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8-05-23 07:1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急诊室成功率复发率

许 琴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安徽 芜湖 241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胸骨后疼痛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1]。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的效果,笔者对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6例,女19例;其年龄在33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6±16.36)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在1~9 h之间,平均时间为(5.06±4.14)h。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5例,女20例;其年龄在34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57±16.88)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在1~8 h之间,平均时间为(4.56±3.58)h。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急救期间,对其均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护理人员立即乘坐救护车前往急救现场。2)在到达急救现场后,护理人员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对其进行吸氧和心电监护,然后将其送往医院。3)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血生化检验等各项入院检查。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确诊后,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护理方法如下:1)制定规范化急救护理标准,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护理人员应做到护理操作快、准、稳,以帮助患者赢得急救的时间[2]。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其进行抗心律失常、吸氧等对症治疗,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上述治疗。2)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动过速、皮肤冰凉、紫绀、呼吸困难及烦躁不安等情况,以防止其发生心力衰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以防止其发生心源性休克。3)在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期间,护理人员将其输液的速度控制在15~20滴/min之间,以减轻其心脏的负荷[3]。4)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其心理状况,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负面情绪。同时,向患者介绍以往急救成功的病例,以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胸痛的症状。剧烈的胸痛症状可增加其心肌耗氧量,从而可导致其心肌梗死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6)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出院指导,主要内容包括:(1)告知患者在出院后应定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改善其心功能;在运动的过程中,若出现呼吸困难、脉搏加快、胸闷不适、心悸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2)告知患者在出院后应合理安排饮食,多进食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1)患者进入急诊室至完成急救的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时间和进入急诊室至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时间。2)患者急救的成功率。3)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并记录其病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急救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进入急诊室至完成急救的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急救相关指标(min,±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急救相关指标(min,±s)

组别进入急诊室至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时间进入急诊室至完成急救的时间观察组(n=45) 78.26±5.14 31.69±2.18 28.69±3.22对照组(n=45) 108.36±9.25 58.69±5.01 55.61±5.17 t值 19.0808 33.1497 16.4325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97.8%(44/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在治疗后半年内,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6.7%(3/45)〕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33.3%(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等特点。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酗酒、吸烟、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心肌长时间缺氧缺血等因素密切相关[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胸痛、发热等症状[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进入急诊室至完成急救的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接受球囊扩张术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97.8%)高于对照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73.3%)。在治疗后半年内,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6.7%)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33.3%)。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朱晓燕,魏薇萍,葛庆蕊,等. 链式流程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9):2651-2652.

[2]陈芝菊.优化流程抢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吉林医学,2014(33):7453-7455.

[3]王静.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3.

[4]李向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6):230.

[5]马士红.医护一体模式下快速流程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91-194.

猜你喜欢
急诊室成功率复发率
病人来啦,快抢救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打的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