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初探

2018-05-23 06:37苏键忠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滑模施工单位模板

苏键忠

(金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前言

相较于普通建筑工程施工,高层建筑所面临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这种复杂施工环境的应对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近年来滑模施工技术在我国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得益于此,而为了最大化发挥滑模施工技术效用,正是本文围绕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概述

1.1 滑模概念

滑模施工是一种现浇混凝土工程中机械化程度高、具有移动成型特点的施工工艺,其中滑模系统主要由模板系统、提升承重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动力系统组成。

1.2 滑模优缺点分析

结合自身实践,本文总结了如下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优缺点:①优点: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可节省支模和搭设脚手架所需的工料、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施工安全性高、施工工期短。这些优点正是该技术在我国实现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②缺点:对作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无法用于四面收缩的构件施工。

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明文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滑模施工”,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滑模施工技术也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如下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2.1 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滑模的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有着相当的影响,在相关人员制定滑模的建造方案时,要结合滑模技术的特点与高层建筑的结构进行分析,对建筑的结构形式与滑模的平面布置一定要严谨,这也是滑模技术在高层建筑上应用的前提。

2.2 合理安装滑模装置

滑模装置一旦安装便不能改变其结构,在安装滑模之前一定要慎重安排,针对不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科学地改变其安装方法与加入适合的滑模设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滑模装置安装完成、已经做好施工前所有准备工作后,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三检制度”对质量进行把握,要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对滑模质量检测无误后,才能够开始进行浇筑。

2.3 滑模装置的刚度及稳定度控制

由于滑模平台的自重较大,加之施工过程中荷载量变化较大,所以要求滑模平台的刚性及稳定性要非常优秀,不仅要考虑恒荷载,活荷载与偶然荷载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

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中的滑模施工技术应用来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属于其应用要点之一,这是由于滑模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质量存在较高要求,具体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①配合比设计。施工单位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具体施工过程则需要结合配合比、运输距离开展针对性的混凝土配比,由此方可保证混凝土较好满足滑模施工技术需要。②保证原材料质量。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还需要关注石料、水泥、沙子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施工单位需严格开展材料入场检测保证原材料质量。③控制混凝土入模塌落度。围绕混凝土运输、保温、初凝时间开展深入分析,同时关注混凝土工作度也将为入模塌落度的控制提供支持。④保证混凝土和易性。为保证滑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应用,混凝土和易性也必须得到保证[1]。

2.5 混凝土施工

为更好满足滑模施工技术需要,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需关注以下要点:①避免污染钢筋。混凝土施工需避免出现污染钢筋情况,否则钢筋的清理将直接影响滑模施工的质量和效率。②匀速浇筑混凝土。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需得到匀速化的混凝土浇筑支持,因此混凝土浇筑过程的速度、高度均应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每一段混凝土的浇筑均匀才能够更好保证滑模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质量。

2.6 滑模速度控制

滑模速度属于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该环节施工需关注以下几方面要点:①初滑阶段。为避免出现粘模问题,初滑阶段需做好滑模装置的载重检测,同时还需要做好出模时间、提升速度、出模强度的检测。②正常提升阶段。需保证出模强度与滑升速度的协调一致,一般来说正常提升阶段需按每隔20~40min时间提升1~2个行程、每层建筑20~30cm提升9~12个行程开展施工[2]。

2.7 滑模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受施工技术人员熟练度不一、施工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滑模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很容易出现各类偏差,这类偏差的纠正便属于滑模施工过程的重点注意事项,较为典型的纠正方法如下所示:①顶轮纠偏法。为纠正滑模施工过程出现的偏差,可使用已经出模的剪力墙(具有支撑作用)作为支撑点,由此通过外力即可实现纠偏装置位置的改变,这种纠偏方法在滑模提升过程中同样可以有效应用。②改动模板坡度平台。如滑模提升到一定高度,偏差纠正可通过将模板坡度向纠偏方向调棱、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实现滑模施工纠偏,这种纠偏的实现源于新浇筑混凝土的导向作用,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由此即可朝纠偏方向前进。③千斤顶垫铁纠偏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垫高千斤顶底座出现偏移一侧的方式实现滑模施工纠偏,一般使用钢垫板太高千斤顶,千斤顶由此即可联通支撑杆偏移偏离方向,模板系统、操作平台因此实现的定向滑升同样能够实现滑模施工偏差的纠正[3]。

