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鲟鳇鱼特色产业努力打造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8-05-14 17:05
黑龙江水产 2018年5期
关键词:鱼子酱养殖

抚远东龙鲟业有限公司

(2018年9月7日)

2003年东龙鲟业早期团队开始探索对野生鲟鳇鱼人工繁育种苗进行推广,并建立实验场尝试天然牧养,直到2011年,鲟鳇鱼天然牧养获得成功,于2012年团队正式成立抚远东龙鲟业有限公司,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鲟鳇鱼生态产业链,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2013年创立“东龙鲟”企业品牌,并在市场上迅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4年组织开展对抚远黑龙江水域野生鲟鳇鱼种群生存状况调查,种群数量堪忧。2015年创立抚远市鲟鳇鱼保护协会,开始组织放流放生活动,全力拯救野生濒危物种鲟鳇鱼。2016年“东龙鲟”商标获黑龙江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东龙鲟”牌鱼子酱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17年建立了高标准鱼子酱专用无菌加工厂,量化了影响鱼子酱品质的46项指标,真正达到了标准化生产。“东龙鲟”牌鱼子酱获得对外贸易资质,“东龙鲟”品牌被认定为“极具发展潜力品牌”,并在《品牌龙江》登载,公司被认定为“黑龙江省杰出品牌”企业,产品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

一、创新发展模式,加快鲟鳇鱼特色产业发展

抚远市是重点渔业大市,为实现从传统“重捕轻养”的产业结构向现代高效型产业化网箱养殖转变,公司立足实际,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以市场为主导,采取公司+技术+基地+农户的方式,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统一提供苗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既节约总体产业成本,又充分保障农户的利益,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紧紧围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水产养殖产业,利用抚远市水产资源优势,加快鲟鳇鱼产业发展,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渔民增收

一是带动养殖标准提升。公司与中國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大力合作,在抚远市进行了鲟鳇鱼人工繁育技术、规模化网箱养殖等技术研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术规程,制订了《鲟鳇鱼繁育养殖技术规程》,对指导企业进行标准化的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助力打造宣传区域品牌。东龙鲟业非常重视自身品牌的塑造及推销抚远市特色鱼产品,通过赞助祖国2015年新年第一跑、2016科勒国际马拉松赛,助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赞助北京黑龙江商会年会活动,助力龙江企业在京发展;通过赞助2016中俄美食文化节,助力中俄两国合作与交流;通过赞助品牌龙江活动,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认识抚远、认识东龙鲟业。今年年初 ,CCTV 7农业频道,东龙鲟业参与摄制了《美丽中国乡村行》之《最美冰雪行--赫哲族铃铛网捕鱼》;今年3月,东龙鲟业又邀请CCTV7农业频道生活服务类栏目《时尚大转盘》节目组来抚远拍摄专题节目,大力宣传“东龙鲟”品牌产品,提高了东龙鲟业鲟鳇鱼以及鲟鳇鱼子酱品牌产品的知名度。

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在东龙鲟业的带动下,抚远市鲟鳇鱼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新增扶贫养殖户320户,户均养殖鲟鳇鱼6000尾,年增产鲟鳇鱼商品鱼350吨,年户均增收1.6万元。

三、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赢

一是突出抓经济效益。鲟鳇鱼产业链条中效益最大的环节是加工销售鱼子酱。一条50公斤的鲟鳇鱼,按12%的出子率,可加工6公斤鱼子酱,按960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销售额57600元。而50公斤重的鲟鳇鱼养殖和加工等总体成本6000元,投入产出比约为1:10。经济效益可观,市场销售空间巨大。

二是强化抓生态效益。为保护黑龙江野生鲟鳇鱼,东龙鲟业牵头成立了“抚远市鲟鳇鱼保护协会”,并积极组织放流放生活动,每年向黑龙江水域投放鲟鳇鱼鱼苗近100万尾,以实际行动拯救鲟鳇鱼这一濒危珍稀鱼类。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了鲟鳇鱼野生种群数量,改善了区域渔业生态环境。

三是联合抓社会效益。东龙鲟业与体育赛事、主流媒体等合作,多种形式宣传“东龙鲟”品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做细做精特产鲟鳇鱼产品,使其成为抚远立市的大产业。发展鲟鳇鱼养殖及其加工产业项目,引导渔民由捕转养,有利于增殖保护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有利于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有利于专业渔民持续增收。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东龙鲟业鲟鳇鱼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企业品牌效应,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兴旺,促进抚远市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鱼子酱养殖
鱼子酱中有“海洋的味道”吗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试吃鱼子酱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试吃鱼子酱
特种养殖一技在手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