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富蕴县卓勒萨依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8-05-26 07:16李进鸿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2期
关键词:片岩黑云母测区

李进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 乌鲁木齐 830011)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层

区域上主要出露的古生界地层奥陶系东锡勒克组(O3d)、志留系库鲁木提群(S2-3kl)、泥盆系康布铁堡组(D1k)、阿勒泰组(D2al)及蕴都喀拉组(D2yd)等。

1.1.1 奥陶系东锡勒克组(O3d)

位于额尔齐斯挤压带北缘,主要分布在库尔提断裂逆冲推覆前锋带中,出露岩性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砂岩、粉砂岩、灰岩及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与上、下地层均为断层接触。

1.1.2 志留系库鲁木提群(S2-3kl)

该地层受区域变质作用及后期叠加热接触变质作用影响,构成热弯隆体,出露一套高角闪岩相岩石,地层内发育较多的大理岩透镜体,为一套变粒岩类+片麻岩类+云英片岩类+石英岩类+角岩类+碳酸盐类组合。

1.1.3 泥盆系(D)

⑴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

该组地层为一套中-深变质地层,出露一套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岩石,主要有黑云母长英片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等。区域上该地层为阿勒泰地区重要的铁、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层位等。

⑵中泥盆统阿勒泰组(D2al)

该组地层主要分布于苏普特-阔克莫依纳克一带,呈带状展布,向东被库尔提断裂、锡泊渡断裂切失。地层原岩为一套中基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建造。

⑶上泥盆统蕴都喀拉组(D2yd)

该地层区域上属北准噶尔地层分区,为一套浅海-滨海相沉积,其下部由中基性(少量中酸性)喷发岩、火山碎屑岩组成,上部则为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自身构成一个喷发沉积旋回。

1.2 区域构造

测区中部库尔提大断裂经过,主要处于欧亚“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的东部,蒙古弧的西翼,位于蒙古阿尔泰复杂构造带内。

区域经受了长期复杂的历史演变及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构造形迹都呈现出近北西-南东向展布,且具向西散开向东收敛的趋势。

1.3 区域岩浆岩

测区火山岩发育,空间上分布较广泛,分属阿尔泰弧盆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产出地层分别为上奥陶统东锡勒克组的安山质火山尘凝灰岩、碎裂岩化安山质晶屑火山尘凝灰岩等,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的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建,中泥盆统阿勒泰组的变质基性凝灰岩、变质酸性晶屑凝灰岩、玄武质安山岩、蚀变安山岩等。

2 物探特征

通过对测区进行1∶5万的视极化率和电阻率测量可见矿化带断续长5 500余米,呈透镜状分布,宽5~60 m,走向135°~145°,位于中等视极化率2.5%~3%带上,中-高电阻率2 300~3 600 Ω·m的梯级带上,共圈定铅锌矿体2条、铁铅锌矿体1条、铁矿体1条,矿体倾向20°~60°,倾角60°~75°,矿体长度200~2 700 m,视厚度0.8~4.00 m,全铁品位14.61%~33.05%,铅品位0.04%~2.21%,锌品位0.13%~0.88%。

测区1∶1万磁法剖面测量显示总体磁异常偏低,最高为1 500 nT,磁铁矿化连续的区域集中于该区的北西部,与地表揭露的磁铁矿体十分吻合。

3 矿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阿勒泰组(D2a2)和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1),两组地层为断层接触,岩层产状基本一致,产状为17°~45°∠47°~67°。中泥盆统阿勒泰组(D2a2)为于测区的西南部,代表岩性主要为变凝灰岩、浅粒岩等。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D1k)位于测区中部,代表岩性有变粒岩、黑云母石英片岩、浅粒岩、二长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等。

3.2 构造

草测区构造较为发育,受区域动力作用,测区中部为韧性挤压带,岩石多挤压变形,区内小褶皱、小断裂分布广泛。

测区中部库尔提大断裂穿过,断层走向近南东-北西向延伸,约130°。断层通过处多为负地形凹沟,局部见断层三角面,呈串珠状分布,断层面上见有断层擦痕分布。

3.3 岩浆岩

测区北东部出露早石炭世黑云二长花岗、二长花岗岩、混合斑状花岗岩等,岩体主要为晚石炭世两期的火山岩浆溢流形成;与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在岩体相互穿插关系上,黑云二长花岗岩体晚于混合斑状花岗岩,后期侵入穿插于混合斑状花岗岩岩体中。