3 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3.1 工程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地S高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该高层建筑工34层,为核心筒中心对称结构,由几个方筒、两片剪力墙组成,由于不同楼层核心筒混凝土等级不同且禁止结构框架上下位置变化较小,因此该工程采用了滑模施工技术开展施工。

3.2 技术方案选择

结合S高层建筑实际,施工单位采用了“现浇+滑模”的组合施工方式,现浇施工负责外部梁柱板,而滑模施工则负责核心筒。为保证滑模施工技术的高质量应用,施工单位采用了液压提升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结构组成的液压滑模系统进行滑模施工,由于S高层建筑筒体中间对称,因此使用的滑模系统被分为独立的两套系统,同时采用了“一滑一浇”的施工方法,设计阶段将滑模施工平均滑升速度控制在了20cm/h。

3.3 施工关键点控制

3.3.1 模板系统安装

为保证液压滑模系统较好满足S高层建筑施工需要,施工单位在安装滑模系统前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这里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控制台与千斤顶等装置机械性能检测、滑模构件数量与规则型号检测、施工缝凿毛处理与清理。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满足滑模施工技术应用需要,施工单位还在S高层建筑搭建了部分层板平台,以满足没有混凝土楼板支持前提下开展滑模施工,其中模板系统安装采用了半筒到半筒的组装顺序,由此可为后期流水施工提供有力支持。在具体的滑模系统安装中,该安装采用了统一指挥、及时检查验收措施,其中操作平台的木楞间距离被控制在500mm左右,支撑杆在安装前事先进行了剖口处理,而在支撑杆顺利试运行,施工人员正式开展了支撑杆安装。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支撑杆安装质量,施工人员在安装中采用了错开布置措施,并通过严格管理避免了滑模构件出现损伤、保证了连接部分质量。

3.3.2 滑升速度控制

为保证S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应用质量,施工单位开展了如下滑升速度控制措施:①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滑模进入试滑升阶段,施工单位首先将千斤顶提升了1~2个行程,而通过检查确定混凝土脱模强度在1.0~2.5kg/cm3后,滑模施工方可正式进入初升阶段。②滑模滑升到0.2m。在滑升到0.2m后,施工单位对提升设备、模板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测,在没有发现异常后,滑模施工即可进入正常滑升阶段。③模板滑升速度控制。综合考虑钢筋绑扎速度、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出模强度开展了模板滑升速度控制,一般控制在15~25cm/h区间。

3.3.3 钢筋制作及安装

由于S高层建筑筒体分为两个半筒流水施工,因此采用了构件分两份堆放措施以满足施工需要,其中水平钢筋加工长度被控制为6~8m,施工单位通过制度严格控制在了滑模平台的钢筋数量,而为了满足钢筋绑扎需要,钢筋被制成S形。

3.3.4 混凝土浇筑

采用了商品混凝土开展分层浇筑,其中浇筑机械采用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单位将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了0.2m以下,并通过对称浇筑进一步提升了施工质量,振捣施工中捣固棒插入深度被控制在不超过下一层混凝土面下5cm。在混凝土出模12h后,施工单位立即开展了洒水养护工作,养护工作保证了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的始终湿润。值得注意的是,S高层建筑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还采用了滑框倒模工艺,图1为该工艺的应用示意图。

3.3.5 测量与纠偏

图1 滑框倒模工艺应用示意图

通过测量,施工单位保证了S高层建筑滑模施工过程中的滑模工作平台始终保持水平(偏差小于30mm),同时保证了筒体轴线垂直度总偏差需要小于全高1/1000。值得注意的是,工程采用了上文提及的改动模板坡度平台方式开展纠偏工作,由此滑模施工技术得以更好服务于S高层建筑。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具备较高应用价值。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技术方案选择、模板系统安装、滑升速度控制、钢筋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测量与纠偏等具体内容,则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高层建筑滑模施工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1]霍毅斌.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滑模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02):105~106.

[2]闫丙勇.承德高层建筑井筒结构滑模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2017(06):129~131.

[3]杨天宇.试议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16(10):148.

猜你喜欢
滑模施工单位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组合滑模控制的绝对重力仪两级主动减振设计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Estimation of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for drip-irrigated maize in a sub-humid climate
使用SGCMGs航天器滑模姿态容错控制
EHA反馈线性化最优滑模面双模糊滑模控制
MIMO仿射型极值搜索系统的输出反馈滑模控制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