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05-23 07:15刘桂琴黄建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双侧满意率置换术

刘桂琴,黄 瑛,黄建梅

(峨眉山市中医医院骨二科,四川 峨眉山 614215)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膝关节病变的常用术式。临床研究表明,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其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纠正其膝关节畸形,改善其膝关节的功能[1]。有学者指出,对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缓解其术后疼痛、改善其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文本中,笔者主要探讨对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峨眉山市中医医院骨二科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2例患者。这22例患者均患有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或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硬、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均具有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指征,且其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排除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及有膝关节手术史的患者,排除病历资料缺失的患者。将这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1)和观察组(n=11)。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4例;其年龄为48~75岁,平均年龄为(61.83±2.35)岁;其病程为3~20年,平均病程为(10.36±2.71)年。其中,有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7例,有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其年龄为47~76岁,平均年龄为(61.75±2.42)岁;其病程为4~21年,平均病程为(10.78±2.82)年。其中,有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8例,有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护理,方法是:1)术前护理。术前,仔细察看患者的病历,了解其病情、身体状况、疾病史、过敏史、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进行各项检查的结果等。若患者膝关节周围的皮肤存在损伤或感染的情况,应先对其皮损区进行处理,待其皮损区愈合后再对其进行手术。向患者详细讲解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手术过程及在围手术期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提高其对手术的依从性。对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其安慰和鼓励,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术前1~2 d,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咳嗽及床上排便等训练。嘱患者于术前8 h禁食,于术前4 h禁饮,同时对其进行常规备皮。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认真核对其个人信息,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协助其保持正确的体位。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保持平稳。在手术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其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要立即告知医生。同时,注意为患者保暖,避免其着凉。3)术后护理。(1)在患者回到病房后,协助其保持去枕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其发生误吸。术后24 h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瞳孔、体温等)的变化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其手术切口是否发生渗血或渗液。(2)对患者进行引流护理,注意观察其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一旦发现其引流液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注意保持患者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其引流管出现挤压、脱落等情况。同时,定期为其更换引流袋。(3)将患者的患肢抬高20°~30°,以促进其患肢的血液循环。不要在患者的小腿下垫软垫,以免影响其下肢的血液回流。注意观察患者患肢皮肤的颜色及是否发生肿胀,每隔4 h测量1次其患肢的温度。(4)在麻醉药效消退后,患者的膝关节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护理人员要仔细询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持续的时间及具体的部位,并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和肌肉按摩法帮助其缓解疼痛。对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的患者,应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治疗。(5)术后,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让其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元素的食物,忌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和“发物”。术后1周左右,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的功能锻炼,训练的强度和时间以其能耐受为宜。嘱患者在出院后不可进行高强度的活动,若其切口出现发炎、红肿及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2]。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该组患者进行西医护理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对其进行中医护理的方法是:1)术前护理。(1)术前,采用耳穴压豆法帮助患者入睡,缓解其膝关节疼痛的症状和紧张的情绪。方法是: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患者的耳廓进行消毒,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医用胶布(大小为0.6 cm×0.6 cm)的正中央,将医用胶布贴在患者的耳廓上,用手指按压王不留行籽,对其膝穴、皮质下耳穴、心穴、神门穴和三焦穴等耳穴进行刺激,按压的力度以其耳廓处感到酸、麻、胀、重为宜。每天按压3~5次,每次按压3~5 min。(2)遵医嘱将医院自制的骨伤1号外敷药膏调为糊状,将药糊均匀地平铺在纱布上,将纱布贴敷在患者膝关节的外侧,以起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 h,每天贴敷1~2次。在患者贴敷药膏期间,注意观察其贴敷药膏处的皮肤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为其按摩太冲穴、曲池穴等穴位,以放松其心情,减轻其心理压力。3)术后护理。(1)待患者清醒后,对其内关穴、曲泽穴和合谷穴进行按摩,以防其发生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每个穴位按摩的时间为1~2 min,每天按摩3~5次。(2)在麻醉药效消退后,对患者的涌泉穴、三阴交穴、合谷穴及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按摩,以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促进其睡眠。每个穴位按摩的时间为1~2 min,每天按摩3~5次。(3)术后,根据辩证施膳的原则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对于存在肝肾亏虚证的患者,让其多食用黑豆、枸杞等具有滋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对于存在寒证的患者,让其多食用生姜、红枣等具有活血驱寒功效的食物。对于存在血瘀证的患者,让其多食用木耳、洋葱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4)术后3 d,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进行推拿,以促进其肌力的恢复。在患者拆线后,对其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及血海穴等穴位进行按摩,以促进其下肢的血液循环,加快其康复的进程[3]。

1.3 观察指标

术后12 h、24 h及36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膝关节疼痛越严重。术后1个月,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量表包括自我健康、膝关节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五项指标,每项指标的分值均为0~10分,总分为5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佳。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此调查问卷的分值为0~50分,患者的评分≥25分,表示其对护理满意;得分<25分,表示其对护理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术后12 h、24 h及36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术后12 h的VAS评分术后24 h的VAS评分术后36 h的VAS评分观察组(n=11)3.42±1.14 3.04±1.12 2.35±1.24对照组(n=11)4.71±1.65 4.41±1.61 4.07±1.63 t值 3.848 4.865 5.258 P值 <0.05 <0.05 <0.05

2.2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膝关节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自我健康 总分观察组(n=11) 6.32±1.61 6.44±1.65 6.34±1.64 7.04±2.02 5.15±1.82 30.61±3.58对照组(n=11) 4.05±1.15 4.56±1.42 4.47±1.35 5.20±1.74 3.64±1.07 21.42±2.17 t值 4.796 3.798 4.175 3.978 4.139 8.47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在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有10例,对护理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其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91%。在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有7例,对护理不满意的患者有4例,其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3.6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术式。该术式主要用于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侧膝关节病变。临床研究表明,对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其手术的效果,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过去,临床上对此类患者主要是进行常规西医护理,但效果欠佳。近年来,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英等[5-6]指出,对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通过运用中医辨证思维,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中药外敷、穴位按摩等护理,可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及促进睡眠的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艳,桑惠伊,张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医药前沿2012 (22):1520-1521.

[2]杨雪萍.综合护理干预在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52-2853.

[3]万丽.中医护理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5(26):120-121.

[4]王春梅,孙程.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0):216-217.

[5]许英.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s2):87-89

[6]吴翠玲,李素莲,刘霞.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24):53.

猜你喜欢
双侧满意率置换术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