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境:锁定藏区流浪狗这个“真问题”

2018-05-15 03:33尹杭
中华环境 2018年4期
关键词:流浪狗藏区野生动物

文 尹杭

流浪狗除了直接捕食野生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抢夺食物外,还会与野生动物共患病、和其他犬科动物杂交带来珍稀物种基因的流失,都是无人管理的狗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潜在威胁。

我在2009年、2010年开始雪豹研究时,就多次被夏爷爷(世界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提醒,西藏地区寺庙散养的狗会威胁雪豹和其他的野生动物,但那时并没有太在意。

2014年成立雪境之初,我在最初的实地考察中,把生态系统的新威胁聚焦到了“流浪狗”。那时在寺庙转经筒旁看到昏睡着的狗,在牧区访谈时听到百姓抱怨牛羊被一些不知道哪里来的狗吃了,还看到了一个来自玉树地区的寺院阿卡拍到的流浪狗围攻雪豹的视频。在一些区域里流行的包虫病,狗也是传播的重要一环。因为狗本身超强的繁殖能力,这些问题进入到了无休止的循环中。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中,狗作为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犬科动物所带来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屡见不鲜。除了直接捕食野生动物,与其他野生食肉类动物、食腐类动物抢夺食物外,还会与野生动物共患病、和其他犬科动物杂交带来珍稀物种基因的流失,都是无人管理的狗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潜在威胁。这些原因让我们逐步锁定这个“真问题”。

培训本地兽医开展绝育手术。摄影 尹杭

如何解决流浪狗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果洛州共有5万多只犬,其中约1.4万为流浪狗。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资料显示,仅玉树州囊谦县就有流浪狗8201只。而在西藏拉萨,官方数据2015年共有流浪狗1.3万余只。

在宗教信仰浓厚的藏区,又曾是在当地老百姓生活中像家人一样的狗,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减少这份威胁,我们又该如何做?这些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于是,在项目的最初两年,我们投入到社会行动研究中来,从了解藏区流浪狗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同时了解当地人对于流浪狗问题的认识,对潜在解决方案做了一手的调查和评估。

藏区的流浪狗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结果:随着“藏獒经济”的兴起,人们养的狗越来越多,但品种却未必好,未必卖得出去;随着泡沫破裂,这些狗便饲养不下去了,成了流浪狗。加上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看管牛羊的需求不再,定居城镇也没法养大型狗,“弃狗”现象越来越多。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人表示无力继续养狗,生计来源又是这背后更深一层的原因。

一个人与狗关系的变化导致的高原新挑战,除了涉及到人,还有生态。在调查期间,我们也了解到当地鲜有人了解狗所带来的疾病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于是,我们编手册,筹资拍纪录片,希望更多人尤其是本地人看到流浪狗所带来的问题,让当地百姓不再抛弃狗,也期待尝试多样的解决方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90%以上的老百姓反对以任何方式杀狗,如此背景下如何控制流浪狗数量?似乎“绝育”成为了唯一一条路径,但本地具备给狗做绝育手术的人很少。于是我们联合当地寺院、政府、老百姓和外界的兽医志愿者,试点绝育犬只,并启动了百人的本地兽医绝育手术培训计划,希望本地人成为解决流浪狗问题的主力。

不断与公众建立连接

三年多走下来,筹资一直是我们的痛点。一个独特的环境问题从出现到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法需要敢于尝试,更需要不断培养支持的社群,让之成为真正的“公益”——大家一起做好事。藏区的流浪狗问题连接当地人或者社区,连接野生物种保护、社区经济、环境意识、动物福利、宗教文化,甚至连接环境卫生,每一环都各有侧重但又不可或缺。每一个社会问题背后都面对着复杂情况,让更多人认识并参与支持需要不断地尝试去构建与公众的连接。这让我想起当时参加三一基金会孵化器项目培训时金超敏老师说的:你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前置需求”,就是一个不成熟的“生态公益”市场。我想说白了就是,在没有人认识到这个社会问题的情况时,是不会有人给你投资的,怎么办?坐等是无济于事的,只能走出去,大声地讲出来,这个问题急需关注和支持。

项目一路走到今天,众筹是我们用得最多的筹款方式。除了完成了两个流浪狗项目的众筹,目前还在线上筹集今年兽医培训行动的支持;设计狗年的藏獒神犬徽章,更是为了引起公众对于藏区流浪狗问题的关注;上线不同时间长度的3个纪录片,为的是满足不同的人对于问题的了解。另外,关注藏区流浪狗问题的社群、雪境的“雪人”志愿者队伍,他们都因为了解而更加地支持项目和机构的发展。

在做事中,再认识自我

“青藏高原”“流浪狗”,渐渐留下了“雪境”的影子,想起雪境成立之初,每当有人问起:你们是做什么的?总是想起曾经写下的这首诗:

“行走在那片雪域圣境中,

与牧民围坐牛粪炉前,

时间犹如手中的经筒,

转动间寻回曾经与自然共处的密码。”

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关键词“雪域圣境”“牧民”“自然共处”,赋予了雪境使命:“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雪山生态系统,支持当地人的可持续发展”。回到我们现在关注的“藏区流浪狗”问题,它是雪域高原面临众多环境问题的缩影,在藏獒产业“风靡一时”的社会经济冲击下,在游牧到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中,在牧民眼中,狗曾经是历经千辛万苦携带青稞种子回来的“恩人”,逐渐成为一种可能带来巨大利益的“商品”。而这份“人与狗”“人与当地环境”关系的变化,是雪境所关注的,变化的原因也是我们研究的中心,通过对原因的认识和当地社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是我们开展保护的工作方式,于是有了像“绝育营”——“当地老百姓的领养+培训当地兽医开展绝育+助养”的解决方案。

在探索雪境所要回应的社会问题时,也正是我们面对事情打开自我重新认知的过程。 在认知模式中,一方面,我们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评估我们做事的方式(“行为”),分析自己的实力(“能力”),定位我们的“身份”,思考着做事的意义(“精神”层面);另一方面,事情本身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定位,也因为信念的存在带来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公益创业的第三年,我们在思考一家从青藏高原生长出来的草根机构雪境的下一个三年的路途,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更广泛地推动流浪狗问题的解决,并建立有效的传播让普世大众更加认识到解决流浪狗问题的意义,最终有效地连接内外,让资源流通起来达成目标。

猜你喜欢
流浪狗藏区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一条流浪狗每天都做些什么
一条流浪狗每天都做些什么
保护野生动物
流浪狗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