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2018-05-29 08:39张玉霞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化学实验实践教学

张玉霞

【摘 要】 化学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科学,它的发展促使现代科技不断趋向进步。现阶段,实验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上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实践能力。本文即是作者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初步看法。

【关键词】 化学实验;应试教育;实践教学

化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大到宇宙飞船的研发小到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空气,都能见到化学的影子,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化学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合理组织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上述教学目标的更快、更好达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得出了如下感悟。

一、教育革新,增加实验机会

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教育部在化学试卷上增加了实验探究题的比重,此举表明了教育部门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在“硬水与软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暖水瓶中通常都会附有一层黄色物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这种物质是什么?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所需要药品和化学仪器,让学生自己组装化学仪器并进行化学实验。在此期间,学生观察到该黄色物质能与盐酸反应,并产生水和少量气体,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该物质能与酸进行反应并产生酸性气体,则该种物质必定是弱碱性物质,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正好符合这一要求,于是得出结论,该黄色物质是碳酸钙。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探究化学实验

现代素质教育提倡教学应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进步。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组织化学实验,这时就会用到情景创设。情景创设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根据最近的热点新闻创设情景、利用游戏创设情景等,其都能有效激励学生动手探索未知。就拿最简单的创设问题情境来说,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借助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人们胃酸过多而导致身体不适时,通常会选择胃舒平这一药物进行治疗,而不是小苏打,这其中含有什么原理?已知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胃舒平这一药物的主要成分是Al(OH)3,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学生进行了思考与讨论,然后设计出了实验步骤:分别用HCl与Al(OH)3、NaHCO3进行反应,观察其生成物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危害。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能使得学生具备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热情,他们也能通过探究活动显著提升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优化实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但由于许多化学实验本身严密性并不高,而且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有可能会应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实验得出错误的结论或者根本无法得出结论,因此要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得出结论,教师首先就要优化实验。例如,“白磷水下燃烧”的实验是为了验证“只要燃烧条件具备,燃烧就必然进行”这一结论。但这个实验难度较大,操作不好,就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实验过程还会产生对人身体有害的五氧化二磷,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怎样改进实验装置才会得出结论并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通过师生共同思考、探讨得出结论:1. 热水的温度尽量控制在40℃~45℃之间(白磷的熔点是44.5℃)。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充足的氧气。3. 用碗状的细孔铁丝网罩住白磷(白磷尽量块大一些),以确保白磷不乱跑。这个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由于实验现象明显并且趣味十足,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十分有益。进行探索性实验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好方法,在设计探索性实验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并設计实验。例如,教师给出一个问题:什么方案能更好地制取氯化钙溶液?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制取氯化钙的方案。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筛选,就会自然而然地挑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方案):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氯化钙溶液。学生设计、实施实验的过程也是他们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

四、究其本质,改变学生学习习惯

实验室中有许多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物品,所以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就要跟学生讲解清楚化学实验规范和注意事项。教师在做实验时,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安装装置、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化学试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严谨的实验结论,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技能和观察力。化学实验进行时,会出现一些生动、直观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特质,才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热情,进而推动学生自觉及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师所要讲解的具体知识内容之中;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只注重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奇怪现象,却把学习化学知识抛在脑后,如果学生养成了这学习习惯,会对其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在做化学实验时,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实验时不要单纯把目光停留在实验表面,要通过实验现象看其本质。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非常多,涉及方面也非常广,生产、生活都囊括其中。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有很好地运用并转换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多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多动手进行实践,如此,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葛献峰. 化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2).

[2] 黄建书,张晓兵,陈祖辉. 中学理科实验教学发展趋势的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2(1).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化学实验实践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