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对策探究

2018-05-22 13:06胡嘉苗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一带一带一路

胡嘉苗

当前, “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这为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下,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面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复兴契机,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素质层次、专业特色,可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能动方面探究提升对策。

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复兴强国的重要道路。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应当把握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文化带来的复兴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觉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觉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重在探讨对文化之‘根的找寻与继承上。第二层层次,重在探讨对文化之‘真的批判与发展。第三层次,重在探讨对文化发展趋向的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学生提升文化自信与自觉的机遇

“一带一路”重大决策是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其最深层次的实现目的。通过“一带一路”的五通发展,我国同相关国家建立多边合作,给予文化交流互鉴的重大平台,有力地推动各国人民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通。这样的战略背景为提升高职学生自身文化自信与自创设了关键的时代机遇。高职院校在专业和招生工作开发过程中,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同时提高对沿线国家的交换生和志愿者的派遣数额,实现高职学生的民心相通。在平时的课程开发中,可以增设亚洲文化选修课,或者在原本的文化教学中,增添亚洲文化交流模块,提升本国学生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兴趣,并以此为基,加深对本国及外来文化的差异性理解,加强差异鉴别与矛盾评析,从而在判别中认知,在交流中认同,实现高职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提升。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觉面临的挑战

在时代机遇面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技术型人才主力,必须对我们的本民族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反省,换句话说,必须形成正确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觉的形成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因为这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和认知本国文化,接触并理解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多元文化世界观中的自我立场明确,然后才能进一步探讨文化交往中的多元共处、取长补短、互通发展。换言之,“一带一路”倡议在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在对其文化批判甄别下的自我认同与文化交流互通下的自我明确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1.文化认知的匮乏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文化认知基础上本身就相对薄弱,加之在现如今的海量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国人,特别是像高职大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在没有充分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很容易极端的将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定为是守旧的,是古板的,是应该被时代所淘汰的。以“一带一路”上的我国新疆地区的一种土产丝绸——“艾德莱斯”为例,这是我国古代曾经享誉国内外的一种丝绸技艺,目前已被评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丝绸同我国其他地区的丝绸一点很大的区别,就是该丝绸颜色艳丽,花纹繁复。正因为如此,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就会凭着一种“外来”的时尚审美盲目地将这种丝绸认定为过于花哨,甚至流为土气。但其实,这样的草率评判一开始就已经缺失了认知的根基。这样的盲目的排斥本身就是以丧失正确认知这个前提而做出的错误行为。

2.文化认同的缺失

正是基于第一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理解,再加上,在现如今,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市场,进入国人的生活,特别是像高职大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越发对那些新鲜、另类甚至冒进、肤浅的文化倍感兴趣。这样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开始产生一种极端的思维定式,那就是外国的月亮永远比较圆。对于外来文化的热衷与追捧,使得我们自己的优秀中华文化,在这些来势汹汹的洋文化冲击下,开始一点点丧失了年轻国人群体中的地位,因而高职大学生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也会出现严重的缺失问题。

3.文化能动的颓丧

由于缺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当高职大学生群体极端地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定性为过时以后,又凸显初了另一个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拥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大学生们,就再没有去思虑过如伺发挥我们高职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并结合高职专业或特长,去为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出新时代的外衣,想办法让这些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事实上,这些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绝非是一滩死水,它们都是活的系统,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它们的积极的改造行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与自觉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自己有了足够的自觉、自尊和自强,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充分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在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之后,实现天下大同的文化世界观。“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外交构建下的重要外交战略决策。“一带一路”发展关系着我国当前在国际社会的发展走向与发展前景,大力发展“一帶一路”倡议是十三五规划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命运之路,也是一条文化命运之路,因此,走好这条文化命运之路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必须担当。

(二)高职学生层面的必要性

从高职大学生自身文化发展来看,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是给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当然包括高职大学生们,一次很好的提升自我文化素养,发展自我文化实力的有利契机。现如今,作为00后的高职大学生们,自身文化厚度与广度都非常不够,且存在一些文化心态的畸形或病态症状,比较明显的两类症状就是文化自卑症状与文化自负症状。文化自卑症状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甚至以一种文化叛国的心态幻想着渴望通过全盘西化或完全借用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而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样的心态绝对是一种病态症状,因为这明显是缺乏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是不合理也不科学的。另一类主要症状就是文化自负。文化自负主要指的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与交融过程中,部分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一种极端自我、自满甚至妄自尊大的文化病态心理。当前,有部分高职学生在理性爱国问题上存在是激进、愤青表现,对我国如今所取得的成绩过度自满,对我国的发展模式过度自信,丧失理智,从而对西方文化出现绝对排斥,这样的心态也是不恰当的,我们应该学会居安思危,根据时代的需要积极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弃去糟粕。以上两类主要的文化病态症状在现如今的高职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扩大,这绝对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此次“一带一路”的文化复兴背景下,紧抓这个时代机遇,深层次剔除这些文化病态毒瘤,无论是对高职大学生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

另外,从高职大学生群体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能动助力角度来看,紧抓此次“一带一路”机遇,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觉同样非常必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主力,而且这个群体数量广,力量大。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就可以很大程度地助推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专业发展与今后的就业发展中,将民族之魂充分的加注与熔炼,进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以及更远的未来中,中华文化的强势复兴。然而,就当前的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待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有着明显的不足与缺失,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有强烈的必要性。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对策

