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零售:场景无限、货物无边、人企无间

2018-05-19 09:49刘强东
记者观察 2018年3期
关键词:无界联通零售

刘强东

在下一个10年到20年,零售业将迎来第四次零售革命。

同历史上的三次革命(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一样,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根本驱动力是消费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但与前三次革命不同的是:消费者要求不仅仅是“低价”“便捷”,而是呈现出需求个性化、场景多元化、价值参与化的趋势。而技术端日益强大的感知、互联和智能水平则适时地回应了新的变化。无界零售是我们对零售终极的判断。

如何看待无界零售?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和各位进行分享:无界零售的含义特点(无界之“意”)、无界零售的商业链接逻辑(无界之“界”)、无界零售背后的价值跃迁与生态重构(无界之“境”)。

无界之“意”

无界零售意味着什么?用十二个字概括,就是“场景无限、货物无边、人企无间”。

场景无限

场景无限意味着未来零售的场景会逐渐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边界。

“场景无限”首先是消除空间的边界,未来的零售场景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联的。零售场景与生活场景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未来我们不是非要去特定的店铺或上特定的网站才能购物。物联网将一切连接在一起,购物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电商平台、在线媒体、线下店、社区中心、无人车、智能硬件、路边广告牌上的二维码等,零售的场景会变得无处不在。

“场景无限”还意味着消除时间的边界,未来的零售场景是无时不有、无缝切换的。过去,购物常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我们要预留专门的时间进行搜索、挑选、砍价等一系列动作。但未来,购物不用兴师动众,而是“无时不有”的日常:零售+内容,零售+AR/VR,零售+娱乐,零售+智能消費电子……零售得以嵌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一声语音指令、一张随手拍下的照片、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微笑,都有可能触发订单,满足人们随性的需求。

场景无限代表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未来客流/流量中心的作用会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零售场景。最终,零售行为将变得不再刻板,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货物无边

货物无边意味着:未来的商品将不拘泥于固有的形态,商品、内容、数据、服务等彼此渗透——商品即内容,内容即数据,数据即服务。相应的,产业的边界也会逐渐模糊。

“货物无边”首先是指消除产品的固定边界,未来的产品会从单一走到商品+服务+数据+内容的组合。过去零售企业主要关注产品的交易价值,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把东西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在产品交付完成后参与得并不多。未来,越来越多的产品本身会被赋予多元的含义。随着产品内涵的丰富,价值重心从交易转移到交互环节,给零售服务开辟了全新的空间。

“货物无边”还意味着消除产业的边界,未来的产业会从独立走到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价值的跃迁。产品形态复合多样化的背后其实是产业的相互渗透。零售、物流、科技、互联网、内容、金融、物联网……未来这些领域之间的互动一定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这其中,不仅仅是分工配合、流量传导、资源共享等简单的合作,而是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些全新的业务模式和价值空间。

人企无间

人企无间代表的是:无界零售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再有泾渭分明的角色和利益区隔,从而拉近距离,形成更有温度、彼此信任的关系。

“人企无间”首先是消除角色的区隔,从而形成供需合一、协同共创的关系。借助新的平台和工具,未来消费者能够全方位参与到生产端的各项活动中——从前期的调研、设计、生产到后期的营销、传播、服务等。例如:通过被动的个人数据授权,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可以传递到企业端,从而生产更符合需求的产品;通过主动的评论、建议和互动,消费者可以参与到企业的设计和研发进程中;而通过直接的时间资源投入,消费者甚至能够提供原本由企业交付的产品和服务,生产与消费的界线被彻底打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同步,而是重新定义供需关系。在这当中,零售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连接者”角色。

“人企无间”的第二层含义是消除心灵的区隔,通过透明的信息和精准的服务,传递温度和信任。在无界零售时代,通过一系列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区域链进行品质溯源),信息的不对称性不断降低,可以大幅度增强消费者对于产品和平台的信任。同时,基于数据和算法的个性化推荐订制等服务又会带来“比你懂你”的温馨感,从而在企业与个人之间建立“值得依赖”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温度和信赖得以逐渐强化。

所以说,“无界零售”既代表了广度(场景无限、货物无边),也代表了深度和温度(人企无间)。它不仅仅是零售业态的改变,更是整个行业价值逻辑的转换。

无界之“界”

“形无界”的另一面一定是“行有界”。未来零售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与万物联动(“形无界”)。但是,企业的行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准则(“行有界”)。否则的话,业务就会失去焦点,业务之间也会失去连接,形成一个个孤岛,难以独自为继。

看似无边界的零售活动背后是由三条主线串联起来的。要建立起无界零售下不同业务之间的强化关系,必须不断地思考如何用这三条线串起原本散落的各个业务,形成合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行有道”。

