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中的小组建设

2018-05-14 10:59潘金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组员后进生交流

潘金梅

第一步:奖

奖励要设置在每节课中,准备好精美的奖品。奖励体现最行之有效的还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每一周各小组都会有一张本组成员的素质评价表,组长根据成员日常行为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违纪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然后把每周的记录录入电脑里储存,并在荣誉墙上评出优秀小组,待到学期末评出“优秀小组第一名的荣誉”。这样既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又提高了他们学习和日常行为习惯良好表现的积极性,让小表格发挥大作用,也就是说,评分要实事求是,分数奖惩要落到实处。

第二步:惩

对于那些懒惰的小组,可以这样督促,哪堂课上要是讨论不出相关问题的见解,别的组讨论好的问题,他们就要受累抄写几遍。其实罚抄不是目的,而是督促他们积极讨论,这样做即使不能保证每个小组都讨论出精彩的答案,但也能挖掘出一些思想的火花。同时在综合素质评分表上,由组长认真评分、扣分决不留情的,从而让孩子们明白勤劳换来甜蜜蜜,懒惰得来苦中苦。

第三步:备

每堂课前要精心准备,把自己转换成多种角色,教师、学生、合作者。教师要放低姿态,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师生身高、年龄虽然有差距,但是交流无隔阂,让学生不能有“师道尊严”的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

一、小组建设容易凝聚难

课下,经常有组长来报告,我们组某某同学上课不积极讨论还总看课外书;有的组员也来报告,我们组长自己勾画好词语、句子却不管我们;还有的来报告,谁谁太笨了,请老师把他从我们组换出去吧……小组合作刚建立不久,这些问题铺天盖地也随之而来了,一开始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因为作为班主任当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分配小组时更是掂量了半天,智力水平搭配,男女同学搭配,性格特点搭配等等,考虑的也够多了,可是小组合作的凝聚力还是不强,于是我尝试了以下办法。

1.思想上打预防针

教育孩子的方法要用正能量的语言,通过交流沟通完全可以找到上策之计,换组或者清除某个成员实在是下下之策,因为小组学习的目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2.多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

要时常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多看别人的优点,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组内出现问题多交流,一起制定日常行为计划,真实公布组内每个同学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意见,定目标,限时间,督促自我完善。

3.教育孩子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真诚

一个小组,一个班级用真诚沟通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的难题,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段时间下了,还真发现告状的少了,和谐的声音多了,课下都能从游戏中分出个组别来。

二、组员之间的摩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确存在较大的能力差异。能力较强的成员抢尽风头,反应慢的同学表达跟不上节奏,可能会让他们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这时我们教师就应该干预了,不然小组合作效果肯定会越来越差。

首先,让组长帮助弱势组员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向表现好的同学看齐,在展示点评环节多安排他们发言,并予以及时表扬和肯定,以期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让努力较强的同学领悟到“教就是最好的学。”让努力较弱的同学有迎头赶上的劲头。当然,课下我也帮着做这个孩子的思想工作,鼓励他克服困难。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效果还可以,孩子爱回答问题了,语速受性格的影响,还是慢吞吞的,但明显举手次数多了很多。这学期,我更惊喜的发现,他能同我们这个积极分子中的战斗机一起上台说相声了。说的有模有样,大家都评价他说得比爱表达的那个男生有模有样了。其次,巧妙利用摩擦,培养竞争意识,在平时的小组活动中,摩擦更是层出不穷,为很多组员对组长这个职位很感兴趣,于是我在小组建设中让每个小组成员民主选举产生出: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发言组长、卫生组长。都是组长,避免了原来成员对组内事情漠不关心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依据他们的成绩编号,当然1号成绩是最好的。为了变摩擦力为动力,编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次单元测试后,依据成绩重新编号。这样他们在合作中避免了很多摩擦,而化为了学习动力。

三、优等生不愿帮助后进生

有的组长对后进生总有除之而后快的想法,恨不得让老师大发慈悲,把他们中意的好学生调到自己的组中,这不容易乱套吗?这里我的做法是:采用师友合作方式,把组员分成两组师友,当然综合考虑孩子们的性格因素,合作学习时,先在师友间进行,再在组内进行,最后班上交流,规定组员自上而下交流,以便让优秀生起到示范作用,而后逐渐过渡到自上而上的交流,以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四、小组讨论挺热闹,效果确不大

在组织讨论和探究前,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问题的时间。

合作前,教师要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独立想一想、做一做,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中,教师要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应尽情发挥。合作完成后,教师要给足学生发言、补充、更正甚至辩论的时空,这是学生思维火花最易闪现的时候。

五、小组合作無序无边

有的小组很短时间就找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可是有很多小组给足了时间,却没有任何建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1.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

2.教育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养成善于倾听别人观点的习惯,学会尊重别人。

3.教育学生学会质疑,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敢于质疑。

4.对同学们没有想到的,没有说完整的要及时补充。

5.教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学会了解别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合作探究。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不定期的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队目标的达成进而实现全班目标的办法,这样,小学高效课堂才能稳步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组员后进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还是不错的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