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2018-05-30 17:10刘钦锋
关键词:创新举措学生管理工作互联网+

刘钦锋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推进,“互联网+”时代到来,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学生管理者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带来学生管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举措

近几年,互联网已在各行各业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总理多次强调,推进“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势必将深刻影响和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这对于现有的思维方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这种思维方式适用于社会中的各个成员,同时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高校必须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转变管理理念,不断创新,为高校培养新型的发展人才。高校的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巨大优势,怎样才能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将其与高校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统一,进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探索適合于高校的新型管理路径,这也是高校管理者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

对于高校来讲,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学生管理,这也是高校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只有管理好了学生,才能塑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进而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到来,高校对学生的管理难度也进一步的增加,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一)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上也在不断地出现一些消极的文化,这些文化对社会成员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很难进行预防,并且危害的范围十分广泛。

网络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政治情感。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都在不断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并且不断地进行竞争,进而来提升自己的网络权威,这也使得网络文化的发展多样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权威的观念造成了弱化。人们的道德底线不断地下降,各种暴力,色情等现象在网络上频繁出现,对大众造成严重的影响。当人们登陆网络后各种黄色视频和暴力视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地对高校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危害。另外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很多学生都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玩游戏,聊天上,沉迷于网络,成为网络瘾君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精神萎靡不振,长期的发展会形成网络自闭症。也就是说,网络的虚拟化很容易让人们弱化对法律的认识,很容易引发各种犯罪事件。加上网络上一些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行为的影响,缺乏责任感与社会意识,不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网络游戏的不利影响

网络游戏在最近几年发展十分的迅速,属于一种新型的网络工具,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更加的接近真实,让人充满向往,尤其是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讲,更加具有吸引力。长期的从事网络游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其长远的健康发展。

1.网络游戏造成自我角色的混淆

由于网络游戏中的人物角色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虚拟的自我,将自己的角色虚拟化,进而在实际的生活中难以准确的区分自我,造成网络与现实的人格差异,对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2.网络游戏直接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

各种网络游戏都是通过键盘操作和鼠标操作进行的,游戏的能力也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长期从事网络游戏,会造成其网络技能的不断提高,而造成社会交往能力的不足,不利于其在社会的正常交流与生活。当面对面的交流时,无法准确的理解他人的行为方式,对自己行为和情绪的控制也会难控制,在社会上会出现社交障碍。

3.网络游戏影响学生的学习

由于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将多数的时间浪费在游戏中,进而在进行日常的上课时,自己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课堂上,造成学习成绩的下滑,荒废学业,对家庭造成重大的损失。

(三)学生面对网络诱惑的抵抗力差

对于特定的事物发展来讲,其主要受到主观因素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存在很大的危害,如何借助于网络的优势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不利因素对学生造成的侵害,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任务。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学生自身对于网络的抵抗性非常的差,很难逃避网络的诱惑,形势十分堪忧。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虚拟生活的迫切追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生面对的压力十分的巨大,虽然学校也在不断地为学生减轻压力,但是来自家长的压力依然十分的巨大。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学生都会选择逃离学校的方式来进行减压,对于虚拟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借此来缓解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巨大压力,这也是学生难以抵御网络诱惑的根本原因。

第二,网络世界的丰富化。网络世界信息资源十分的丰富,有各种各样的资源,适宜于所有的人群,学生在经历了长期的课本学习之后,生活十分的乏味,非常渴望能有一个缤纷的世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点上,网络生活正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加上网络资源的不断更新,不断地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沉迷网络。

第三,管理环境差。学生之所以会沉迷网络,一方面是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严重的不足,单纯的认为学生接触网络可以更好地与时代发展同步。另外,教师对于学生过多的是进行教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很少涉及。

第四,缺乏社会监督。国家没有对应的机构负责对整个网络环境进行管理,对于学生沉迷网络的控制方式严重不足。

(四)教师缺乏对于网络的掌控能力差

作为教师,除了自己的教学责任外,还应该加大对学生的管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充分的利用学校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但是,对于网络这个新的事物,许多教师都缺乏对应的管理经验,不知如何进行管理,不能发挥网络的优势,其主要原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是缺乏认知。网络具有两面性,不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学生上网成瘾,不能顺利的完成学业。虽然很多教师也看到了网络的巨大危害,但是教师处理这一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劝学生远离网络,认为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危害,在进行学生的管理时过分的强调其危害,没有正确的发挥其重大的作用,自己也会对网络产生抵触。

第二是学习不足。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教师在年龄上有65%以上的教师为50岁左右,这些教师对于网络不是十分的了解,认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余下的35%教师虽然是青年教师,但是也不是全部对网络有充分的认知。当前国内对于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对于教师的管理能力的培养严重的不足,尤其是网络管理能力十分不足,由于网络知识学习的不足,造成绝大多数的教师针对网络管理无能为力。

二、“互联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具有典型的多元化和开放式的特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随着互联网深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QQ、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传播方式已基本普及。这些新的传播方式的影响力、传播力、渗透力、变化力是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从未遇到的。互联网阵地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一个必须着力、必须占领、必须把守的阵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克服年龄差异、代际差异、习惯差异和思维差异带来的不同视角,探索和了解互联网的使用特点、运行方法、传播规律,尽快将思路引导到“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快”的特点,将工作开展到互联网上,将育人效果体现在互联网上。

(二)推动现实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凝聚师生共识

面对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驾驭互联网的能力、塑造网上舆论强势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正面引导的有效回应也在客观上要求学生管理者做大、做强、做优正面宣传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大量的实践表明,正面引导可以通过学生管理者有意识的规划和设计的理念思路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将他们的思维、视角、想法引导到积极客观的角度上,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潜移默化地化解矛盾。

