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2018-05-23 09:49冷金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正方体体积公式

冷金红

【摘要】 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教学创新的策略,从创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精心选材,实施分层次教学;通过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四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创新 策略按照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创新发展的需要开展教育活动。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数学教育思想理念,改革教育模式,必须要具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创设生动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实现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创新,教师必须要创新教育理念,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认清自己的教育角色,能够定好自己的教育地位,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引导者角色。在教育中,要能够实现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能够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有效掌握相关知识,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能够鼓励学生积极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能够重视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努力解决问题。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针对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解决,以此方式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精心选材,实施分层次教学

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能够精心选材,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并要能够实施分层次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有效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内容时,对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学习。通过师生合作,使学生了解长方體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这部分内容较有难度,师生需要合作完成。而在学习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学生对长方体体积推导过程已经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推导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通过精心选材,不仅要能够落实教育目标,同时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意识。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预习,自学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是什么?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或自学,或讨论,不断地获得新知,实现发展。需要注意的时候,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地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层次教学法的应用,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优等生需要掌握相关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需要会应用。而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会应用公式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通过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比如,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实现教学创新。一题多解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教师要能够深入研究教材,能够挖掘每一章节的题材内容,能够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知识水平,多搜集开发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通过这些题目设置,培养学生思维变通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5辆车,6次运送沙子150吨,平均每辆车一次运送沙子多少吨?鼓励学生用三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能够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列出三个不同的算式。教师要求学生对不同的算式进行不同分析,这样,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得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另外,教师还需要能够多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求异,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师要实现数学教学的创新,必须要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对手相关内容进行形象的展示。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实物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方式,引导学生多操作多实践,使学生能够对三角形概念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2]娄文学.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讨[J].新课程,2015,(07).

猜你喜欢
正方体体积公式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谈拟柱体的体积
智力魔方
谁的体积大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谁和谁搭档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