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电子肠镜检查者实施综合性并发症预防方案的效果探析

2018-05-23 07:16蔡晓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肠穿孔肠镜镜检查

蔡晓兵

(四川省平昌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巴中 636400)

近年来,电子肠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结肠疾病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可准确诊断其病情。但是,此病患者在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时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肠系膜撕裂、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的并发症。医务人员在对结肠疾病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期间,应为其采取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对接受电子肠镜检查者实施综合性并发症预防方案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四川省平昌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进行电子肠镜检查的2000例结肠病患者。这些患者均已签署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0)与试验组(n=100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678例,女患者322例;其年龄为30~70岁,平均年龄为(55.34±10.92)岁。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656例,女344例;其年龄为33~67岁,平均年龄为(49.38±11.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电子肠镜检查。在检查前全面了解两组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健康状况、年龄、药物过敏史、是否曾接受内镜检查、是否患有凝血障碍或出血性疾病及是否有肠道粘连等情况,并对进行血常规检查、血离子检查及出凝血时间检测,以排除其存在相关检查禁忌证的可能[2]。在对年龄>50岁的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前,先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血压检查及心肺功能的相关检查。指导患者在接受检查前的12个小时内禁食,在接受检查前的6个小时内不可饮水。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在对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时,使用肠镜顺次观察其肛管、直肠、乙状结肠、结肠、回盲部黏膜的状态,并可酌情采集其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在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期间,对其实施综合性并发症预防方案,相关的措施如下:1)接受电子肠镜检查的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在对进行检查前,应向其详细介绍进行检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以缓解其不良心理。2)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不为其灌肠,而让其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商品名为和爽)进行肠道清洁准备。此药的用法是:首次服600~1000 ml,此后每隔10~15 min 服一次,每次服250 ml,直至患者排出水样清便为止。在对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前,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内镜进行预处理、初洗、酶洗、次洗、用2%的戊二醛浸泡及终洗等消毒处理,以免在检查后患者发生肠炎或二重感染。3)在对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时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并准备好急救药品[3]。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若其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心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操作,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定时变换其体位(以使其感到舒适为度),并注意不要粗暴地牵拉管道或强行进镜。4)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及时帮助其擦拭眼泪及呕吐物,并告知其检查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腹痛等。在接受检查后患者若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可指导其自行按摩腹部或为其再次置入内镜,以便让其排气。5)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后若未发现其患有恶性疾病,可将检查结果直接告知患者。若发现其患有恶性疾病,可先将检查结果告知其家属。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若对其实施过采集组织标本的操作,应指导其在检查当天食用流质食物或半流质的食物,并在检查后的3天内禁止其做剧烈的运动。在患者完成检查后让其在诊疗室进行休息,在确认其无异常症状时方可让其离开。告知患者在出现血便、腹痛等症状时及时回医院复诊[4]。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检查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检查后其肠出血、肠穿孔、肠系膜裂伤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检查后其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检查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n(%)]

3 讨论

导致接受电子肠镜检查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在对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前为其使用药物或去污剂进行灌肠,可使其肠黏膜受到损伤或诱发急性的炎症反应。2)使用消毒不彻底的手术器械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可使其发生肠内感染。3)糖尿病患者、白血病患者或接受多次手术的患者在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时,可因发生肠道水肿或粘连而导致进镜困难。此时若强行为其进镜可使其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4)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情绪愉悦的患者,其胃肠道黏膜的血管较充盈,肠道内液体的分泌量较多。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其胃肠道黏膜的颜色苍白,其胃肠道内液体的分泌量较少,胃肠蠕动的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5]。对此类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时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其发生肠系膜裂伤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5)老年患者及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电子肠镜检查时其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较高。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针对接受电子肠镜检查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对其实施了综合性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显示,为接受电子肠镜检查者实施综合性并发症预防方案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显著降低其肠出血、肠穿孔、肠系膜裂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志清,罗帝林,吴冬,等.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在诊断大肠癌中的对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90-892.

[2]曹建国,刘江山,黄龙,等. 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切除结肠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 西部医学,2014,26(7):884-885.

[3]沈彦军,郭秀清,张宏煜,等. 电子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0):117-118.

[4]徐俊文,侯朝凤,赵祖琦,等. 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对老年结肠癌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9):964-967.

[5]沈彦军,郭秀清,张宏煜,等. 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4):127-128.

猜你喜欢
肠穿孔肠镜镜检查
老年人结直肠穿孔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结肠镜检查致结肠穿孔的诊治进展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