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平台选型探讨

2018-05-26 09:52赵军李静东
卷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周期开放性可视化

赵军 李静东

摘 要:从综合IT监控管理技术的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关键的选择指标是在进行方案构建和产品选择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

关键词:可视化、建模、周期、兼容性、开放性

从综合IT监控管理技术的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关键的选择指标是在进行方案构建和产品选择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

(1)可视化能力

建设IT运行监控中心的一个关键用途是与大屏幕监控中心配套,实现最佳的展示效果,体现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和理念高度。因此可视化的效果如何,动态呈现的能力如何,就成为系统和方案选型中的一个核心考虑要素。

(2)业务建模能力

每个IT运维建设单位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这些核心业务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组成结构,服务于特定的部门和用户,需要关注其不同的运行指标。这些个性化的管理需求,能否快速的,通过图形化的建模方式加以实施,并迅速在管理视图上得到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尤其需要避免的,是为了跟随组织的业务变化和IT系统演进而大量的定制和重复开发,并由此带来难以接受的实施周期和后续成本。因此,系统可配置性如何,图形化的业务系统架构和监测体系建模功能如何,需要着重考虑。

(3)实施周期

目前有大量的号称基于ITIL的完整的IT运维流程管理产品,囊括了从综合监测到ITIL流程管理的所有方面,这些产品都集成了许多流程组件,工作台组件,知识库组件等,但是流程是一个个性化非常强的东西,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IT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简单的一次性照搬产品化流程系统,容易给我们带来削足适履的麻烦,长期而言可能带来很长的学习曲线和调整,并导致实施和维护成本的上升。

建设管理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核心业务的维护质量,围绕这个目标,能否有一个有效、清晰、简洁的管理机制,并可以与逐步建设的工作流程通过SOA架構方便的集成,是从实际部署来看,成功率更高,更容易产生效果的建设思路。

(4)设备兼容性

简化管理,首先要能够全面的管理各种基于IP的IT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基础。因此,系统要能够兼容国内各种主流的软硬件产品,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中间件和环境等,要具有比较良好的网络层和链路层自动发现能力,具有自动发现主流应用和中间件的能力。从而最大化的降低管理人员对管理信息的维护工作量。

(5)体系结构的开放性

当前IT管理环境中,SSO单点登录和与流程管理工作系统,门户等应用的集成,成为常见的需求,而当前最佳的集成方式,就是基于SOAP协议的Web Service接口,通过规范标准的接口定义,可以实现与其他主流门户和流程系统的集成。在集成能力上,也是关注的一个重点。

IT运维平台的选型是建立IT运维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稳定的IT运维平台帮助运维人员查明突发事件或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 变更的管理: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和回顾四个阶段,最大限度控制变更的风险,保持企业IT部门和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这不但降低了对人的依赖,而且还实现了运维的量化、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鲁佳.IT治理在高校IT运维服务中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1.

[2]陈碧珍.浅谈IT运维服务体系的建设[J].广东科技.2010

[3]蔡荟荃.IT运维服务——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发展的新沃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

猜你喜欢
周期开放性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数字频率计问题分析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