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生命化教学内容的有关问题

2018-05-30 17:10万琼知
关键词:重要性教学内容问题

万琼知

摘要:语文生命化教学渗透于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在众多教学要素中,教师更为关注生命化教学的过程和形式等,语文生命化教学语境下的生命化教学内容往往得不到重视,或是被忽视,或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要素而言,地位不够突出,被淡化。生命化教学内容在生命化教学环节和机制中非常重要,语文生命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确立生命化教学内容。目前,从部分课例来看,确立生命化教学内容存在内容缺失、模式化、误导和高估学生情感认知和接受能力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予以说明。

关键词:语文;生命化教学;教学内容;重要性;问题

近年来,生命化教学是理论界学者和一线教师普遍探讨的话题。一方面生命化教学是学生本位、教师本位在生命哲学层面上的深化,另一方面也是教育领域对传统的僵化的教学现实的反击与鞭策。“生命化教学就是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和个性张扬的过程”,

一、语文生命化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忽视或者淡化了对生命化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各个教学要素,如教学方式、教学主体、师生关系、教学各个环节、教学内容、课堂氛围把控等。在语文生命化教学情境下,这些教学要素被赋予新的实现途径。

一直以来,生命化教学重形式多于内容。叶澜说为了在课堂上展现生命的活力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活动的方式都应全面策划。但是就这三点展开,叶澜更多的是强调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处理师生关系、回答学生问题的方式等,而对于生命化教学教学内容并没有详细展开。

另外,对于生命化教学课堂的实现还侧重技巧上、外在于内容的层面,如在教学交流合作、拓展延伸、实践反思、考核方式等教学过程中落实生命化观念:有的甚至是着眼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手段的改变,当然这都是有意义的尝试和策略。

但是很多课堂教学难以从教学内容方面思考生命化教学问题,我们更多时候认为教学内容可思考、可选择的空间不大。即使有人提出在教学内容上通过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来达成生命化教学目标,但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从方法技巧上着手的。

长期以来,生命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要素中的应有地位未能得到确立,教师也未能清晰地把握生命化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对生命化教学教学教学内容的确立存在的问题更是缺少相应的思考。

二、从教学内容到生命化教学内容的深化是语文生命化教学的题中之义

(一)确立好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生命化教学所渗透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学科教学原理告诉我们,教学实践的成功在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确立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发挥基础作用,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实现教学目标。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教学活动中确立了适当的、精要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易于达成,这样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对于教师教学而言,以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为引导开发出具体的、得当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一种能力的考验。

目前,语文教育环境下出现了文本解读研究和讨论的热潮,从教学视角来看,文本解读实质上是对课堂教学“教什么”的深入探索,是语文教育领域同仁在确立教学内容方面的努力,是从关注教学技巧到优化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的回归。该热潮中涌现一批文本解读的专著。历来热心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钱理群教授2006年出版了《名作重读》;从诗歌研究转向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孙绍振先生更是以《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等出色的作品成为该热潮中的代表。此外,有“闽派语文领军人”之称的一线特级教师陈日亮老师也在《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一书中展现了其文本解读的理念和功力。正如孙绍振先生在2016年应华中师范大学邀请到武汉讲学时所说:“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和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问题较多,最突出的问题是授课老师不能准确地把握‘教什么的问题”。

国内一些重要学者普遍申明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呼吁对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偏差“拨乱反正”。追溯到2004年,北大著名语言学家王宁老师在一次访谈中坦言:“我当然也不反对教学是有技巧的,但是如果内容没有理解好,讲再多的技巧有什么用呢”?“从某种程度上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样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现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的郑桂华老师通过阐明“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她对教学内容首要地位的认同。

由此看来,当我们力图实现生命化教学时无法回避语文教学的这一基本特征。基于教学内容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这样的事实,只有从教学内容着手实施生命化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语文生命化教学的关键是生命化教学内容的确立

无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经历怎样的大讨论,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内在地要求语文学科正确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教学目标,内在地要求语文学科确立合适的生命化教学内容。将生命化教学渗透到教学内容的把握中去,在教学内容中彰显生命化价值,实现生命化教学目标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生命化教学内容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需要具体体现在具体的文本中,但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就目前语文生命化教学理念上的成果来看,笔者认为生命化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敬畏生命的教育,关注生命特性:二是给予学生生命价值关怀和生命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最后需要关注的是学习主体在教学中生命成长的生成性,即发展素养的生发。

