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体系的构建

2018-05-14 10:42王蕊
科技风 2018年14期
关键词:项目化计算机教学教学法

王蕊

摘要:计算机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与“项目化”教学方法相适应,两者结合,能够显著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就计算机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体系的构建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特点,进一步从项目化课程建设、项目化教学运行、项目化教学评价的角度出发,对“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体系

“项目化”教学方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模式,总结教学实践经验能够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素质教育模式下的多种教学要求,对学生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的培养,均能起到显著作用。而将其应用在计算机教学当中,能够满足计算机科目对教学的实践性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围绕某一或某些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的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内化理论知识,并掌握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逐渐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素质教学模式之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角色转变”并不完全,对教学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而“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从形式上转变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对促进素质教育改革,能够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总结、归纳,“项目化”教学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项目化”教学方法中,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逐步完成项目任务,也就是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2)“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学习成果具有多样化特征。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每个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是不同的,即便是相同的任务,不同学生的解决方法与途径也未必相同,由此学习成果就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3)“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还具有综合性、自主性、明确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实践性等特点。

二、计算機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在传统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际操作教学的课时占比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科目的学习兴趣不大,而“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化课程建设

在应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项目化课程课程建设体系,是保证后续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确保设计的项目任务,既能够引入新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内化。

以网络安全教学这一内容为例,课程建设过程中,可将其划分成3个部分,分别是个人、校园、企业网络安全。其中,个人网络安全与校园网络安全项目,对应的是初级教学目标;而企业网络安全项目,对应的则是高级教学目标。

1)在个人网络安全项目之下,继续细化出系统安全加固与计算机病毒探秘,2个子项目;通过完成账户、密码、系统安全配置任务,即可完成系统安全加固任务;而通过完成各类文件挂马、宏病毒探索、脚本病毒分析、计算机病毒方法,共4项任务,即可完成计算机病毒探秘的教学任务。

2)在校园网络安全项目之下,可细化设置4个子项目,依次是弱口令入侵的预防、流行加密软件的应用、电子邮件的数字认证、ARP攻击与防御,其中的流行加密软件的应用,可设置PGP与EFS应用两个子任务。

3)企业网络安全作为高级教学目标,子项目的设置应注意层次化与递进效果:服务器中的网络僵尸DDOS攻击、解密信息处理、数据恢复软件的应用、磁盘列阵的建立、配置防火墙、企业网站安全保护实现,对于加密信息的处理,需要确保学生掌握Sniffer软件与各类嗅探工具的应用方法与技巧;而最终的网站安全保护的实现,应从网站渗透于Web提权的角度设置相应任务。

(二)项目化教学运行

在项目化教学运行期间,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应项目。分组过程中,教师可遵循项目实际设置小组成员数量,一般以3人左右为宜,能够保证每个人都能分配到重要任务;进行小组分配的过程中,应保证各组中的知识储备较为扎实、动手能力较强、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平均分配,小组成员各有不足,才能推动其沟通与合作,有效带动落后学生的不断提高。例如,上述“系统安全加固”项目进行过程中,在完成分组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工作内容包括构建实验环境、归纳理论知识、按步骤进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应依次完成账户、密码、系统安全配置任务。项目完成之后,各小组需要演示结果,并进行汇报,课后还需对实验报告进行完善。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各小组的实验进度,在学生有需要的情况下,及时提供帮助;或在发现个别小组的项目进度受阻时,为其提供有效指导,在保证课程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尽量保证各小组独立、协作完成项目。

“项目化”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实践操作,许多项目的结论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获得。但由于学校机房当中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并不能充分满足课程与项目对实验环境的要求,所以建议采用虚拟机来构建实验环境,这能够更好的满足计算机教学的多变性与先进性特点。例如,使用VM ware虚拟机软件,可以搭建多种实验环境,能够满足大量计算机教学项目的实验操作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三)项目化教学评价

“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体系当中,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效果,能够直接影响“项目化”教学检验质量。通过项目评价,教师能够系统的了解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以教学评价结果为依据,还可及时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及时改善。

在项目化教学的评价体系当中,可综合两种评价方式,分别是自评与总评。其中,自评就是小组在完成项目之后,由组长进行项目汇报,汇报内容包括项目的完成情况与小组合作情况,另外,还需对效果实施过程中,小组遭遇的困境与解决办法等进行阐述。而总评是评价体系关键部分,在自评的基础上,教师、各小组组长、组内成员要进行综合评价,对此,教师可专门打印项目评价表,其中设置项目设计科学性、项目完成情况、个人表现,共3个评价类型;在此基础上,可依据项目实际进一步细化评价项目,并科学为其设置分值比例。项目评价过程中,综合评价方式的运用能够显著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从而便于学生正视自己在项目实施与完成过程中的不足,提醒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加以改正;而教师通过评价结果,能够总结此次项目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不断完善“项目化”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计算机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培养目标。通过相关分析,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与项目评价阶段,综合合作教学、引导教学等手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逐步提升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蒋月华,蒋月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以“项目化+技能化+学徒制”教学法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229230.

[2]高艳秋.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17,13(03):2627.

[3]丁灿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6):98.

猜你喜欢
项目化计算机教学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