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对其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8-05-23 11:14陈娟李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高血压

陈娟 李丽君

[摘要] 目的 调查了解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临床现状,并分析心理弹性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中文版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诊疗的189例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 结果 189例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平均得分为(70.86±12.01)分,心理弹性的平均得分为(68.90±9.15)分,二者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除文化程度和高血压病程以外,心理弹性各维度也对患者健康行为能力具有正性预测作用(P < 0.05)。 结论 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相对较差,临床护士应重点关注低文化程度及初诊患者,并注意提升个体的心理弹性,以改善其健康行为能力和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高血压;农村;健康行为能力;心理弹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3(c)-004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tatus of the healthy behavior ability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n them. Method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elf rating health checklist and Resilience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189 rur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Pangang Gpoup General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y 2017.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health behaviors of the 189 cases was (70.86±12.01)Points,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resilience was (68.90±9.15) points, and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P < 0.05).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esides the degree of culture and the course o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dimensions of mental resilience also had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s on the patients′ healthy behavior (P < 0.05). Conclusi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rural areas have relatively poor health behavior ability. Clinical nurses should focus on low level of education and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enhance their resilienc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behavior and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 Hypertension; Rural; Health behavior ability; Resilience; Influence factor

高血壓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据2014年的全国心血管报告指出,我国现有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经达到2.66亿以上,并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1]。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资源相对不足,并且经济收入来源相对较少,加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村患者存在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就诊不及时和依从性较差等现象[2],因此如何提升农村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众多临床护理专家的关注焦点。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是用于测定个体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评估工具,能有效测量个体在疾病预防、自我保健等方面的能力,目前该量表已经在各类慢性病患者中广泛应用,其有效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3-4]。心理弹性指个体在逆境或者应激压力下的自我修复能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5]。本研究通过调查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临床现状,分析心理弹性对其的影响作用。为农村患者的健康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已经获得攀钢集团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科研管理部门的伦理同意。2016年3月~2017年5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我院诊疗的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6];②常住地为农村地区;③认知及沟通功能均正常;④知情同意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或者存在精神疾病;②存在脑卒中病史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共计派发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94.5%。189例患者的年龄43~79岁,平均(60.33±8.48)岁;女105例,男84例;高血压病程4~13年,平均(4.48±1.94)年。

1.2 调查工具

1.2.1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由研究小组在查阅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均人收入、居住情况、宗教信仰、高血压病程、有无其他慢性病、降压药服用情况等内容。

1.2.2 中文版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 该量表由胡蕴绮等[4]翻译引进,包括营养(条目15~21)、心理安适(条目22~28)、运动(条目8~14)和健康责任(条目1~7)4个方面,共计28个条目。按照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计分,0分表示“完全没有把握”,4分表示“有绝对的把握”,得分越高则表明个体的健康行为能力越高,根据其得分率可以划分为差(<60%)、中等(60%~80%)和良好(>80%)3个等级[7]。经验证,其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5,具备较好的测量特性[4]。

1.2.3 心理弹性量表 该量表由梁宝诚等[8]编制,包括内控性、问题解决、乐观性、接受社会支持和接纳性5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条目数均为6个,共计30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进行计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4分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则表明其心理弹性水平越高。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8,具有较好的测量特性。

1.3 调查方法

根据样本量粗略估算法可知,样本量应为变量的5~10倍,本研究共有18个变量因子,考虑到10%的样本无效率,并且样本容量应在100以上[9],由于本中心的就诊病例相对充足,最终确定纳入数量为200。由经统一培训的临床护士派发问卷,首先采用一致性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在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实施一对一调查,对于无法独立完成问卷填写的患者,由调查人员逐个问题进行口述,在确认患者充分理解及选择大意后,由调查护士代为填写。问卷采取匿名调查的形式进行,在填写完成后现场回收,并注意检查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得分情况

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得分为34~96分,平均(70.86±12.01)分,其中72例(38.1%)处于较差水平,107例(56.6%)处于中等水平,10例(5.3%)处于较高水平。见表1。

2.2 不同特征下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比较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患者健康行为能力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家庭月均人收入、居住情况、宗教信仰、有无其他慢性病和降压药服用情况患者的健康行為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健康行为能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健康行为能力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 < 0.05)。见表3。

2.4患者健康行为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健康行为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及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可作为其健康行为能力的预测变量(F=48.480,P < 0.05,R2=0.652,调整R2=0.639)。见表4。