三、教学实践中。语文生命化教學确立生命化教学内容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能力等目标的达成,忽略生命化教学内容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在文本本身很容易提炼出生命化的教学内容,甚至这种生命化教学内容,在某些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是无意识呈现出来的,或者说是教学重点内容。比如说《世说新语·咏雪》根据教材中课文预习提示就已经能把握这样的教学内容,即感受古人家庭良好的家庭教养、良好的家庭氛围,这已经属于生命化教学的范畴。再如《荆轲刺秦王》往往在探究环节会出现结合历史背景对荆轲其人其事进行评价,这里的实质是通过对荆轲生命价值的认识及评判,达到对自身生命价值意义的认识和实践,显然是体现了生命化教学内容,

但是,不是说所有的课文都能如此明了地确定生命化教学内容,有的课文常常出现某些教学内容过于凸显,而削弱了生命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另外很多老师基于应试上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为关注的是外在的技巧,对学生应试有用的内容。这样,很多课文其实需要有生命化教学内容的呈现,但是因为被削弱、忽略,而造成整个生命化教学的损失。

比如《登高》一课,显然很多老师都能认识到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情景交融的手法、从遣词炼句角度分析具体诗句、杜甫寄寓在《登高》中的多层悲苦感情。其实这首诗生命主体意识很强,应该是难以被忽略的,但是笔者目前所看到的教学案例设计没有任何一个能讲到《登高》中体现了杜甫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表现出来的是杜甫没有沉溺于多重的悲苦负担中,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在诗句雄浑苍茫景物描写、具体抒情中彰显他直面人生悲苦的生命韧性和自我坦诚。这种生命韧性是不同于李白、陶渊明、苏轼的生命意识,是具有独特性的,这是《登高》中生命化教学内容,是《登高》格调的精髓。很多语文老师很容易把握李白、苏轼、陶渊明等作家作品中的生命化教学内容,以及从中展开对学生的生命化教学,但是却无意、有意的忽略了杜甫作品中的生命化教学内容。这种忽视,可以说是《登高》课堂教学的缺憾,甚至当学生对《登高》的认识停留在“八重悲苦”的阶段时,在他们以后整个人生体验中对杜甫的个人生命体验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这种消极颓唐的层面上。就算是意识到,往往只分析到杜甫忧国伤时、心系藜元的博大情怀,但是这是不够的,不完整的,不具体的,甚至是恰好忽略了《登高》中杜甫个人生命体验应该有的生命化教学价值。

类似于杜甫《登高》这样的生命化教学内容尤为重要,但是恰恰又被忽略的教学案例设计肯定还有很多,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方面。

(二)生命化教学内容单一和模式化,缺乏多元价值开发

正如王富仁教授所说“文本分析与中学语文教学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中学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文本分析具体予以实施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具有开放性,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允许、鼓励教师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进行细读,进行合理的内容创新,发掘新的有教学价值的内容。

现实情况是很多一线老师文本解读能力不够,常常拘囿在传统的文本理解和过时的社会价值导向的基础上来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十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很显然会落后,跟不上学生心智的发展,时代理念的更新。

《雷雨》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其中包含着很多生命化教学的内容。从教材编制意图来看,教师可以确立和组织的教学内容包括感受现代戏剧的样式、把握《雷雨》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体会戏剧场景的巧妙、理解戏剧矛盾冲突的作用、以语言为基础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繁漪等戏剧人物的个性特点等等,其中一直颇为难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分析周朴园个性特征。

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是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处理起来棘手,常见的情况是老师带着学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周朴园是一个虚心假意、伪善冷酷的封建资本家形象。当然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但是陷入了对教学内容处理上的单一化和模式化。最终不仅人物形象单一刻板了,而且带来这样的人物形象“生命力”的单一和模式化,是脱离高中生对真正的人性的认知的。

