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PSec实现SIP通信安全的方法*

2018-05-25 03:09张鹤鸣陈南洋
通信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通信安全安全策略信令

张鹤鸣,陈南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 言

随着多媒体应用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多媒体通信提出了更多要求。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进一步融合,以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即初始会话协议)为核心的融合应用正在成为一个主要的研究热点。

SIP是IETF提出的基于文本编码的IP多媒体电话协议,工作于应用层,主要用来进行会话的管理,包括发起和终止会话、修改会话参数、引入其他用户、控制多方参与的多媒体会话进程等,是下一代增值业务平台的基础。

但是,SIP的安全问题一直是SIP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SIP信令是基于文本形式的IP电话信令协议,信息容易被模仿、纂改,并加以非法利用。比如,在SIP信令消息中,有许多重要的用户参数信息,如果被截获,用户业务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用户数据在互联网中透明传输,对互联网的窃取行为没有任何的防范能力。IPSec(因特网安全协议)是IETF提出的基于IP层的安全协议,能够为上层数据包提供透明保护,主要用于解决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但是,采用IPSec保障SIP的通信安全,却面临两个关键的问题:(1)SIP用户广泛分布于互联网中,IP地址不可预知,安全防范范围大;(2)IPSec工作在网络层,无法感知上层的应用数据,对媒体通道随时变化的SIP通信来说,IPSec通道的建立异常困难。

本文将基于IPSec提出一套SIP安全通信模型,在保持原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通过为IPSec赋予SIP应用的感知能力[1]来保证SIP的通信安全。第1节从安全策略数据库和安全关联数据库入手,对IPSec的实现架构进行分析,为IPSec赋予应用感知能力;第2节对基于IPSec的SIP安全通信方案进行详细描述;第3节将对方案中涉及的安全关联数据库的维护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1 IPSEC的实现构架

IPSec是一个协议簇,是应用于IP层之上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的一整套体系结构。

在IPSec实现过程中,策略决定了通信双方能否进行安全通信以及如何进行安全通信。安全关联(Security Association,SA)、安全关联数据库(SA Database,SADB)和安全策略数据库(Security Policy Database,SPD)构成了策略的核心。

(1)安全关联

安全关联SA是构成IPSec的基础,是两个通信实体经协商建立起来的一种协定。它决定了用来保护数据安全的IPSec协议、转码方式、密钥以及密钥的有效存在时间等。安全关联将安全服务、密钥与要保护的数据联系到一起,主要解决如何保护通信数据、保护什么样的通信数据以及由谁来实施保护的问题。

(2)安全关联数据库

在IPSec实施方案中,一般会构建一个SADB。它是所有SA与相关参数的容器,维护了IPSec协议用来保障数据安全的SA记录。在SADB中,SA是单向存在的。因此,针对外出方向和进入方向的数据处理,需要分别维护一个单独的SA记录。

(3)安全策略数据库

安全策略决定了为某种类型的数据包提供的安全服务,主要包括丢弃数据包、绕过安全服务和应用安全服务3种情况。在IPSec的实施方案中,一般会将安全策略保存在SPD中。SPD包含所有入站和出站业务流在主机或安全网关上进行分类的策略。对于进入或离开IP协议栈的每个数据包,必须检索SPD,调查可能存在的安全应用。SPD使用一系列选择器将业务流映射到特定的SA上,而这些选择器包括IP层和上层协议的字段值。

从实现的角度讲,IPSec主要分为两部分:(1)运行于用户空间的IKE模块,主要完成通信双方密钥的交换和安全关联的建立;(2)运行于内核空间的IPSec模块,主要负责协议的具体实现,包括AH/ESP数据处理、SPD/SADB的管理、数据认证/加解密算法管理以及与网络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的IPSec虚接口等,如图1所示[2]。

图1 IPSec实现框架

基于IPSec实现SIP通信安全的主要设计思路是,SIP应用模块将SIP通信过程中的信令通道与媒体通道信息实时传达到IKE模块,IKE模块启动与对端协商的SA流程。SA协商成功后,通过SPD/SADB管理模块更新内核空间的SPD和SADB,从而激活IPSec对SIP应用数据的保护。

2 基于IPSec的SIP通信安全模型

2.1 SIP通信安全流程分析

SIP通信安全的实质是信令安全与媒体安全。采用IPSec方案保障SIP的通信安全,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在本文的引言部分已经阐述。本模型将通过SIP终端主动申请建立IPSec通道的方式,解决SIP用户范围广、IP地址不可预知的问题,以保障信令安全。通过解析SIP信令,实时将通信过程中的媒体通道信息传达到IKE模块,解决IPSec无法感知上层应用的问题,以保障媒体安全。以SIP话机的通信流程为例,SIP安全通信整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 信令安全实现流程分析

SIP信令是以相对独立的处理阶段展开的,每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3]。对SIP信令的保护,主要集中于SIP终端与SIP服务器之间。在实际应用中,由于SIP服务器的IP地址与信令端口相对固定,因此可以通过SIP终端主动申请的方式预先协商IPSec通道,以完成对SIP信令的保护。