3 讨论

3.1 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相对较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得分为(70.86±12.01)分,其中179例(94.7%)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表明大部分农村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均相对较差。通过对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可知,患者在营养方面的得分率最高,为64.5%,其次为健康责任和心理安适,这与周兰英等[10]在老年患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国内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中国人多崇尚“民以食为天”,注重食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因而能在患病时适当调整饮食摄入以促进对疾病的治疗效果[11],故而其营养得分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患者大多需要从事农活、家庭照顾以及打工等多种日常活动,缺乏进行运动锻炼的必要时间,加上缺乏对运动锻炼的有效认知[12],从而其在运动方面的能力相对最低。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均对其健康行为能力具有正性预测作用,文化程度越高,病程越长,则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越好,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分析如下:高血压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引起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文化程度越高意味着患者对疾病发展和预后的认知越好,也越容易理解各项治疗保健措施的临床意义[14],从而能按照医疗指导意见实施自我疾病护理,因而其健康行为能力相对较好;在病程方面,患者能在长期的求诊治疗活动中通过与医护人员的交流源源不断地获得关于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经验[15],从而起到改善其健康行为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证实,良好健康行为能力对于增进健康和改善疾病预后重要意义[16-17]。张喜文等[18]也指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个体的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和改善治疗预后。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关注低文化程度和初诊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并注意加强健康教育,以提升其健康行为能力。

3.2 良好的心理弹性有利于提升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

本研究结果提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与健康行为能力得分呈正相关(P < 0.05),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则其健康行为能力也越好;进一步实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心理弹性是健康行为的正性预测因素(P < 0.05)。分析如下:内控性指个体对自己当前生活和未来是否处于自身掌控的人格倾向性[9],内控性水平越高则患者越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和处理疾病,这有利于确保患者维持积极的自我保健意识[19]。注重问题解决指的是个体将思想和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应激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的人格态度[9],在该方面的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对疾病应激的处理方法也越丰富,从而促进对高血压的有效管理。乐观性指个体对事件后果保持积极期盼的人格倾向性[9],研究已证实心理状态的稳定程度与其疾病应对和管理密切相关,乐观性越高意味着患者越能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也越能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20],从而有利于减少负性心理负担对高血压疾病管理的不良影响。接受社会支持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接受和利用社会支持的心理倾向性[9],张婷等[21]指出,社会支持不仅能满足个体在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还能缓冲压力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接受社会支持的水平越高意味着患者越能主动利用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及获取更多所需的健康信息,并有助于激发自我护理责任感及调整生活方式,进而改善其健康行为能力。接纳性指个体对消极及不可控事件的心理接纳程度[9],反映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接纳性水平越高意味着患者对疾病现状的接纳程度越高,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也越好,从而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提升健康行为能力。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2.30±0.31)分,提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相对较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并注意提升其心理弹性,以改善其健康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水平相对较差,除文化程度和高血壓病程以外,心理弹性也对其健康行为能力具有正性影响作用,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文化程度及初诊患者,并注意提升个体的心理弹性,以改善其健康行为能力和临床治疗效果。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之处,所调查的患者均来自同一地区和医疗中心,且未采用随机化的抽查方法,样本的代表性相对不足,未来研究应适当扩充研究样本量及采用随机化的调查方法,以全面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1(7):617-622.

[2] Wang J,Zhang L,Wang F,et al. Prevalence,awareness,trea?鄄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J]. Am J Hypertens,2014,27(11):1355-1361.

[3] 闫瑞红,刘蓉,张澜.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3):94-97.

[4] 胡蕴绮,周兰姝.中文版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61-262.

[5] 张欢,周英.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1):70-72.

[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39(8):701-708.

[7] 谢萍,许勤,陈娟,等.急性胰腺炎出院患者健康行为能力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5):530-535.

[8] 梁宝勇,程诚.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69-277.

[9] 倪平,陈京立,刘娜.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78-380.

[10] 周兰英,李元元,罗碧玲,等.老年人健康行为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3,23(7):1-4.

[11] 毛晓群,尤黎明,古素娥,等.老年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6):1437-1439.

[12] 许信红,梁晓珊,陈建伟,等.广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0):1361-1364.

[13] 丁蕾,史宇颖,耿桂灵.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7):60-62.

[14] 高月霞,李奕辰,宗蕾,等.南通市居民高血压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4):496-499.

[15] 杨丽,徐显娣,刘亚涛,等.农村居民高血压知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026-1030.

[16] 张振香,李艳红,张秋实,等.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17-119.

[17] 梁迎接,李转珍,范硕宁,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6):45-48.

[18] 张喜文,于昆,张学锋,等.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4, 30(11):980-982.

[19] 蒋超君,周旭,李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20-21.

[20] 杨静娜,赵燕,杜雪平.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13(S1):224-226.

[21] 张婷,曹伟新.社会支持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为阶段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37-41.

(收稿日期:2017-12-14 本文编辑:李岳泽)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影响因素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