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9 03:02刘书莲李艳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理学实训数字化

刘书莲,李艳红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5)

护理技术在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而护理实训是模拟医院临床场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锻炼执业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训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2]。为提高护生护理能力、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本研究尝试将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二年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分为试验组(49人)和对照组(54人)。两组性别、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授课条件、场地、学时、教师也无显著性差异,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玲和蒙雅萍主编的教材《护理学基础》,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课余开放实训室,护生自由练习。

1.2.1 试验组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护生准备。①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学期开始教师先向护生介绍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的具体方法和意义,正式实训前由全班护生推荐、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挑选出数名态度严谨、技能成绩优异、管理能力强、有一定亲和力的护生担任小组长和助教。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6~7人的合作小组,确保每组组员能力高、中、低分布均衡。②建设数字化平台:教师通过QQ群、钉钉群或微信群等建设数字化平台,上传实训项目操作视频和考核标准、操作注意事项等。③发放工作任务书:实训前一周,教师发放工作任务书并提出相关问题,如怎么为缺氧患者吸氧、如何调节患者吸氧的流量、吸氧和停氧操作顺序有何不同等;要求护生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观看实训视频,并提前培训小组长和助教,保证其率先掌握实训技能。

(2)课中实施:组员合作、沟通,共同完成护理实训任务。教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标准化病人与情景化教学相结合,讲解、演示护理操作,并针对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操作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行小组长负责制,要求组员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讨论等,轮流扮演实训项目涉及的不同角色,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掌握护理实训技能和与患者沟通技巧。练习过程中实训室大屏幕循环播放操作视频,护生遇到疑问时可通过观看视频来解决,避免教师无法及时指导而耽误护生训练现象。

(3)课后考核:考核护生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及个人综合能力。每个实训项目结束后,进行小组和个人考核并排名。按学号随机抽取一名护生进行考核,得分的50%记为小组成绩,另外50%记为个人成绩,排名前3的小组由教学部颁发单项奖,增强护生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此外,可以通过护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方式选出角色扮演活动中的“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教师针对考核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回示和演练。

(4)课外拓展:提升护生护理技能。课后开放实训室,护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由小组长和助教进行指导。鼓励组员相互拍摄操作视频并上传至数字化平台,以进一步巩固实训效果,同时利于教师远程监督和指导。

1.2.2 评价方法(1)二年级共8个实训项目,包括鼻饲、导尿、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输液、吸氧、心肺复苏。每个项目实训结束后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考核,满分100分。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指标以(±s)表示,分类变量指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等级资料进行两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试验组护生对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的评价。

(3)两组护生到同一医院实习,在相同科室轮转,实习结束后由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考评。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选择改良版中职护生实习情况考评问卷[3],采用5级评分制,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个选项分别赋分5分、4分、3分、2分、1分,护生得分越高说明临床护理能力越好。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发放问卷前进行集中说明,当场回收问卷103份,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00%。

2 结果

2.1 两组实训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实训考核成绩比较[n(%)]

2.2 试验组护生对学习法的评价

试验组护生认为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可提高实训效果(81.64%)和学习积极性(81.63%),利于培养沟通能力(71.43%)与合作精神(71.42%),同时利于碎片化学习(61.23%),详见表2。

表2 试验组护生对学习法的评价[n(%)]

2.3 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比较(见表3)

表3 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s,分)

表3 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s,分)

条目 试验组t值P值实践能力主动学习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教师评价4.17±0.35 4.14±0.64 4.03±0.69 4.16±0.36 20.31±4.66对照组3.23±0.72 2.82±0.87 3.23±0.54 3.75±0.26 16.56±2.83 6.727 7.982 3.164 2.802 6.105 0.000 0.000 0.008 0.006 0.000

3 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的应用效果

3.1 提高了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成绩和临床护理能力

由于实训前护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理论知识准备和实训视频观看),教师可以把实训课堂还给护生,随时对其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反馈和纠正。同时,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法[4],先对组长和助教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辅导组员实训,而组员为了跟上组长的学习进度,不断向其咨询、学习,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学习氛围[5]。此外,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考核并进行排名的做法给护生一定压力,将护生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局面,防止护生观看示教及实训时态度不严谨、练习不积极[6],从而实现了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7]。小组学习法顺应了当今护理教学改革的方向,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实质[8],有利于提高护生实训成绩,最终提升临床护理能力。

3.2 提高了护生学习积极性

分组练习比个人独立学习效果好[9],组员之间可以相互纠正、指导并学习,弥补了课后练习时缺乏教师指导的不足。护生积极讨论并解决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掌握了操作要领。

3.3 培养了护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1]。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协作性、连续性[10,11],而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创设情景、操作演示、角色扮演和团队交流等,沟通与合作贯穿学习全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组员积极参与、讨论,不仅培养了合作精神,也提升了沟通能力。

3.4 促进了护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护理学基础操作项目繁多、流程复杂,手法和动作要求细致,不便于在实训室内对护生单独、多次、重复示教[12]。建设数字化平台后,教学信息传播具有了动态性、过程性、互补性、快速性、广泛性和交互性[13],减少了护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护生可以利用最优的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如利用平台和碎片化时间进行在线、即时学习及课前预习,对实训视频进行暂停或缓慢播放、截图、放大以仔细观察教师示教动作等,培养了护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使护理教育逐渐从知识和技能培训转变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14]。

3.5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建设数字化平台,录制视频、音频等,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这一过程促进了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课后小组长实时上传护生实训练习视频,教师实行远程监督和指导;小组长收集护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后及时发送给教师,教师进行在线答疑,通过一对多、一对一等多种方式交流,避免因重复问答造成师生精力和时间浪费现象[15]。因此,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提高了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最终促进了其专业化成长。

4 结语

小组合作辅以数字化平台学习法是一种护理实训教学的新方法,能大大提升护生实训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利于培养护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我们认为该方法能够解决护理实训课时不足、自由练习时缺乏教师指导等问题[11],对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有一定作用,可推广应用于护理教育中,促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焕丽,陈勤.创客教育辅助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136-138.

[2]周作霞,卞加花,王芹,等.合作性学习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438-2439.

[3]张敏.中职学校“三元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4]张东华,彭英,肖晓玲,等.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86-88.

[5]陈照坤,戚林,陈清波,等.程序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教育研究,2012(26):1428-1429.

[6]贺棋,黄红玉,戴叶花,等.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35):3621-3623.

[7]盛群力.个体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8]绳宇,赵雁,张欣.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实施小组学习方法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31-533.

[9]赵桂莲.合作学习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49-152.

[10]马金秀.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7):69-71.

[11]陈蕊,张弘弢.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J].钦州学院学报,2016,3(31):81-85.

[12]袁义厘,孙建玲,高井全,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1-362.

[13]雷铖,陈晨,石镁虹,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院外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17-119.

[14]郭冰滢.“自主学习”模式在护理操作技能课外训练中的应用与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0):2613-2615.

[15]谢丽,董淑雯,马德奎.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混合式护理教学[J].才智,2017(17):39.

猜你喜欢
护理学实训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字化制胜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