3.4 脉岩

区内脉岩分布广泛,主要为石英脉。石英脉多分布于铁铅锌矿(化)体两侧,宽0.1~0.8 m,沿岩石片理面产出,在断层南侧的页岩中也分布有较多的石英脉,呈透镜状、脉状沿岩石层理面产出,宽0.1~1 m。

3.5 矿化蚀变特征

测区南部阿勒泰组地层出露一套火山碎屑沉积变质岩,岩石普遍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中部康布铁堡组出露一套变质程度较高,溢流喷发沉积变质相的火山熔岩、碎屑岩变质岩,岩石主要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局部矽卡岩化;测区南部出露石炭系混合斑状花岗岩,岩石硅化、碳酸盐化、弱绢云母化。

4 矿体特征

矿(化)带在测区自南东向北西展布,圈定8条矿体w(TFe)≥20%,w(Pb)≥0.3%(图1)。

Ⅰ号铅矿体:地表出露宽1.0~1.3 m,长206 m,赋矿层为矽卡岩,岩石中见透辉石、少量石榴子石等,岩石表面见氧化锌薄膜状分布,呈黄褐色,棕褐色,局部呈粉末状;岩石具强磁性,含磁铁矿,呈浸染状,矿体产状50°~95°∠60°~73°,铅品平均位0.44%~2.30%,TCZ21中锌平均品位0.93%,矿(化)体围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岩石具碳酸盐化、硅化。

图1 测区岩性分布及圈定的8条矿(化)体

Ⅱ号铁矿体:地表出露宽3.40 m,长230 m,赋矿层位为矽卡岩,灰黑色,岩石中可见石英、方解石、石榴子石等,岩石具强磁性,见有方铅矿小颗粒星点状分布,粒径 1~2 mm,矿体产状 40°~90°∠65°~70°,铁平均品位30.09%~32.04%;矿(化)体围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岩石具碳酸盐化、硅化。

Ⅲ号铅矿体:地表出露宽0.8 m,长100 m,赋矿层位为矽卡岩,灰黑色,岩石中可见石英、方解石、石榴子石等,岩石中见有方铅矿小颗粒星点状分布,粒径1~2 mm,矿体产状40°∠65°,铅平均品位0.37%,矿(化)体围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岩石具碳酸盐化、硅化。

Ⅳ号铁矿体:原岩为黑云石英片岩,地表出露宽1.7 m,长100 m,黑色,岩石中含磁铁矿,比重较大,走向约131°,铁的平均品位23.60%。

Ⅴ号铅矿体:原岩为黑云石英片岩,宽2.4 m,长约100 m,走向约130°,铅的品位为0.29%~0.56%。

Ⅵ号铁铅矿体:原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宽2~4 m,长453 m;岩石具强磁性,含磁铁矿,呈浸染状,铁的品位为21.05%~34.05%;见有方铅矿小颗粒呈立方体状星点分布,铅品位为0.34%~0.45%左右。

Ⅶ号铁矿体:铁矿,呈浸染状,铁的品位为21.10%。

Ⅷ号:铁矿体,原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宽0.9 m,长105 m,铁28.35%。

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5.1 矿床成因

在对卓勒萨依铅多金属矿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相似类型的矽卡岩矿床,认为卓勒萨依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理为:在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中,板块俯冲作用使大量中基性火山岩溢出或侵入,到了泥盆世中期,由于消减作用的持续影响,岩浆期后热液沿断裂构造上升,在中温-中低温以及适当的压力条件下交代原来的岩石形成矽卡岩,在石英硫化物形成阶段中与热液中S2-结合生成铅锌多金属矿,形成矽卡岩型矿床。

5.2 找矿标志

⑴矿床产于岩浆侵入岩区和火山岩带的次火山侵入岩区。

⑵矿床产于侵入岩体与碳酸盐质沉积岩的接触变质晕内。矿体一般距岩体接触带上200~300 m(岩体内外)。

⑶赋矿的矽卡岩均有断裂破碎迹象,断裂加接触带是矽卡岩型矿床寻找的有效标志。

⑷侵入岩体、矽卡岩及其矿床,在地表往往具有热变质晕带,如角岩、钙硅角岩、似矽卡岩、黑云母、红柱石、接触变质团块、大理岩团块、岩脉等。

⑸低阻高极化区,往往是寻找隐伏矽卡岩矿床的地球物理标志。

⑹低温至高温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环带,是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地球化学标志。

猜你喜欢
片岩黑云母测区
道路边坡片岩耐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亿隆煤业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应用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反倾边坡风化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河北省尚义大青沟测区元素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轮轨垂向力地面连续测量的复合测区方法
无像控点测区的归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