(一)针对知识基础加深对“一带—路”沿线的中华文化认知

当前,大学生们本就是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OO后群体,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们而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在文化理论基础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待文化信息的摄取往往是一种决餐式浏览,这样的信息摄取方式会导致高职学生们的文化认知结构过于浅薄,缺失深刻。长此以往,这些年轻的小鲜肉们对待新鲜甚至冒进的文化有种浓厚的兴趣,然而,对待典雅与严谨的传统文化,他们却已然大失兴趣。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们在没有充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前提下,就极端的将中华传统文化认定为是守旧的,是古板的,是应该被年轻人所排除的,从而不断缺失应有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但其实,这样的草率评判一开始就已经缺失了认知的根基。因为很多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去了解过这些花纹背后的文化内涵,事实上, “艾德莱斯”一词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布谷鸟翅膀上的花朵,这些花纹多是水果与花木的表现,这些鲜艳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自然的赞叹,倘若没有了这些艳丽色彩的装扮,那就和“艾德莱斯”这项丝绸文化的内涵背道而驰了。

依上文所言,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学生们必须要做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努力获取大量的文化信息来充实自我的头脑,并且在获取文化信息的时候更要注意加深理解和加强甄别。在各门理论课程,尤其是思政理论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多予以“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华文化的信息分享与典型介绍,同时,更要注重在分享与介绍的过程中,深入剖析沿线中华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引导高职学生们主动去深刻地了解,全面的认知。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高频率提升高职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作用,让他们来主动分享,主动介绍,以此推動其主动获取文化信息,并在过程中深刻理解“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华文化内涵,全面认知精华和糟粕,客观判断真实与掩盖,从而达到加深对“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认知的目的。

(二)针对素养层次加强对“一带—路”沿线的中华文化认同

正是基于前文所提及的认知匮乏问题,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不理解,前提性的根基缺失后,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高职学生们的整体文化素养层次不高,这就很容易导致认同感的加强无力和认同方向的轻易迷失。加之,在现如今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强势进入中国的市场,进入国人的生活,这样的严峻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们开始产生一种极端的思维定式,那就是外国的月亮永远比较圆。这些高职学生们对于外来文化产生的极端热衷与追捧,逐步取代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文化自信与自觉。而这样的严重缺失,也使得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在这些洋文化面前,地位开始一点点丧失了地位。

在充分且客观的文化认知基础上,引导高职学生学会尊重,学会认同,学会尊重异国的文化,更要学会认同本国的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并不否定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吸取,但必须要不断强调的是,吸取是为了更好的自我强化,而非全盘西化。为了更好地引导高职学生加强文化的认同感,在平时的高职课程教育中,有意识地为高职学生们树立典范是一个可取且有效的途径,例如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幕式演讲中引用了《韩非子》中的一句经典: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他意在用中华传统的国学语言向世人宣告,“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旨在用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向世人表达,夯实民意基础的重要性。而这样的典范树立方式有助于引导高职学生们在接触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共鸣力量与感召实力,从而强化中华文化在高职学生心中的认同感。

此外,充分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也是一个可取的途径。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信息结构相对浅显,但多数高职学生对新鲜、潮流的文化变现形式颇感兴趣,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将中华文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特色代表传统文化,通过微信、微博、线上娱乐等方式,以比较平实易懂的方式推广给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针对『生的打造娱乐中获悉,休闲中增知的文化引导方式,从而实现浅素养层次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的非传统提升路径。

(三)针对专业特色加大对“一带—路”沿线的中华文化能动

基于文化认知的匮乏和认同的缺失,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极端地把很多优秀的中华文化定性为守旧过时以后,进而也就再没有去考虑过怎么样发挥高职学生的文化能动『生,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去为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出新时代的外衣,想办法让这些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事实上,这些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绝非是一滩死水,它们都是活的系统,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它们的积极的改造行动。

依上文所言,高职院校大学生们一方面要勇于进行文化创新。结合高职专业特色,大学生们未来都将走上不同的职业道路,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历练中,必然会有许多机会接触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时候,就需要高職院校的大学生们积极发挥文化能动性,创新的去改造它们。例如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生,可以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在学习和就业时,积极地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华传统服饰或者传统的手工艺品加以创新改造;例如高职院校的表演专业学生,可以发挥专业特色,对沿线的中华传统的戏曲或者舞蹈加以创新元素的改编;再例如,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将沿线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加以创新演变,让它们能够被大家更好的研习和掌握。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们勇于进行文化创新,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升华。

加大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能动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鼓励其积极地进行文化的实践。高职院校是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小社会,高职学生们普遍喜欢参加社团,参与活动,因此,可以引导其通过社团的建立,活动的开展,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做一些能动的尝试。高职院校的专业社团可以结合特色,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类现代化工具,开拓视野、分享收获。例如,服装设计的相关专业社团可以仿效中国风元素的宣传与台秀,将“一带一路”沿线的丝绸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并在活动的开展中积极地展现与推广,通过这样的能动诠释,为我们“一带一路”沿线的丝绸文化做出有力宣传与推动。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一带一带一路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