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课程分析

2018-05-14 11:39张敏吴俭王浩宇
科技风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课程

张敏 吴俭 王浩宇

摘要: 作为数控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零件的编程和加工能力。数控车削加工是对普通车床加工的升级,它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机械加工之一。通过学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这门课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技能,为今后从事数控车削加工等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深刻地分析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在教学中反应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创新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从提高学生兴趣、改编教程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入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控车床编程;操作训练;课程

一、 课程分析

数控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数控车床、编制程序、工艺设计、维修养护数控车床和一些故障的诊断技术等,顺应了企业数控加工岗位的需求,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是两个相互衔接的版块,它们涉及了理论与实践操作,首先从理论入手,让学生了解与掌握数控车床的构造原理等基础知识,最后进行实践操作,从理论回归于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有切身体会,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同时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

二、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物价值的产生不能只凭借职责,而是应该依赖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喜爱。”通常情况下,学生的专业知识薄弱 、自我约束能力差和学习情绪不高,面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学好这门专业课的关键,有了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问题,也会尝试着解决问题,在这些过程中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本领。下面列举了一些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首先抓住好奇心。第一堂课是学生了解这门课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学生会了解这么课的要求以及接下来所讲述的内容,所以在第一堂课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便于学生掌握枯燥乏味的专业名词,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播放一些关于数控车床的视频,让学生脑海里对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提升学习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上好第一堂课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其次折服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原因有很多,折服学生,让学生产生敬佩感也是其中之一,通过flash等动画软件制作当前最先进的数控零件加工的动画,演示其三维效果图,让学生由衷地赞叹与佩服,从而下定好好学习这门课程的决心,有了学习动力,学生会积极地学习,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更多最新的关于数控车床的资讯。最后,兴趣源于信心。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心里比较脆弱及敏感,所以老师应该遵循鼓励的原则,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教材是最好的工具

教材是学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课程这门课程的重要资源,学好这门课程就要充分利用好这本教材。当前这本教材有许多版本,难易程度不一,面对诸多的版本,而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教材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如内容更新不及时,知识存在漏洞等,无法适应学科需求,因而编制自己的教材是最佳的选择,在编写教材前询问学生对这门课的建议,以便改进。编写时要遵循前后逻辑顺序,内容由简至繁,层层递进。这样“人性化”的教材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与掌握。下面以编写GSK980系列数控车床为例来阐述如何编写本校的教材,没有叙述过多的细节,仅从宏观的角度给予整体框架: 包括上下篇,前篇注重理论知识的介绍,下篇是实训,總共11章节,前5个章节属于上篇,后6个章节属于下篇。第一,前言,讲述这门课的背景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第二,目录,分成十章,第一章认识数控车床,第二章编写数控车床的指令,第三章等等,第八章 螺纹的编程与加工实训,第九章 实训基础,第十章 镗孔零件的编程,第十一章 特色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实训,毫无疑问,将教材划分成许多个章节,内容也层层递进,逐渐增加难度系数,不断延伸与拓展,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当前数控车床的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站在科学的最前言,让学生与时俱进。由于教材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老师自己参与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毋庸置疑的,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掌控整个课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模式是课程的助推器

教学模式是辅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武器,有了教材后,知识传播还需通过教学模式才能得以实现。当前知识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势必要求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单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因而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是将内容划分成许多个章节,以章节为单位,在每一章节中,会分配一些任务给划分好的小组完成,依次不断地完成所有的单元任务,以实训室为教室,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将教与练合二为一,两者相辅相成,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与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下(1)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2)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3)实时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教学质量。(4)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方便老师开展教学活动。(5)糅合教与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五、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训练课程的特点,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传播先进的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的理论知识及技术,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适应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而积极学习,为今后从事数控车床加工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2]左大利,范四立,陈雪梅.高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6,(24):1921.

猜你喜欢
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故事撰写的结与解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课程融合要学会做“减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