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末县卡拉干铜矿物化探特征

2018-05-26 07:16樊自春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理岩卡拉铜矿

樊自春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 库尔勒 841000)

1 前言

卡拉干铜矿位于新疆昆仑山北坡阿帕石棉矿东南40 km的卡拉干一带,地处秦祁昆造山系-昆仑弧盆系-东昆仑弧盆系-喀拉米兰晚古生代沟弧带,构造变形复杂。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泥盆系仅分布在矿区南部的阿克苏萨伊一带,走向北东;石炭系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及周边一带,地层走向北东。区内出露的岩浆岩有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辉绿岩、辉长岩、蛇纹石化纯橄榄岩,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北部及中部。它们为多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其空间分布及形成序列与区域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卡拉干铜矿与晚石炭世汇聚阶段火山-深成岩建造有关。

2 区域物探、化探特征

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区域布格重力场由南向北逐渐抬升,重力值则由-505×10-5m/s2向北增加到-260×10-5m/s2,工作区中部有一巨型重力梯级带通过,等值线变化密集,总体呈北东向展布,该重力梯级带东起玉门以东向西南一直延伸到和田以西,是华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分界部位,该重力梯级带的存在反映莫霍面深度的急剧变化,南部的整体重力低反映板块构造的运动造成青藏高原的整体抬升,构成了现有的重力场特征。

2.2 区域磁异常特征

据1∶100万航磁异常△T平面图显示,区域以△T为低缓正异常为背景,异常值介于0~50 nT之间,而工作区则表现为北东-南西向的窄条梯度带,正磁异常值突然增大,与区内构造线及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区域上,缓正异常背景场与地层分布基本相当,磁异常梯度带与区域深大断裂(火山活动)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工作区位于阿尔金昆仑山金、铜、钼、石棉成矿远景区,喀拉米兰金、铜成矿带上。卡拉干铜矿位于阿尔金深大断裂的南侧,有多个铜等多金属化探异常区,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Au、Ag、Cu、Mo、W等,异常范围大,强度高,卡拉干铜矿位于该综合异常的中心部位。

从宏观特征来看,在阿尔金深大断裂一带,属金、银、铜、钼高异常区,是寻找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产的有利地段。

3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处于东昆仑南缘古生代沟弧带,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上石炭统喀拉米兰河组(C1-2k)灰岩、碎屑岩。

矿区下-上石炭统喀拉米兰河组地层呈单斜产出,砂岩中揉皱和褶曲构造较发育,构造线走向与区域一致,断裂构造不发育。

矿区内侵入体呈岩株状,分布于矿区中部。

矿区共确定了五个铜矿体,矿体都分布于大理岩和岩体的接触带上,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呈似层状产出。

4 矿区物探特征

4.1 岩(矿)石的物性特征

对工作区的岩石及矿化岩石进行了较系统的采样和测试,提供了磁参数(包括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和电参数(包括极化率和电阻率)的重要数值特征。

分析这些资料,对卡拉干铜矿区岩矿石物性特征概括如下:

(1)磁性特征:此次工作中,共测量岩石类别10个,测量磁化率参数90个,新疆且末县卡拉干铜矿岩石磁化率见表1。

表1 磁化率统计表

工作区内产于白色粗粒大理岩中的暗绿色矽卡岩的磁化率较高,能引起较高的磁异常,但该矽卡岩出露地表的范围不大,呈脉状出现,脉宽约1 m,长约5 m,周围围岩为磁化率较低的灰白色大理岩。

(2)极化率特征:卡拉干铜矿区已测定的岩、矿石极化率在0.87%~4.97%之间(表2),其中灰黑色黑云母片岩极化率相对于其它各类岩石来说是最高的,包括变化范围中的上限值和平均值。

(3)电阻率特征:工作区内岩石电性参数的采集,采用小四极法,采集的参数见表2。

表2 极化率、电阻率统计表

从岩石电性参数可以大致看出,工作区内灰绿色砂岩和黑色灰岩的极化率较高,两种岩性的极化率差别不大,电阻率较低,电阻率的差别较小;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极化率相对较低,平均在1%左右,差别不大,电阻率有较小的差别。