场景联通

第一条主线是“场景联通”。“场景联通”是指通过在场景之间建立连接,增强不同场景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其整体的吸引力。无界零售时代的场景无处不在,无论是品牌商还是零售商,都不满足于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场景,追求的是全渠道、全域的触达。

场景联通的第一种方法是“无缝切换”。通过地理位置定位,消息推送,二维码、拍照、人脸识别等,建立不同场景(如实体与虚拟场景、移动与固定场景)之间的衔接。场景联通的第二种方法是“功能互动”。例如“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移动端领券、实体店消费”等,使不同场景发挥互补的功能,形成合力。场景联通的第三种方法是“共同烙印”。例如不同的终端都采用相似的设计、连接同样的内容、同一个虚拟助手等,给消费者带来熟悉感和亲近感。

这样,虽然不同的场景看似散落,却通过无形的纽带形成联动,将消费者锁定在这些不同场景构成的集群之中。

数据贯通

第二条主线是“数据贯通”。“数据贯通”是指将不同场景沉淀下来的数据进行聚合、分析,并且进一步分发给其他需要的对象。

每一个零售场景都包含丰富的数据——不仅仅是场景本身,还包括场景涉及到的人(消费者)和货(品牌商),因此通过对场景数据的积累和解读,能够逐渐实现“知人、知货、知场”:了解每一个人的偏好、了解每一件商品的特点、了解不同场景的属性,从而进行精准的匹配。

在这里,“精”代表的是市场细分的颗粒度;“准”代表的是用户价值的实现。零售商作为连接品牌端与消费端的中间环节,有责任将数据进行分享,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损失,帮助整个供应端更即时、到位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预测的准确度不断提升,不同场景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自我强化。场景之间的协同也就实现了。

价值互通

第三条主线是“价值互通”。“价值互通”是将不同场景下的用户关系和资产进行融合。例如:通过会员体系的整合,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享受到相似的地位和权益。会员体系的打通,相当于绑定了不同场景的权益,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对整个价值体系的忠诚度。

通过会员价值的互通,不同场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助推。因为每增加一个新场景的权益,就会提升系统内其他场景权益的边际收益,在不同场景间形成1+1>2的协同效应,用户的黏性自然也就增加了。

“场景联通”“数据贯通”“价值互通”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强化的(图1)。无界零售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没有定型,但是这三条准绳是每个企业必须要牢牢把握的。在“场景联通”“数据贯通”“价值互通”这三个维度上贯彻得越全面、越彻底,我们在无界零售时代的根基就越扎实。这个原则对所有徜佯于无界零售时代的企业都适用。

无界之“境”

最后,我想谈谈无界之“境”这个话题,也就是在无界零售时代,企业要有怎样的胸怀和境界。

首先从无界零售的行业融合谈起。过去,当行业边界相对固定时,零售行业的价值空间也相对固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对立的——因为总量不变,价值只能在产业上下游间进行转移,结果必然是“你多我少”,大家在一场零和游戏中争取更大的份额。

无界零售带来的最大不同是:这不再是一场零和游戏了。由于产品复合了商品、服务、数据、内容等要素,产业与产业的融合也产生了额外的价值。通过后端的数据加成、算法迭代与前端的场景联动、无缝连接,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其随性的需要一一精准、即时。对消费者来说,省去了大量搜索和选择的成本,获取的产品更符合心意;对供应商来说,节约了大量营销和试错的成本,产品的交付也更加有效率。这都是由于跨界而产生的价值,是从零售的价值到无界零售的价值。它不是价值的转移,而是价值的跃迁(图2)。

显然,无界零售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如果我们仍然抱着“你赢我输”的心态,无疑是对未来的辜负。

对于未来的判断,我们看到非常清晰的一点是:“去中心化”几乎是大势所趋,客流和流量的巨无霸将不复存在。而流量去中心化的背后其实是商业民主化进程的步步推进——企业必须变得更加开放,与更大的商业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这里的开放不仅仅是指“打开家門,邀请其他人来作客”,而是“主动地走出家门,帮助邻居伙伴一起组饭局请客”。换句话说,在流量去中心化的大势下有两种选择:一是引流,将不断涌现的新流量入口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为自己的平台繁荣服务;二是赋能,将自身的能力开放,不以流量为目的,帮助新的流量端做大做好。毫无疑问,后者才是更符合商业发展趋势、有助于整个零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在无界零售时代里,受人尊敬的企业不是导入流量、巩固自身地位的巨无霸,而是俯身为路,为无处不在的零售场景助力的赋能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将是下一个无界零售时代里商业关系的主旋律。

摘自《财经》杂志

猜你喜欢
无界联通零售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零售+深度进化
我看新零售的成败得失
支持联通当混改“先锋”
世界本无界,设计亦无界
香港苏富比再推“无界”专拍
零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