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鸡胚细胞疫苗免疫诱导的抗体对不同种狂犬病病毒交叉中和作用

2018-05-25 08:13ClaudiusMalerczyk,ConradFreuling,DieterGniel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和狂犬病交叉

狂犬病是一种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由属于狂犬病病毒属的病毒引起。估计的每年60 000例人狂犬病死亡病例中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流行国家,并且主要是由犬传播的经典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鉴定了部分狂犬病病毒属的新病毒种。目前已经有15种建议的或已经归类的狂犬病病毒,包括Australian bat lyssavirus(ABLV)、European bat lyssavirus(EBLV-1 and-2)、Duvenhage virus(DUVV)、Lagos bat virus(LBV)、Mokola virus(MOKV)和近来鉴定的诸如 Bokeloh bat lyssavirus(BBLV),Ikoma bat lyssavirus(IKOV)或Lleida bat lyssavirus(LLBV)这样的新病毒种。这些狂犬病病毒多数是在蝙蝠宿主中发现的,一些已经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以往的研究表明,纯化的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Purified Chick Embryo Cell Rabies Vaccine,PCECV)不仅能够诱导对经典RABV的免疫应答,而且还能诱导对ABLV、EBLV-1和EBLV-2的交叉中和抗体。本研究使用与先前研究相同的血清样本,通过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测定血清抗体对选定的其他非经典狂犬病病毒(DUVV、BBLV、MOKV、LBV)的交叉中和活性。PCECV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对BBLV和DUV具有与ABLV和EBLV-1和-2相同的中和能力。正如所预期的,对于系统进化上较远的LBV,没有发现交叉中和活性。有趣的是,94份抗RABV中和抗体阳性的血清样品中,15份(16%)显示出针对一种特定的MOKV株(埃塞俄比亚分离株)的特异性交叉中和活性(比针对RABV低65倍),而没有针对另一株(尼日利亚分离株)的特异性交叉中和活性。交叉中和活性与病毒种类的系统发育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先前对ABLV和EBLV-1和-2的交叉中和活性的结果一致,证实了对遗传谱系1的BBLV和DUVV的交叉中和活性。对选定的诸如MOKV株这样的系统发育距离更远的狂犬病病毒的潜在的部分交叉中和活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中和狂犬病交叉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打败狂犬病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连数
科学看待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