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为媒,激活低年级“写话”教学

2018-05-31 19:50潘玲茜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3期
关键词:绘画小朋友孩子

潘玲茜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的写作阶段目标为“写话”,具体要求在初始阶段,教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欲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赞同由“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的观点。作为教者,我们在写作的初始阶段首先应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神秘感和惧怕感,使学生肯写、敢写、乐写。本着这个目的,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利用绘画艺术来辅助低语“写话”教学。

一、以”画”为媒,培养学生的“写话”的兴趣

兴趣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必将不断推动孩子从事学习和实践。从小就被认为“智力迟钝”的爱迪生最终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从小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传统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常常是围绕教师讲,学生读、写、背来进行,学生被怀柔在教师和书本的条条框框中,其结果往往使学习气氛变得沉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击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新课标》特别重视写作中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强调在写作初级阶段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方面,要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将绘画艺术引入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这一弊病,使学生能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生动活泼地学习,尽情地表达自我,抒发自我。

具体实施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编制自己的成长日记,与传统不同的是,文字在日记中不再是主角,而是“辅助工具”。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看到的、经历的、想到的美好的事物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并在图下附上文字说明。这就在“现实生活”和“语言表达”中间构筑起一座感性的桥梁,使学生能够更自由,更形象,更具体,更深刻地去了解他所关注的人、事、情。而对文字要求很宽松,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用计较文章篇幅的大小,有无章法,语言是否生动。虽然,学生可能会颠倒“绘画”与“写话”之间的主次关系,但却遵循了由感性发展成理性的认识规律。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绘画内容的不断丰富,为了更具体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文字说明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孩子很快就将对绘画的热情转向对“写话”的需要。在毫无负担和约束的状态下,既保护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又达到了让孩子畅所欲言的效果。一页页图文兼貌、生动活泼的生活随笔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为孩子的“写话”学习加足了马力。

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适时地借用绘画的直观效果来丰富课堂。人教版第三册语文课本说话练习中安排了《找秋天》的内容,虽正值当季,但因为条件的限制,无法组织学生野外探寻,于是我专门利用一节课布置孩子们将“找到”的秋天绘在黑板上,集体协作完成一幅秋景图,孩子们竞相走向讲台,用彩色粉笔描绘其心目中的秋天一隅,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幅充满童趣的秋景图诞生了,但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却仍然很高涨,于是趁热打铁,启发孩子用语言将黑板上的秋景图记下来,孩子们的表现异常出色,整节课的气氛也轻松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二、以”画”为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画笔不但调出了孩子七彩的生活,还调出了孩子们充满幻想的童心。借助画笔,孩子们用儿童特有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其特有的思维去认识生活,用其特有的语言去表现生活。“日记”的内容有反映孩子学习的,有反映孩子课外活动的,有反映孩子家庭生活的,还有表达孩子内心世界的,孩子的观察力在生活这个丰富多彩的具体形象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张天瑞小朋友在一幅菊花图下发现了秋天的美:“虽然,秋天大多数树木都渐趋干枯,但是只要你细心地找就会发现那美丽的秋菊,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张若涵小朋友眼中的大象“穿着粉红色的外衣,大脑袋上长着对象扇子一样的耳朵”“嘴巴里露出一对长长的白白的牙齿,像一对锋利的尖刀”“身体庞大极了,真像四根柱子撑起的大房子”,他的愿望就是在大象的鼻子上玩滑梯。林千榆小朋友希望能和“鸟儿、太阳、月亮、星星做朋友,和她们一起跳舞唱歌”,下雨时,她可以“在云外躲雨,照旧能有好心情,照旧玩得很开心,照旧可以晒太阳”,晚上散步时,星星还可以帮他照亮天空。

成长日记的制作,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通过对所见所闻的思考,发展了其创造性思维。朱芷瑜小朋友曾对一盆只知道根像洋葱头的植物感兴趣,虽然久久他都没看到这棵植物发芽,但却在日记中告诉我它的花是红色的,还结了一个个洋葱头式的果子,味道还不错。陈芊蕙小朋友笔下的秋姑娘提着化装包为大自然装扮了红扑扑的苹果,笑得咧开嘴的石榴,水晶般的葡萄。

三、以”画”为媒,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聪明,因此他们的精力不应该花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低年级的教学主要围绕字、词、句、说话来进行的,绘画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语言训练的效果。它不但巩固了字、词及简单句式,而且还是训练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好途径。随着训练的深入,孩子们的观察力越来越敏锐,加上接触的事物的增多,课本中越来越具体生动的语言的出现,他们的思考范围也在扩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循序渐进的发展。绘画的内容丰富了,绘制更细致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当孩子们从开始画人物时只知道“一个圈,两个圈,三个圈……”发展到后来懂得区分“微笑脸、苦恼脸”的时候,他们的文字说明也不会再满足一个词,一个简单句的表达,而是越来越注重内容的丰富化和具体化,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起初时,孩子只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简单的词语来表现简单的图片。渐渐地,图片的内容丰富了,语言也随之有了发展,开始出现“妈妈带我去锻炼”“我给妹妹讲故事”“叔叔阿姨来我家做客”等一些简单句式,逐漸更具体。当接触了比喻、拟人等一些句式后,孩子用了更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他们的图片,也出现了比喻、拟人的句式,有的说:“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祖国成了一座大花园。”有的说:“我和大自然交朋友。”有的说:“天亮了,爸爸妈妈喊我起床,而我却睡得像只小猪,怎么也不愿起床。”有的说:“枝头的柿子红得像一个个小火球”……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还能写出连续的几句话,甚至是条理清晰的短文来,金敏小朋友曾这样介绍他的好朋友——

“我有一个“四方”好朋友,它的外表是五颜六色的,别看它小小的,本领可大啦!

每当我读书写字时遇到不会读不会写的字,它都会主动站出来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喂,主人,让我来帮你吧!”于是,我很快就知道了正确的读音和字形,还了解了这些字词的意思呢。老师经常表扬我见多识广,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她怎么知道都是因为这位良师益友在暗中帮忙呀!

你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告诉你吧,它的名字叫做《新华字典》,你们是否像我一样的喜欢它呢?”

“事实胜于雄辩”,利用绘画辅助低年级“写话”教学,不但保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孩子的个性,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能在一个轻松多彩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为今后作文训练奠定了基石。

猜你喜欢
绘画小朋友孩子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Let’s DIY Poster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