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05-23 07:1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脑心全程成功率

方 蓉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安徽 芜湖 241000)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合并有脑心综合征[1]。相关的文献指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的效果良好[2]。为了进一步探究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的效果,笔者对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接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接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6岁,平均年龄(67.5±6.2)岁;其病程为4~8个月,平均病程(5.9±0.3)个月。研究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66.3±5.3)岁;其病程为5~10个月,平均病程(7.2±0.2)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急救期间,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包括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其进行输液护理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在接到120指挥中心的急救调度电话后,护理人员在5 min内做好出诊的准备,在15 min内赶到急救现场。在救护车上,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必要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在到达急救现场后,护理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和心电监护,并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同时,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采集其血液样本,并遵医嘱为其用药。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准确,并做好为其应用降压药和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的准备[3]。2)为患者建立先抢救后挂号缴费的急诊绿色通道。院内接诊人员在救护车到达医院前做好接诊准备。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护理人员使用平车平稳地将其转运至急救室。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确认。将上述急救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将患者的血液样本送往化验室,然后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头颅CT检查和MRI检查[4]。3)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其取半坐位,以促进其脑部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其脑水肿。对于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其取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于其口腔内粘液或呕吐物的流出。对于存在颅内压增高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遵医嘱使用浓度为20%的甘露醇对其进行治疗。4)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对于发生心绞痛的患者,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对其进行冠脉内注射。对于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抗凝药和溶栓药对其进行治疗。5)护理人员使用鼻导管对患者进行吸氧。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改为对其进行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可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缓解其脑部和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患者的治护效果。治护效果的评价标准是:(1)无效。经治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无改善。(2)有效。经治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改善。(3)显效。经治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2)患者急救的成功率和急救的时间。3)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采用神经功能NFA评分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该评分表的分值为0~45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越严重[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患者急救的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护的总有效率、急救的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分析

研究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73.33%),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分析[n(%)]

2.2 对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的分析

研究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96.67%)高于参照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73.33%),P<0.05。详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的分析[n(%)]

2.3 对两组患者急救的时间及接受治护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分析

研究组患者急救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接受治护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对两组患者急救的时间及接受治护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分析(±s)

表3 对两组患者急救的时间及接受治护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分析(±s)

组别 例数 急救的时间(min) 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分)参照组 30 50.12±14.23 20.23±2.13研究组 30 31.12±10.78 17.23±3.11 t值 3.2689 5.3264 P值 <0.05 <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常合并有脑心综合征。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能够缩短其急救的时间,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73.33%);研究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96.67%)高于参照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73.33%);研究组患者急救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接受治护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缩短其急救的时间,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改善其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马丹,侯丽,蔡媛媛,等.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56-758.

[2]马建玲,张艳芳.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抢救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32-233.

[3]佟静,刘宝戈.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2):1155-1158.

[4]曹美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33-35.

[5]罗燕玲.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99-300.

[6]金清河,金盈盈,黄秀,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2):49-50.

猜你喜欢
脑心全程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手工制鞋全程LOOK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