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结合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教学法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

2018-05-19 03:02陈少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密闭式输液教学法

郭 艳,陈少云

(闽东卫生学校,福建 福安 355000)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护生临床工作能力[1]。传统中职护理技能实训教学,学生多教师少,由于教师人数、精力有限,且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学效果和质量很难保证。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2]。微课作为课前预习的重要载体,能够适应信息化教学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基于临床真实病例的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具有交互功能,根据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将整个护理操作过程纳入练习和考核范围,真实反馈护生操作情况。静脉注射和密闭式静脉输液是中职护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娴熟的操作技能源于实践,科学实用的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能够减少在人体上练习带来的痛苦,避免由此引发的感染和血管损伤风险,为中职护生操作技能练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本研究将微课结合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教学法应用于静脉注射及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技能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校2015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两个普通班共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中考统招入学,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和实验组(40人)。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基础课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

1.2 方法

1.2.1 教学内容 两组均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基础护理学课程,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贾丽萍主编的《基础护理》,共1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4学时,实践教学96学时。两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及课后实训时间相同。

1.2.2 教学方法 选取静脉注射、密闭式静脉输液两个基础护理技能操作项目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讲解演示,护生利用传统输液手臂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组采用微课结合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教学法,具体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教师在每次实训课前将教学设计、微课、精品课程等资源上传至学习平台,要求护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并完成操作程序、操作要点的理论小测验。

(2)课堂讲授:教师利用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中的临床真实案例导入新课,讲解操作过程,护生利用虚拟训练系统完成练习及考核。教师示范操作后,护生进行小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内4名护生分别扮演责任护士、病人、家属、拍摄者,“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技能操作,拍摄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录制视频,并上传至学习平台。练习结束,教师引导护生反思、讨论巩固知识点,并对注意事项及操作关键点进行归纳总结。

(3)课后交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召集护生进行座谈,了解护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

1.2.3 评价方法(1)两组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技能考核,采取统一评分标准,满分100分。(2)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实验组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沟通能力、提升人文关怀等8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个选项。由调查者现场指导护生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100.0%。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静脉注射90.91±6.12 87.83±10.24<0.05 n实验组对照组P 40 40密闭式静脉输液79.65±13.32 74.58±9.46<0.05

2.2 实验组护生对微课结合虚拟静脉穿刺系统教学法的评价(见表 2)

3 讨论

传统教学法是在固定时间、特定实验环境内,通过讲授、示教、练习等手段进行教学,尽管具有直观、操作性强等优点,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资源浪费较多。微课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选择相应内容来学习,还可以将微课视频下载至电脑、手机,并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3]。微课延伸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使教学更简单易行且节约资源。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有益补充,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也适合学生特点。

表2 实验组护生对微课结合虚拟静脉穿刺系统教学法的评价[n(%)]

3.1 微课结合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教学法的优点

3.1.1 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中职生多为初中毕业,起点低、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学方法,缺乏学习自主性[4]。将微课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特别是在一些侵入性操作项目(如静脉注射、密闭式静脉输液)中,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如在学习静脉注射时,利用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微课视频,使血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一目了然,加深护生感性认识,极大地满足了护生的个性化需求。微课给护生的学习带来新的契机、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5]。

3.1.2 增强护生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 微课短小精悍,切合学生实际,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如在密闭式静脉输液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重点、难点制作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护生随时点播,加深理解,将新知识纳入现有知识体系。护生还可以课后学习微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寻找拓展内容,从而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突破学习难点,查缺补漏[5]。

3.1.3 促进师生交流 护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对于提高自学能力十分有效。微课主题突出、问题聚集,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在教师帮助下再次回顾学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师生交流,也增进了师生感情。

4 不足之处

微课是对个别知识点的讲授,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系统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http://www.jyb.cn/xwzx/zyjy/sxkd/t20080628-174301.htm,2008-06-28.

[2]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34-35.

[3]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10):17-18.

[4]刘霞.浅议技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2007(13):424.

[5]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4):22-24.

猜你喜欢
密闭式输液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密闭式吸痰器与一次性吸痰管使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