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使用血管通路情况的调查

2018-05-23 07:1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尿毒症

周 翔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此病患者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水钠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的病变。此病的发生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通常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其中,血液透析疗法是一种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该疗法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过多的水分,并可维持其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以替代其肾脏的功能。尿毒症患者需要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故临床上应为此病患者建立长期的血管通路。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与其血管通路的种类、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2]。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中心静脉导管是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3]。本次研究主要调查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使用血管通路的情况,以期寻找一种为此类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有效方法。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尿毒症患者。这些患者均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肾小球的滤过率低于15 ml/min。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70例;其年龄为33~65岁,平均年龄为(47.16±2.42)岁;其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有128例,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有17例,为高血压肾病的患者有5例,为多囊肾病的患者有2例,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患者有1例,为其他类型肾脏疾病的患者有7例。

1.2 研究方法

使用血液净化管理软件系统分析这16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含这些患者在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使用血管通路的种类及血管通路的转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160例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使用血管通路的情况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160例尿毒症患者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有140例(占87.50%),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通路的患者有20例(占12.50%)。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P<0.05)。

2.2 使用不同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使用血管通路的转换率、接受肾移植手术几率的比较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140例尿毒症患者中,使用无袖套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有125例(占89.29%),使用带袖套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有15例(占10.71%)。在使用无袖套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125例患者中,有108例患者(占86.40%)转为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有15例患者(占12.00%)转为使用带袖套导管,有2例患者(占1.60%)接受肾移植手术。在使用带袖套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1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占20.00%)转为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有4例患者(占26.67%)接受肾移植手术,其余8例患者(占53.33%)仍然使用无袖套导管。在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通路的20例尿毒症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5.00%)接受肾移植手术,其余19例患者继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与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相比,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转为使用其他血管通路的几率较高(P>0.05)。使用不同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的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使用不同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其使用血管通路的转换率、接受肾移植手术几率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尿毒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4]。《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应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5-6]。实际上,大部分尿毒症患者在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会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通路。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60例尿毒症患者中,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12.50%,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87.50%。据调查,导致多数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主要原因是其丧失了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最佳时机、门诊对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重要性的宣教力度不足[7-8]。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尿毒症患者在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多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但是,此类患者转为使用其他血管通路的几率较高。因此,建议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应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以确保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梅艳,李雄,袁飞远.尿毒症患者首次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16,51(7):75-77.

[2]王丽娇.两种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12):201-202.

[3]付江.观察中医排毒疗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13-115.

[4]孙怀鑫.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89-91.

[5]梁静,张渊,孟祥龙,等.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首次内瘘术后应用罂粟碱联合前列地尔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8):1069-1071.

[6]徐冷楠,赵班,王海涛,等.单中心20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原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7,16(3):162-166.

[7]金丽英.扣眼联合绳梯穿刺对内瘘使用的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5):988.

[8]徐芳丽,焦军东.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3):281-282.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尿毒症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人物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