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的价值研究

2018-05-23 07:16牟小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标志物直肠癌病理

牟小燕

(盐亭县肿瘤医院,四川 盐亭 621600)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该病患者在患病的早期无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便血、腹胀、腹泻及腹痛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及早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能避免其病情进一步恶化,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大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但用大便隐血试验诊断该病的敏感性较低,容易造成漏诊。而进行肠镜检查属于一种侵入性检查,患者往往不易接受。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式诊断结直肠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 19-9(CA19-9)糖蛋白抗原 125(CA125)及糖蛋白抗原242(CA242)均是临床上用来诊断结直肠癌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盐亭县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与6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这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直肠癌诊治应用指南》(2013修订版)中关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将6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7例(占61.67%),女性患者23例(占38.33%);其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为(47.39±4.81)岁;其中,肿瘤病理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患者有22例(占36.67%),肿瘤病理分期为Ⅲ期和Ⅳ期的患者有38例(占63.33%);肿瘤未发生转移的患者有43例(占71.67%),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17例(占28.3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占58.33%),女性患者25例(占41.67%);其年龄为31~77岁,平均年龄为(48.73±4.52)岁;其中,有大肠息肉患者31例(占51.67%),有重度便秘患者13例(占21.67%),有直肠内脱垂患者8例(占13.33%),有直肠前突综合征患者4例(占6.67%),有其他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4例(占6.6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和性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然后比较其检测的结果,总结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的价值。对患者进行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的方法是: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的静脉血5 ml,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标本中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进行检测。CEA的正常值为≤5μg/L,CA19-9的正常值为<37 U/ml,CA125的正常值为<35 U/ml,CA242的正常值为<20 U/ml。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观察并比较研究组患者中不同肿瘤病理分期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观察并比较研究组患者中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及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观察并比较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CEA(μg/L) CA19-9(U/ml) CA125(U/ml) CA242(U/ml)研究组 60 46.28±11.51 42.67±12.48 34.82±9.24 37.64±11.86对照组 60 3.37±1.62 4.26±2.53 4.59±2.17 5.73±2.28 t值 28.596 23.365 24.671 20.466 P值 <0.01 <0.01 <0.01 <0.01

2.2 研究组患者中不同肿瘤病理分期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

在研究组患者中,肿瘤病理分期为Ⅲ期和Ⅳ期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均高于肿瘤病理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研究组患者中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及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

在研究组患者中,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均高于肿瘤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研究组患者中不同肿瘤病理分期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s)

表2 研究组患者中不同肿瘤病理分期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s)

肿瘤病理分期 例数 CEA(μg/L) CA19-9(U/ml) CA125(U/ml) CA242(U/ml)Ⅰ期和Ⅱ期 22 28.49±7.83 27.46±6.82 18.93±6.37 19.74±8.34Ⅲ期和Ⅳ期 38 51.68±11.35 48.74±13.29 39.72±12.45 46.72±11.60 t值 8.473 6.980 7.282 9.558 P值 <0.01 <0.01 <0.01 <0.01

表3 研究组患者中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及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s)

表3 研究组患者中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及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的比较(±s)

肿瘤的转移情况 例数 CEA(μg/L) CA19-9(U/ml) CA125(U/ml) CA242(U/ml)发生转移 17 52.37±10.52 49.26±11.97 39.63±9.84 47.28±12.49未发生转移 43 29.33±7.81 26.82±8.34 18.32±7.40 22.51±9.43 t值 9.305 8.261 9.131 8.342 P值 <0.01 <0.01 <0.01 <0.01

2.4 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的比较

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性和准确率均高于上述四项指标单独检测诊断该病的灵敏性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CA125及CA242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特异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的比较(%)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尚未阐明该病的病因。部分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患有结肠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研究表明,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对及早进行治疗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3]。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式诊断结直肠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恶性肿瘤细胞在增殖的过程中可产生相应的抗原蛋白,这些抗原蛋白即为肿瘤标志物。临床研究表明,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式诊断结直肠癌,具有操作简便、诊断的准确率高及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CEA是一种由大肠癌细胞产生的蛋白多糖复合物,它是临床上用来诊断结直肠癌的广谱标志物。CA19-9是临床上用来诊断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大肠癌患者与胰腺癌患者体内CA19-9的水平均可明显升高。CA125是临床上用来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临床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与肺癌患者体内CA125的水平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鞘糖醋类抗原。有学者指出,CA242水平的升高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通过观察检测的结果还可判断其预后。结直肠癌患者在进行根治性手术后,其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可明显降低。若患者在手术后其上述指标的水平未明显下降,则提示其术后发生肿瘤复发或肿瘤转移的风险较高。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研究组患者中,肿瘤病理分期为Ⅲ期和Ⅳ期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均高于肿瘤病理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患者(P<0.05)。在研究组患者中,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其CEA、CA19-9、CA125及CA242的水平均高于肿瘤未发生转移的患者(P<0.05)。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性和准确率均高于单独检测上述指标诊断该病的灵敏性和准确率(P<0.05)。可见,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EA、CA19-9、CA125及CA242联合检测,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其病情,且有助于判断其肿瘤病理分期及肿瘤是否发生转移。

参考文献

[1]曾庆海,张诗颜.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5,28(10):2-4.

[2]陈飞英,顾燕敏,张艳.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6):2317-2319.

[3]宋培栋,翟根成.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及CA724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7):1279-1281.

猜你喜欢
标志物直肠癌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