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和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8-05-23 07:16钟雅微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米索利多卡因腹痛

钟雅微

(嘉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浙江 嘉善 314100)

人工流产术是临床上常用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进行人工流产术的过程中牵拉孕妇的宫颈、对其宫腔进行负压吸引都会给其带来疼痛感。相关的文献指出,在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术期间,采用利多卡因对其进行镇痛,采用米索前列醇对其宫颈进行扩张,能够有效地缩短其手术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其疼痛的症状。为了进一步分析米索前列醇和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在嘉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人工流产术的600例孕妇进行了以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嘉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人工流产术的6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孕妇的纳入标准:1)其年龄为20~45岁,孕次为1~5次,产次为0~2次,孕周为5~10周,体重为40~65 kg。2)其进行尿妊娠试验的结果为阳性。3)经B超检查被确诊为宫内正常妊娠。4)无药物过敏史。将这些孕妇随机分成试验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孕龄、孕次、产次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重(kg) 孕龄(周)孕次(次)产次(次)试验组 300 28.24±5.13 53.76±7.55 7.33±1.52 2.17±1.08 0.63±0.25对照组 300 27.97±4.78 53.96±7.72 7.18±1.35 2.33±1.11 0.68±0.29

1.2 方法

对两组孕妇均进行常规的人工流产术。手术方法是:协助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对其外阴、阴道和宫颈进行消毒。使用宫颈扩张器对其宫颈进行扩张,然后使用负压吸引器和子宫刮匙对其宫腔进行刮吸。在进行手术前1 h,让试验组孕妇舌下含服400 μg的米索前列醇。在使用宫颈扩张器对其宫颈进行扩张前5 min,在其宫颈上注射4 ml的利多卡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妇术中腹痛症状的分级、宫颈扩张的效果、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宫颈扩张效果的判定标准

1)显效:孕妇的宫颈口能顺利通过6.5号的扩张器。2)有效:孕妇的宫颈口能顺利通过5.5号的扩张器。3)无效:孕妇的宫颈较硬,需多次使用小号宫颈扩张器对其进行扩宫。

1.5 腹痛症状的分级标准

1)0级:孕妇无腹痛的症状,仅稍感不适。2)Ⅰ级:孕妇有轻度的腹痛症状,微微出汗或不出汗。3)Ⅱ级:孕妇有明显的腹痛症状,且伴有出冷汗、呼吸急促等症状。4)Ⅲ级:孕妇有剧烈的腹痛症状[1]。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录入该数据库中,然后应用SPSS 23.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术中腹痛症状分级的比较

试验组孕妇术中腹痛症状分级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的比率分别为78.33%(235/300)、19.67%(59/300)、1.33%(4/300)、0.67%(2/300),对照组孕妇术中腹痛症状分级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的比率分别为2.00%(6/300)、4.67%(14/300)、9.33%(28/300)、84.00%(252/300)。试验组孕妇术中腹痛症状分级为0级、Ⅰ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其术中腹痛症状分级为Ⅱ级、Ⅲ级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术中腹痛症状分级的比较

2.2 两组孕妇宫颈扩张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孕妇中宫颈扩张效果为显效的孕妇有233例(占77.67%),为有效的孕妇有52例(占17.33%),为无效的孕妇有15例(占5.00%)。试验组孕妇宫颈扩张的总有效率为95.00%(285/300)。对照组孕妇中宫颈扩张效果为显效的孕妇有6例(占2.00%),为有效的孕妇有33例(占11.00%),为无效的孕妇有261例(占87.00%)。对照组孕妇宫颈扩张的总有效率为13.00%(39/300)。试验组孕妇宫颈扩张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宫颈扩张效果的比较

2.3 两组孕妇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孕妇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手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2.3±3.5)ml、(3.05±0.75)min,对照组孕妇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手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7±7.8)ml、(4.84±1.06)min。

试验组孕妇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孕妇,其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孕妇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s)

表4 两组孕妇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的时间(min)试验组 300 12.3±3.5 3.05±0.75对照组 300 23.7±7.8 4.84±1.06

2.4 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孕妇恶心、呕吐、胸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妇产科的常用手术。在进行人工流产术的过程中牵拉孕妇的宫颈、对其宫腔进行负压吸引都会给其带来疼痛感。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此药经舌下含服后会由舌下粘膜吸收,经颈内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由于其不通过肝门静脉吸收,避免了口服药物吸收过程中的首过效应,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刺激性较小[2]。相关的药理学研究证实,米索前列醇可促使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兴奋子宫平滑肌,从而可起到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等作用[3]。利多卡因属于酰胺基类局麻药,将其注入人体组织后可在1~3 min内起效,作用时间可长达90~120 min。此药具有镇痛作用强、毒性低、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药效持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小、肌松效果好、无局部刺激性等优点。相关的临床研究指出,采用利多卡因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孕妇进行镇痛,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的症状,防止其发生心脑综合征[4-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术期间,采用利多卡因对其进行镇痛,采用米索前列醇对其宫颈进行扩张,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缓解疼痛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8.

[2]庞芹,李萍萍,李立,等.麻醉镇痛人流术后意识恢复与人身安全的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10):616-618.

[3]余江,张进,宋岩峰.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杂志,1998,33(1):55-57.

[4]黄菊芳,易旺军.三种无痛人工流产方法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4,12(5):298.

[5]李强,季梅,潘晓军.人工流产药物镇痛的国内临床应用现状[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5,4(3):268-271.

[6]李冬梅.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8,155(9):569-570.

猜你喜欢
米索利多卡因腹痛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