(三)丰富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

互联网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的确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管好校园互联网还可以借鉴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模式,通过校园新媒体联盟等学生群体加强学生新媒体负责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以学生领袖带动学生群体,以学生骨干管理学生群体,从而实现校园新媒体平台的有效管理。最后,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思想观念的变化,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确保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真正做到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敢抓敢管、敢于亮剑。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在上述的有利形势下,我们也要认识到互联网的不利一面,互联网的开放性也会给整个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多元、开放的互联网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互联网属于典型的开放式发展系统,各种观念与文化都会出现在互联网上,一些不利的信息也会不断地出现在网络上,对学生的思想以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互联网上的各种思潮会对学校的正常管理产生巨大的威胁,学生在这个年龄正是思想观念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经验十分的匮乏,很容易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造成偏激的文化观点、错误的观念思潮及垃圾的网络信息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身心发展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培养也会产生多元化的发展,不利于主流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抵触,对学生的管理者带来更大的管理压力。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加上通讯设备的不断普及,学生接触信息的来源也多样化,对于这些信息的选择也会存在差异,这对于学校的主流思想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也不利于学校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控,增加了后期的管理难度。

(二)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逐渐不适宜当前的时代需求

随着人们对新的观念的接受,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导致信息的沟通不及时,工作的效率不高,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讲十分的不利。过往,严格的管理制度、单项化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处在被动管理的位置上,新时代的90后大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这种压抑约束的管理制度和方式容易使其产生反抗心理,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思路

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其日常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管理工作做得好就会极大地促进教学,管理的不足就会严重的影响教学质量。这个工作非常的复杂,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会极大地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对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寻找互联网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契合点,利用互联网工具和理念迎接挑战,改变管理的模式和思维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互联网+”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思路:

(一)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

对于学生管理来讲,只有管理理念得到创新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新颖与落实。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来调整管理的方法,进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提高其创新能力,保证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生由于还没有进入社会,各种经验都十分的匮乏,此时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负面的新聞很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对其身心带来巨大的创伤。高校必须严密观察控制这种倾向,首先高校辅导员应该熟悉所有互联网客户端,并且建立群组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一旦发现心理问题要及时疏导。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负面新闻,学校要加大正能量的宣传力度,消除负面信息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学校还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学校还应该多组织各种活动来宣传正能量,借助于各种有效的平台进行宣传,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

1.管理的平台化

平台是一个体系发展壮大的根本,这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学生管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这个平台的构建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在这个平台上,各种信息可以进行快速的传播和及时的反馈,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显著地提高管理的质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平台化建设是指以各种互联网媒介(网络工具:微信、微博、QQ群、QQ等)为工具,对社会上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提升学校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这个平台还能够增加学校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不仅可以在这个平台寻找适宜于自己发展的各种资源,满足自身的发展,及时进行意见反馈:另一方面学校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重点,了解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提高管理水平,

2.组织的扁平化

传统的管理中,高校的管理组织非常的复杂多样,体系非常大,在进行学生的工作管理时也主要是以部门的管理为主,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很少涉及。“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才是高校管理的主体,“快”是高校管理的主题,这就要求高校搭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满足学生多变的需求。在互聯网技术下,高校对现有的部门进行整合,对无用部门进行撤销,实现不同的管理机构的良好衔接,工作落实到位,各项工作都按照一定的方式开展,形成学校一互联网一学生的管理模式,这也保证了高校组织结构的健全与完善化。

(三)学生管理工作手段创新

1.适应“互联网+”新需求,革新管理方式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原有的管理模式势必要进行不断地更新来保证其满足新的时代发展要求,根据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的信息化项目时,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监督,保障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以期望最终达到理想的目标。信息化项目是随着管理的需求变化而提出的,因此,在管理的流程上以及具体的思路上都要通过不同的创新来进行调整。所以,在开展新的信息化管理项目时,管理者必须要对原先的管理方式有足够的掌握,并且根据其管理的特征寻求新的信息化方式与最佳的结合点。其次,作为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的理念,不能按照原先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开展工作,要逐步的进入开放式的管理方式上来,借助于网络工具进行综合化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新型技术的利用,努力探索新的管理产品和管理方式。

2.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任何管理工作都是靠人来完成的,这也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力量。而管理质量的好坏,有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只有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才能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对于管理人才应该增加其人才的层次,吸收大量的专职与兼职人才,组成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不仅管理经验丰富,而且要政治责任感强,并且对于新的互联网技术十分的娴熟,科技化水平高: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其次,拥有了人才还要拥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保证管理的科学化与质量,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升制定决策的质量,充分的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再次,要建立培训机制,根据队伍人员的素质、层次特点,实行交叉融合培训,让具有丰富学生管理信息化经验的专门人才培训辅导一些新的学生管理工作一线人员,同样,要加强信息化理论的培训,聘请有着扎实计算机网络、软件的人才对高校的管理者进行辅导,提升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加大新型技术的应用,最终确保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实施。

3.依托“互联网+”平台,提升学生管理精细化程度

在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时,除了完成正常的管理工作外,还应该对每项工作进行精细化处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加强要求,认真对待每一项事物。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推动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发展,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制定管理方法,保证学生的综合发展,保证其全面成才。最后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基础地位,并结合信息化技术重点进行管理,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但是我们也要充分的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做好精细化管理就像在一块土地上进行精细化耕种一样,只不过在本次的研究中耕种的对象换成了学生,并且结合了信息化技术。最终要顺利的实现精细化管理,还必须要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将精细化管理渗透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全面的提升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创新举措学生管理工作互联网+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铁路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举措研究论述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