图2 SIP安全通信流程

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根据SIP服务器的IP地址与指定的信令端口,SIP终端通过IKE用户模块向SPD中添加安全策略,此时该业务流的处理策略是丢弃数据包;

(2)SIP终端通过IKE用户模块与SIP服务器之间协商SA;

(3)SA协商成功后,SIP终端通过IKE用户模块把SA添加到SADB中,同时修改SPD中的安全策略,将处理行为修改为应用安全服务,并将SIP信令的业务流映射到本条SA上;

(4)SIP服务器通过IKE用户模块将协商的SA添加到SADB中,同时SIP服务器根据SIP终端的IP地址与端口,向自身的SPD中添加安全策略。该业务流的处理策略是应用安全服务,并将该业务流映射到本条SA上。

至此,SIP终端与SIP服务器之间已成功建立IPSec通道,所有的信令数据均可以通过该通道进行安全防护。

2.3 媒体安全实现流程分析

实时传输协议RTP定义了端到端的实时数据传输格式,同时包含了一系列端到端的实时数据传输服务,如净荷类型识别、序列号编码、时间戳和传输监控等。媒体安全的实质是保障RTP媒体流的安全,是在SIP呼叫流程完成后展开的。RTP媒体流的通道信息是在SIP信令中协商完成的,因此每次通话都可能不同。应对不断变化的媒体通道,是赋予IPSec特定应用动态感知能力的关键。

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在SIP呼叫过程中,主叫与被叫的SIP终端分别通过解析INVITE、200 OK等关键信令,获取本次通话媒体通道的地址信息[1]和RTP媒体流的启动时间,其中媒体通道的地址信息主要包括通话双方的IP地址、协商的RTP媒体流端口信息等;

(2)主叫与被叫的SIP终端分别将媒体通道的地址信息通过IKE用户模块向SPD中添加安全策略,此时该业务流的处理策略为丢弃数据包;

(3)SIP终端通过IKE用户模块与对端(SIP代理或SIP终端)协商媒体通道的SA;

(4)SA协商成功后,主叫与被叫的SIP终端分别将本条SA记录添加到自身的SADB中,并将SPD中的安全策略映射到本条SA记录之上,修改业务流的处理策略为应用安全服务;

(5)通过解析BYE信令获取RTP媒体流结束的时间点,SIP终端通过IKE用户模块及时删除SPD中已经过时的安全策略和SADB中相关的SA记录,释放内存空间,以保证服务器或终端的性能安全。

至此,SIP终端与对端(SIP代理或SIP终端)之间成功建立IPSec通道,所有的媒体数据均可以通过该通道进行安全防护。

3 SA的维护策略

在基于IPSec的SIP安全通信模型中,IPSec信令通道和媒体通道SA的建立,增加了服务器和终端对SIP信令、RTP媒体流的处理流程。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会对SIP呼叫的及时性和通话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服务器和终端的IPSec处理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由于SIP是基于分组网络完成的数据传输,这条数据通路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异常,如丢包、延时和突然中断等情况。因此,为保持SIP通信的体系安全性、密码的前向安全性和服务器/终端性能之间的平衡,实施过程中需要对SPD中的安全策略和SADB中的SA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维护。

本模型在标准IPSec SA维护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定时扫描SPD,删除在指定时期内未被调用过的安全策略;

(2)定时扫描SADB,删除在指定时期内未被使用过的SA;

(3)对于保障信令通道的SA,如果指定的生命周期结束,由SIP终端的IKE模块主动发起请求,申请协商新SA;

(4)由于数据延时的存在,为保证SA在重新协商过程中的无缝切换,在新SA生效后,旧SA需要设置一定的存活时间,不可立即删除,以防止由于SA切换导致的丢包。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IPSec的实现框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IPSec实现的SIP通信安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策略数据库和安全关联数据库,可以解决SIP用户分布范围广、IP地址与端口信息不可预知的问题,有效保障了SIP的通信安全。同时,利用该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IPSec策略保护不同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奕俊.基于安全SIP环境的IPsec通信[J].硅谷 ,2010(16):133-135.FAN Yi-jun.IPsec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ecure SIP Environment[J].Silicon Valley,2010(16):133-135.

[2] 姜林枫.IPSec安全数据库研究[J].计算机安全 ,2007(02):14-16.JIANG Lin-feng.IPSec Security Database Research[J].Network and Computer Security,2007(02):14-16.

[3] 庞红玲,安可,戎锋洪.基于身份加密系统的SIP认证机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05):29-31.PANG Hong-ling,AN Ke,RONG Feng-hong.SIP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Using 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J].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s Privacy,2007(05):29-31.

猜你喜欢
通信安全安全策略信令
基于飞行疲劳角度探究民航飞行员飞行安全策略
SLS字段在七号信令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服务器限制访问的一种措施
移动信令在交通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中的应用
一种防火墙安全策略冲突检测方法*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浅析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浅析电力系统通信安全措施
LTE网络信令采集数据的分析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