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就会注意到学生的参与,学生认知情感参与到人物分析中,认识到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这种“圆形人物”的分析,包含着对复杂人性的真实把握,这才是符合高中生认知和情感上的机制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复杂性的人物形象把握有助于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一种价值更新,即学生基于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将这种经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能以全面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悲悯、宽大的人格特征,能以更成熟的态度处理生活中逐渐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谭轶斌老师执教的一堂《雷雨》课就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学生在依据文本对周朴园个性特征“唇枪舌剑”过程中,又结合曹禺《雷雨》自序等相关资料,引出了从基督教“泛爱”色彩的悲悯这个视角认识周朴园角色。这堂课的成功不仅是提供了生命化教学内容新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谭老师尊重学生多元表达,尊重学生的生命参与。

教师应该保持颠覆传统的勇气以及开拓创新的意识,摈弃生命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模式化,结合对当下社会价值导向的思考和对青年学生人格认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给生命化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可能,使生命化教学内容呈现多元价值,激活课堂教学。

(三)课堂上生命化教学内容存在误导,与预设教学内容背道而驰

很多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通过生命化教学的内容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古典文学,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但是现实的教学却是很多老师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放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去审视,看似好像是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现代眼光,实质上却与预设教学内容背道而驰。这样的背道而驰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表现为生命化教学内容的误导,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生命价值认同。

比如一直饱受争议的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笔者认为固然郭老师展现了语文课堂不一样的氛围,但是生命化教学内容的误导是这堂课最严重的问题,最失败的地方。这堂课郭老师预设的生命化教学内容应该是使学生领会愚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郭老师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让学生以智叟的身份对愚公移山的可行性提出質疑。于是学生以21世纪人的思维给出了这些理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智叟有生之年能看到我就相信”:也有学生说“提醒愚公不要忘记地球的版块运动,喜马拉雅山每年还要增高几米呢”:甚至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智叟的身份对愚公的反驳是“移山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破坏生态环境”。无疑,教学内容已然变味,虽然最后肯定了愚公移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学生以现代意识对愚公的反驳容易造成学生对之前固有的自我观点的认同,从而在自我意识中否定愚公移山的人文价值精神。笔者认为这样一堂课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内心应该是没有确立起来对愚公精神的价值认可,而是与之渐行渐远,

这就提醒我们,虽然有些课文容易确立教学内容和生命化教学内容,但是当教师真正进入生命化教学课堂情景中去,未必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好方向。因此,应该警惕课堂技巧、思维引导过程中导致的教学内容上的误导,毕竟这种误导也将是个体生命价值取向上和个体发展素养生成的误导

(四)生命化教学内容的确立高估学生情感认知能力、情感接受能力

作为教师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同样地,在情感认知和情感接受上也存在阶段差异,教学中只有在合理地估计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情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确立生命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才能被学生掌握,学生才能达到培养的目标要求。生命化教学的展开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比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背影》一课,将传统的父慈子孝的主题撇开,整堂课向学生阐释了生命死亡意识,认为《背影》是对生命的喟叹,是生之背,死之影。这样的解读放在文学文本解读上其实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语文课不是文学课,这样的解读拿来确立教学内容应该说不适合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不可否认,生命死亡意识对初中学生来说并不晦涩难懂,但明显对于他们来说是沉重的,是在该年龄的情感认知和接受范围之外的。初中生正直青春年少,应沐浴在生命温情与昂扬的雨露中,应该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陶冶健康阳光的心智,而不是提早地在课堂中陷入类似“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生命哲思。如果这样的生命死亡意识放在高中有不一样了,高中生有了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即将跨越成年人的门槛,在情感认知和情感接受上有了新的提升和新的需求,从课堂教学生命化教学内容中吸取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深沉感悟是合理的。

韩军执教的《背景》固然将生命化教学内容凸显出来了,这种凸显是无意识的,但是如果不适应学生情感认知和情感接受能力,反而使生命化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负担。生命化教学既然“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状態和活力,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心理发展和情感接受理论有一定把握,如此确立生命化教学内容方能真正“以人为本”。

四、结语

语文学科天然具有生命化教学的内在要求,语文学科更多承担着生命化教学理念培育新人的时代责任。对生命化教学内容的探讨是对生命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探索。一方面,明确生命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将加强教师执教中对生命化教学内容的重视和开发:另一方面,从症结入手,思考生命化教学过程中生命化教学内容确立可能存在的偏差将警戒教师合理有效地把握生命化教学内容。“抬头是山,路在脚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辛勤的耕耘和浇灌,学生个体展现本色生命活力,精神价值、人格素养得到真正的滋养和生成。

猜你喜欢
重要性教学内容问题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