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火工技术在船舶建造中的应用

2018-05-14 12:09阚立江
科技风 2018年14期
关键词:建造船舶应用

阚立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制造业更是持续壮大,特别是海洋工程装备及各类船舶的大量建造和升级改造,更是显现了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在各类海工装备和船舶的建造中,需要各种专业技术来支撑,其中火工技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对此,本文从钢质船舶的建造方面,谈谈火工技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火工技术;海工装备;船舶;建造;应用

在海工装备与船舶制作行业,火工技术是对特定板材进行热变形处理的一门工艺技术。火工从应用阶段来分,可以分为内外场两个大的阶段,内场阶段主要是矫正或加工船体较大或复杂的曲度线形,外场阶段主要是矫正船体分段或局部构件,消除焊接应力等。

一、火工技术施工原理

当金属局部加热时,受热金属的膨胀受到周围冷金属的约束,产生因约束而已经器的压缩应力。该应力一旦超过了金属的屈服点,冷却后将会存在残余应力和由残余应力而引起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由于这种塑性变形是经过加热而产生的,故称为金属的热塑变形。若金属在没有约束状态下整体均匀受热随后又均匀冷却,则热塑变形将不会产生,只有当局部加热冷却时才会产生热塑变形,而这种变形都是以收缩变形的特征出现的。

船体结构的火工矫正,从本质上说,是船体零件局部热加工的逆过程。尽管约束条件有所不同,但火工矫正的过程,就是在已经变形的结构中形成新的变形的过程。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在构件上补充局部的加热面积,受热部分的金属在热循环过程(受热膨胀并随之而来的冷却收缩)中形成不可逆的塑性变形(即永久变形),在这一过程中加热区外部产生极大的拉应力,这种拉应力的作用,使已经变形的结构恢复平直。从这一原理出发,针对不同的变形特征,可以用不同的加热方法来进行矫正。

二、火工技术在板材加工方面的应用

在船舶的结构中,首部和尾部分段的外板线形较大,曲面复杂,一般的机械加工难以达到线形的效果,所以只有通过火工作业来完成板材加工。通过沿预定的加热线用氧乙炔火炬对板材进行局部线状加热,并用水跟踪冷却(或让其自然冷却),使板产生局部塑性变形,从而将板材弯成所要求的曲面形状的一种弯板方法,也叫水火弯板。

在实际操作中,要对加热的位置、形状以及顺序进行判定,选择合适的烤嘴,确定加热温度范围和加热速度以及冷却方式,调整火焰的功率,并做好板材四周的支撑固定。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总体变形情况,适当修改加热参数,以便达到最理想状态。

常见的水火弯板形式如下:

三、火工技术在薄板分段制作中的应用

(一)薄板焊接应力的消除

钢板在焊接过程中,是通过加热或加压,对需要结合的地方熔化,使之造成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与扩散,从而达到不可拆卸的联接,而内部原子或分子的结构改变,打破内部力的平衡,造成钢板出现弯曲或扭曲变形,其中6mm以下厚度的钢板尤为明显。通过火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温度、合适的喷嘴、行走速度,调整喷嘴与钢板之间的距离,消除钢板焊接区域内部新产生的应力,从而消除变形的情况。

(二)分段变形的调整

当各钢板零部件组装成分段,并完成整体的焊接作业后,整个分段焊缝内存在大量的焊接应力,在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应力的过程中,造成了分段壁板各种各样的变形。在通过火工技术进行矫正时,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矫正前的准备。充分准备施工工具,检查工作地点的安全条件,准备矫正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具,并在火工工件上画出测量点标记。

(2)对基本条件的了解。要事先了解结构材料的性能,判断构件产生变形的原因、变形特点及残余应力的大致分布,以便考虑矫正方法。

(3)对变形的测定。a.用合适的量具测量结构变形的大小(一般测量有弯曲、挠度等,使用长短尺和粉线测量)。b.分析变形的类别,变形分为均匀的弯曲变形、不均匀的短段变形、角变形、喪失稳性的波浪变形、角变形造成的波浪形—“瘦马现象”、对接焊缝的变形等。

(4)确定矫正方案与加热面积。

(5)确定加热温度。根据结构变形类别和材料性能、工件板厚和结构刚性及确定的矫正方案等因素,确定加热温度。

(6)根据加热的工艺要求及选定的矫正方法和加热参数,进行加热矫正。

(7)矫正后复查。

a.检查被矫正的结构是否符合技术要求。b.检查被矫正后结构材料的表面质量。c.若矫正结构尚未达到技术要求,可进行第二、第三次矫正,直至达到要求为止。d.若矫正过度,出现反向变形,则应在反向进行矫正(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由于船体结构非常复杂,产生的变形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据变形特征,可按不同的变形特点来选用与之相适应的矫正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发展中,火工技术在钢板的加工及变形矫正方面有极大的利用空间,在海工产品和船舶建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熟练的应用此项技术,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希望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与数字化技术进行结合,使火工技术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公振.火工工艺学[J].船舶职工培训丛书,1988.

[2]华乃导.船体建造与修理工艺[J].分段装配与焊接,2002.

[3]中国造船质量标准[J].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CB/T 40002005.

猜你喜欢
建造船舶应用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中国造!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
内河船舶船体建造检验节点控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新船订单骤降 价格低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