中,應当能够充分体现出明代茶文化的特性。

(一)住宅中的茶室空间

茶文化空间能够释怀心灵,修身养性。“庭有山林曲,胸无尘俗思”的体验,体现人与自然地融合,清静悠闲,与烦嚣的闹市隔绝,符合当代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和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追求。不同的住宅茶室空间的茶文化空间体现为表5。

(二)公共空间中的茶室空间

茶文化空间能够使终日生活在喧闹中的人们收获难得的清净,在这静谧空间里的闲暇时刻对于调节枯燥忙碌的生活很有帮助,使饮茶活动增添了不少自然情趣。返璞归真,自然和谐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是现代人的诉求。不同的公共茶室空间的茶文化空间体现为表6。

(三)小结

独具特色的明代饮茶行为,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茶室空间中,饮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突出表现了茶文化的特性。茶文化更是一种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生活艺术。在茶室空间中通过从备茶、选具、沏茶、赏茶、品饮、冥思等一系列行为,结合茶文化的精神特性。使用者在泡茶行为过程中美德修身,学习礼法,体会和感悟独特中国明代文化空间特性。

四、结论

明代茶文化空间的营造,构筑了现代人的审美和行为习惯,并为现在茶文化空间设计提供标准的理论体系指导。明代茶文化空间的特性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一个优秀的民族展现自己的最好办法是展现自己优秀的文化空间特性,茶文化空间设计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使用者在泡茶行为中体会人生,感受现代茶文化空间之美,能够真正启发使用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实现明代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其实,寻找明代茶文化特性所体现的价值,就是在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这个交汇点起到了平衡和互相渗透的作用,这对于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言,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明代茶文化空间的特性显示出清淡简约、越超尘世的生活方式,人与茶,人与自然融通一体的生活方式,注重内心宁静、自然古朴、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在进行现代茶文化空间设计时,应该充分将明代的茶文化空间特性融入到现代茶文化空间设计中,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3]朱权.茶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4]张源.茶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5]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器具行为使用者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古代器具灌农田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抓拍神器
34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