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评估及研究

2018-05-16 09: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格列美降糖药低血糖

张 斌

(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 广汉 618000)

2型糖尿病的基本特点为胰岛β细胞功能减弱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造成高血糖,多于35~41岁后发病[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剧,造成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格列美脲作为第三代磺脲类降糖类药物,该药可促进药胰岛素分泌以及释放,具有胰外降糖功效,实践研究表示该药不会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和其他磺脲类降糖药物比较,格列美脲活性高,且作用快速和持久、安全,效果显著,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2-3]。本次研究共选择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以此作为基础研究组加用格列美脲,获得了显著且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具体情况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病例:在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随机的方式抽取9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病例选择标准:①纳入标准: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中心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时间≥2个月;糖化血糖蛋白均>8%;年龄≥60岁;知晓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和意义,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并严重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患者;有沟通交流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并精神病史和酒精依赖史患者;缺失完整临床资料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女病例人数各为25例、20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23±0.92)岁;病程5~11年,平均病程(7.01±0.34)年。研究组中男女病例人数各为24例、21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21±0.89)岁;病程4~10年,平均病程(6.89±0.37)年。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病程、男女病例数以及平均年龄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以后均指导其进行各项检查,根据血糖检查结果,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即每天使用0.75~1.5 g二甲双胍片,150~300 mg拜糖平,每天3次,以口服的方式使用。胰岛素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使用,注射时间为餐前半小时,基于患者血糖水平适时增加药物的剂量,注意不可大于患者耐受剂量或者血糖达标剂量。基于该基础,研究组患者加用格列美脲,开始使用剂量为每天1 mg,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定期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调整,每隔1~2周,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到每天2、3、4、6 mg。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满意以后适时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糖蛋白。记录低血糖统计发生情况,实施比较分析。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比较情况(±s)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比较情况(±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代表P<0.05;和治疗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空腹血糖(mmol/L) 13.16±3.21 9.66±2.39# 13.19±3.19 7.33±1.79#&餐后2 h血糖(mmol/L) 17.23±4.91 10.11±3.21# 17.25±4.89 8.92±2.11#&糖化血糖蛋白(%) 11.38±1.91 8.34±1.93# 11.41±1.88 6.32±2.55#&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建表格,将所有数据均输入到表格中,利用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s)、%,同时以t和χ2分别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施予比较检验,结果显示若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比较见表1,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对比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糖蛋白水平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均降低,其中和治疗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均明显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24.4%;研究组有3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6.7%。通过软件的比较分析可知,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疾病,造成其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如肥胖、环境因素、饮食结构变化等。老年人群因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功能的衰退,故患糖尿病的概率也相对较高,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疾病以及血管疾病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大量报道和临床实践均表示应以全面控制机体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降低病死率作为原则。在以往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实践发现,传统磺脲类降糖药物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增加治疗风险,不便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临床中常用口服降糖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其经提高处于组织摄取以及利用葡萄糖能力,有利于减轻胰岛素敏感性,降糖作用显著,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均已被认可。格列美脲是一种新型长效磺脲类降糖药物,具有胰内和胰外双重功效,可有效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相对于传统磺脲类降糖药而言,格列美脲起效快,同时不良反应少,能够和磺酰脲受体亚单位相结合,快速解离;诱导葡萄糖转运蛋白4去酸磷化,促进其于细胞膜中的表达,以此提高葡萄糖转运能力,使脂肪和肌肉等组织摄取葡萄糖的速度能够明显加快,以此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体质量;另外,格列美脲还可预防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紊乱情况,不管是超重者,还是肥胖者均能安全使用,安全性高[5-6]。本次研究笔者就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和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基于常规对症治疗加用格列美脲的研究组治疗后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均比较低,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要少,组间各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可知,在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格列美脲,降糖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涂修龙,潘友文.预混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14):649-650.

[2] 曹贵文,陶庆利,杨春杰,等.基础胰岛素联合小剂量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及低血糖反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7):152-154.

[3] 周薇霞,李祖胜,姜永乐,等.门诊起始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40例[J].中国药业,2014,14(11):155-156.

[4] 虞建新,吴奇,周理兰,等.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vaspin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5(23):6588-6589

[5] 董敬坚,甘利明.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92-2893.

[6] 虞欣,王超,郭晓青,等.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80-1682.

猜你喜欢
格列美降糖药低血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分析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