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动北宋政坛文坛的成都人

2018-05-14 01:16朱鸿伟
先锋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津新党王安石

朱鸿伟

北宋时期的学界和政界,闪耀着一对双子星座——新津的张唐英、张商英兄弟,因在各自的领域有着独特的贡献而名垂青史。

慧眼识才,张唐英荐王安石

张家居新津新穿乡,到张唐英、张商英时已历三世,可谓地道新津籍。新穿即今之花源镇,宋时是新津大镇,此地当成都南路亦近省城,又有杨柳河通岷江,顺流而下可出川,交通十分便利。

张家文脉深长,五代时的成都诗人张立是其先祖。相传张唐英小时酷爱读书,读遍了家里邻里的书。父亲嘉其好学,遂卖田地换来千卷书。张唐英10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并领悟到某些为学道理。后来他拜师本乡硕儒,但老师“才有余道不足”,大约一年后,他拜别老师回家自学。27岁那年,张唐英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他先是做了南平县一个低级属官,此职令其郁郁寡欢,遂著文抒憤懑。其文才思浩荡,很见才情。文章慢慢传开后,朝廷开始关注他,调他去湖北谷城当县令。任上,他有过一次上书,其勇气和见识震动朝廷。宋神宗即位后,张唐英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

张唐英在政治上的最大贡献是举荐了王安石。王安石影响历史甚巨,可见张唐英目光如炬,知人眼界臻于一绝。但王安石变法拉开大幕时,张唐英刚好去世,政治上的作为只能抱感而终。

张唐英逝于熙宁元年(1068年)三月的一个晚上,年仅43岁。聊可告慰的是,此时的他已然学问大家,短短一生留下大量著述,其中的《蜀祷杌》写五代前后蜀事,在史学领域至今犹有价值,由此,张唐英获称史学家。

张唐英虽英年早逝,但文脉绵延。其子张庭坚,浸润乃父风范,元祐六年(1091年)中进士,官至右正言。

奋发有为,张商英官至相位

张家有5个儿子,张唐英行三,张商英最幼,两人年龄相差16岁,但这个小弟后来名动朝野,官至相位。

张商英于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时年23岁。进士及第后,张商英先是当了通州县主簿。他在任上干了一件大事:说服渝州叛乱的土著首领来投降。此事惊动了正在物色人才的渝州民族事务官章悖。据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张(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座。悖肆意大言,张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子厚大喜,延为上客,归而荐诸王介甫,遂得招用”。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张商英来到京城做官,翌年升为监察御史。而立之年的张商英追随王安石,成了新党一派。在新党圈子,张商英暗遭排挤,颇受倾轧。宋神宗死后,旧党上台,清算新党,张商英被贬任地方小官。后来新党重新执政,他得以重返京城。他上任即猛烈攻击旧党,连皇帝也怕又出什么闪失,遂再将他贬官地方。

宋徽宗崇宁年间,张商英任了尚书右丞并左丞,陆续分管朝廷六部,行政之才得以充分展示。此时,当朝宰相是蔡京。蔡京本是新党,因小嫌隙将张商英打成旧党,贬到安徽亳州。自此,张商英似乎悟到某些人生无常的意味,为他后来致力佛学埋下了因子。

张商英长期贬官地方,当京官的时日很短,但在宋徽宗大观四年,其人仕宦生涯达于极点,任了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此宰相之职。当时久旱不雨,张商英拜相翌日天竟大雨,京城万民欢呼,宋徽宗也大喜,挥笔写下“商霖”二字。

张商英在相位上展示了其治国才干,比如改革金融和粮运制度,废除了某些苛捐杂税。其政策力挽绍述新政之弊,很有些拯救北宋危亡的意味。不过,他名垂青史,乃是对佛学的贡献。大观年间,张商英偶见《大藏经》,细读《维摩诘所说经》后内心大震,从此坚定信佛,自号无尽居士,并挥笔写下《护法论》一卷弘扬佛理。张商英由于地位尊崇,《护法论》一出,即深刻影响了佛法的弘扬。

党争之中,与苏轼关系微妙

关于张商英,有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就是他和苏东坡的友情。苏东坡是眉山人。眉山去新津不足百里,苏东坡和弟弟苏辙青年时期曾来新津修觉山逗留。苏辙写过一首吟咏修觉山纪胜亭的诗,至今脍炙人口。修觉山上留下苏东坡读书写作的遗迹,老县志记为东坡读书亭和洗砚池。

作为年龄相仿的青年才俊,苏东坡在新津时与张商英有往来吗?肯定有。张商英和苏东坡都以科举进入北宋政坛,他们是同乡,乡谊自不必说。可是苏东坡属于旧党,这使得二人关系颇有些微妙。苏东坡作过酬答张商英的诗,不厌其烦谈的是养生: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清。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

凭君说与埋轮事,速寄长松作解嘲。无复青粘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茂。

苏东坡还写过一首诗致张商英,也如上一样,绝口不提政事,约略可见二人之间那种欲说还休的心绪。

张商英当时的心态是复杂的。他虽赞同王安石的新法,却有过动摇。坦率地说,新法一开始就利弊同存,这使得北宋政坛由此变得复杂诡异,而身处政坛中心的张商英自然得深思自己的政治取向。他不会因为自己属于新党,就摒弃别个阵营的朋友。

成就辉煌,著述惜多数散佚

其实,除开显赫的官位,张商英还是一个重要学者。据学者罗凌《无尽居士张商英研究》考证,张著富于个人特色,在史部、子部、集部、诗歌都有重要著述,大约有上百卷,郑樵《通志》记载为《张无尽集》五十三卷,又有别集十三卷。惜乎多数散佚了。他还把哥哥张唐英的著作搜集整理为《黄松子集》。

张商英书法也极佳。他承袭北宋尚意书风,挥洒自如,明代陶宗仪有评价:“(商英)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喜草书而不求工”,传世墨迹有《女夫贴》《至都帖》《张文忠草书韩退之桃源诗帖》。

张商英晚年颇念旧,他感激当年章悖的知遇之恩。1116年,他定居荆南宜都,在给章悖儿子章致平的一封信中写道:“老夫行年七十有四,日阅佛书四五卷,早晚食米一升,面五两、肉八两,鱼、酒佐之,以此为常,亦不服暖药,唯以呼吸气昼合天度而已。数数梦见先相公,语论如平生,岂其人在天仙间,而老夫定中神游或遇之乎?嗟乎,安得奇男子如先相公者,一快吾胸中哉!”此时的张商英已从政界脱身,心绪平静,生活恬淡。再过五年,张商英安然辞世。

猜你喜欢
新津新党王安石
初夏即事
成都市新津区:“津英实习夏令营”助力“津津希望”选培计划
成都市新津区:谋篇布局 扎实推进人社工作
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景观更新改造设计——以新津黄林盘为例
新津区:倾力打造“四新” 竭力保民生促发展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王安石的坏习惯
日在野党征名遭网民调侃
初夏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