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法与机械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2018-05-23 07:1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资中县呼吸衰竭呼吸机

韩 昌

(资中县中医院内二科,四川 资中 641200)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与新生儿呼吸道、气管、肺部发育不全、呼吸道阻塞、呼吸道狭窄及肺部发生病变等因素有关。此病患儿常伴有呼吸急促以及肺部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困难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严重者还可发生脑内缺氧和窒息的情况,进而危及其生命安全[1]。过去,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法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治疗。该疗法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对呼吸功能不全的患儿进行辅助呼吸治疗。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指出,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为了验证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资中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资中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这些患儿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高频通气组(n=35)和机械通气组(n=35)。在高频通气组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有23例和1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7 h,年龄最大的23 d,平均日龄为(4.23±0.26)d;体重最轻的2.3 kg,体重最重的4.1 kg,平均体重为(3.4±0.1)kg。在机械通气组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有17例和18例,其中年龄最小的6 h,年龄最大的25 d,平均日龄为(4.58±0.37)d;体重最轻的2.2 kg,体重最重的4.3 kg,平均体重为(3.2±0.3)k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高频通气组患儿进行治疗的方法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法对高频通气组患儿进行治疗,本组患儿使用的呼吸机为英国SLE 5000 高频婴幼儿呼吸机。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开机前,用浓度为75 %的酒精对呼吸机的管路及流量传感器进行消毒,并对流量传感器进行校正。2)开机后,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将FiO2(实际吸入到肺内的有效氧浓度)的参数设置为65 %~80 %。其后,随着患儿胸廓振动的幅度缓慢地调节振幅,直至其胸廓起伏较为明显时停止。然后,再根据患儿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血气分析检测的结果设置高频振荡通气参数。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儿进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其心跳、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的水平,以防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呼吸猝死等意外。

1.2.2 对机械通气组患儿进行治疗的方法 采用机械通气法对机械通气组患儿进行治疗。本组患儿使用的呼吸机为西门子servo 300 婴幼儿机械通气呼吸机。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开机前,用浓度为75 %的酒精对呼吸机的管路及流量传感器进行消毒,并对流量传感器进行校正。2)开机后,调节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并随着患儿胸廓振动的幅度缓慢地调节振幅,直至其胸廓起伏较为明显时停止。然后,根据患儿原发性疾病和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的结果设置呼吸机的参数值,并将其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 %~96 %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其心跳、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的水平,以防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儿PaO2、PaCO2和FiO2水平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和FiO2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5 h、10 h、15 h 、20 h,两组患儿PaCO2和FiO2的水平与其接受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其PaO2的水平与其接受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升高,且高频通气组患儿PaCO2和FiO2水平下降的幅度以及PaO2水平升高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儿PaO2、PaCO2和FiO2水平的比较 ( ±s)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儿PaO2、PaCO2和FiO2水平的比较 ( ±s)

指标 例数(n) 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5 h 接受治疗后10 h 接受治疗后15 h 接受治疗后20 h PaO2 (mmHg) 高频通气组 35 40.12±4.98 47.02±3.63 58.19±8.14 71.95±4.58 83.46±2.87机械通气组 35 39.98±1.73 46.13±6.98 54.09±4.28 69.51±5.02 76.42±2.3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PaCO2 (mmHg)高频通气组 35 66.26±2.69 57.89±5.46 50.36±4.89 47.63±7.56 44.56±3.26机械通气组 35 65.45±4.65 60.26±6.23 56.62±1.12 53.23±3.12 50.26±1.8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FiO2高频通气组 35 0.91±0.23 0.81±0.14 0.67±0.05 0.54±0.02 0.47±0.10机械通气组 35 0.92±0.15 0.85±0.06 0.73±0.10 0.64±0.07 0.55±0.1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高频通气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00%(0/35);机械通气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6 %(1/35)。高频通气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由于呼吸道、支气管和肺部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其一旦发生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或循环系统疾病,就很容易合并呼吸衰竭的症状[3]。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该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症状,其疗效已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振荡通气法被逐渐推广到新生儿科,并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为了比较用这两种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笔者将资中县中医院在近期收治的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平均分为高频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分别为其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法和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和FiO2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5 h、10 h、15 h 、20 h,两组患儿PaCO2和FiO2的水平与其接受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其PaO2的水平与其接受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升高,且高频通气组患儿PaCO2和FiO2水平下降的幅度以及PaO2水平升高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高频通气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用机械通气法相比,用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可将高频振荡通气法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疗法。

参考文献

[1]孙旭红.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 22(3):349-351.

[2]彭好,袁涛,夏长明,等.31例高频振荡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7,38(1):7-9.

[3]刘艳红,赵先锋,贾美云,等.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衰竭早产儿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8):49-51.

猜你喜欢
资中县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资中县:新媒体吹来节日廉洁风
《呼吸衰竭》已出版
资中县绿怡生态园长期提供优质果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