矿体的平均极化率在1.86%~2.76%,极化率高于花岗岩和大理岩,但低于灰黑色灰岩和灰绿色砂岩,电阻率与灰黑色灰岩和灰绿色砂岩较为接近。

4.2 磁异常(△T)、激电异常(ηs)及视电阻率异常(ρs)特征

磁异常特征(△T):工作区内△T值一般在-100~500 nT之内,总体上本区磁场变化平稳,相对较高的磁异常分布在本区的北东处,磁异常总体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趋势。

激电特征:区内共布设7条激电中梯(短导线)剖面,点距20 m。现对主要剖面进行如下分述:

3000线:剖面长400 m,方位角45°:该剖面磁异常较为平稳,范围在100~-150 nT之间,没有明显异常;电阻率值在测线的南部呈现高阻,平均电阻率1 300 Ω·m,最高电阻率约1 490 Ω·m,极化率在南部现相对较低,平均极化率在1.6%左右,初步推断认为该处的中高阻、低极化现象是由于大理岩引起的。在点号280~330处(靠近测点的北端点),出现较高的极化率异常,极化率最高4.6%,280~330之间的电阻率相对较低,平均电阻率约500 Ω·m,推断该处的高极化、低阻的现象,是由灰岩所引起。

4000线:剖面长400 m,方位角45°:该剖面磁异常较为平稳,范围在150~200 nT之间,没有明显异常;电阻率值在测线的南部0~200 m范围内,呈现高阻,平均电阻率2 000 Ω·m,最高电阻率约2 500 Ω·m,极化率在南部现相对较低,平均极化率在1.7%左右,初步推断认为该处的中高阻,低极化现象是由花岗岩引起的。在点号200~400之间,极化率逐渐增大,且趋近于平稳,电阻率逐渐降低,也趋近于平稳,极化率平均3.3%,电阻率平均500 Ω·m,推断该处的高极化、低阻的现象,是由灰岩所引起。

4.3 铜矿化体的地球物理特征

工作区内极化率参数对大多数矿点无明显高值反映,与铜矿化有关的暗绿色矽卡岩亦未形成激电及高磁异常,但显示高阻异常,电阻率一般在1 000~2 000 Ω·m,布置精测剖面结果显示矿脉为陡倾,较薄,延伸深度不大,向下无变大变富趋势,与钻孔控制结果一致。

5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化探资料显示,卡拉干铜矿一带金、银、铜、钨、钼元素异常套合好,化探异常分布范围广、强度高,显示出极好的金、银、铜、钨、钼找矿潜力。

矿区布设了3条地化剖面,比例尺1∶1 000,采样点距为10 m,化探样分析铜、钨、钼、金、银共5种元素。典型地化剖面特征如下:

3000线:剖面长400 m,方位角45°:Au元素最大值0.072×10-9,对应地层为大理岩;Ag元素最大值0.002×10-9,对应地层为大理岩;W元素最大值120×10-6,对应地层为花岗岩。Au、Ag、W元素含量均远低于当地异常下限。Cu、Mo元素含量出现多个峰值,Cu最大值55×10-6,Mo最大值60×10-6,均高于当地Cu、Mo元素异常下限。元素峰值主要出现在花岗岩区及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部位,对应大理岩区的高值点与成矿元素的风化淋滤和次生富集有关。该剖面穿过1号铜钼矿体,Cu、Mo元素含量普遍较高。

4000线:剖面长400 m,方位角45°:Au元素最大值0.068×10-9,对应地层为大理岩;Ag元素最大值0.001×10-9,对应地层为大理岩。Au、Ag元素含量均远低于当地异常下限。Cu、Mo元素含量出现多个峰值,Cu最大值45×10-6,Mo最大值21×10-6,均高于当地Cu、Mo元素异常下限。元素峰值主要出现在花岗岩区及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部位,对应大理岩区的高值点与成矿元素的风化淋滤和次生富集有关。

猜你喜欢
大理岩卡拉铜矿
高温热循环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浙江省衢州市上方镇大理岩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影音室里面的卡拉OK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卡拉OK也发烧 Earthquake(大地震)DJ-Quake
你是哪种职业呢?
卡拉妈妈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