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
——以山西煤炭产业为例

2018-06-01 10:51陈存舒王时雨余兆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山西煤炭

陈存舒,孙 君,王时雨,余兆然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2.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1 山西煤炭产业改革成效显著

1.1 去产能成绩斐然

煤炭供给侧改革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下,山西煤炭去产能任务扎实推进.山西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2016年共退出产能2325万吨,关闭25座煤矿,位居全国之首.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山西省共关闭18座煤矿、去除产能1740万吨;在产量削减上,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为81641.5万吨,同比下降14.4%;2017年一季度产量为19495.4万吨,同比下降4.8%(见图1).有效减轻了全国煤炭市场供需矛盾,为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良好开端.与此同时,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图1 2016至2017年一季度山西省月度原煤产量情况

1.2 库存趋于合理

随着煤炭去产能任务的展开,煤炭行业进行大规模去库存.2016年7月底,山西全省煤矿企业库存4178万吨,同比下降16.3%;11月底库存3057万吨,同比下降38.7%;到12月底,全省煤矿企业库存2856万吨,同比下降42.8%.在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支持下,山西煤炭行业从多方面化解闲置库存.

1.3 改革道路明确

立足山西煤炭实际情况、谋求资源产业持续发展,山西煤炭行业走上一条以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为方向的“六型”转变之路.例如,在推动煤炭绿色低碳消费上,统筹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资源优势、优化火电布局、合理有序开发,力求建设三个国家级千万千瓦级别的大型煤电输送基地.并全力推进在建外送通电建设,分别建设了蒙西―晋北―天津南、榆横―晋中―潍坊等特高压输电工程,落实晋电外送市场.

2 山西煤炭改革面临的困境

2.1 供需矛盾突出

由于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经济结构调整、煤炭产能过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仍是基础问题.近十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煤炭产业技术革新,使得煤炭产能也不断提升.2016年全行业库存5067万吨,比2016年初增长44.6%,与2011年底增长3倍.在这经济繁荣、能源需求旺盛的阶段,由于长期缺乏对煤炭行业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有效的调控机制,煤炭企业制造大量过剩产能,煤炭质量低下,致使相比于国内煤炭更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的进口煤炭需求大大增加,这对煤炭产量占据全国四分之一的山西煤炭产业造成巨大打击.

2.2 煤炭企业问题重重

山西煤炭企业亏损严重,债务突出,仅山西七大省属煤炭企业2016年第一季度末负债总额就达到1.2万亿元,这几乎相当于全山西省在2015年1.28万亿元的生产总值(见图2).造成这一现状一方面是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低落,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则是由企业自身问题所造成,这其中包括:1.煤炭企业经营方式老化,管理模式落后.2.以国有煤炭企业为代表的煤炭行业体制僵化,企业发展结构落伍.3.融资渠道单一、金融创新不足是煤企发展重要掣肘.煤炭行业同属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资金的巨大需求使煤企过度依赖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而资产证券化水平低致使资本不能灵活运用,给煤企发展造成巨大债务风险,加大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及杠杆率.

图2 山西七大省属煤企2016第一季度财报

2.3 产业结构缺陷严重

山西煤炭产业经历近十年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化程度低、发展路径重叠,对资源、环境以及投资造成严重破坏和浪费,形成一条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黑色发展之路.在山西煤炭产业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其资源的国有特征,造成煤炭产业结构脆弱,具有严重的资源依赖性.在如今整体产业衰落的情况下,煤炭产业短期内难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缺陷将会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3 供给侧改革下的新对策

3.1 政府层面

3.1.1 发挥政府职能,调控煤炭产能

发挥其行政职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给予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导向政策,引导企业改革.首先,通过暂停新建项目的审批,筛选并淘汰产出能力不足,安全隐患多的煤炭生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其次,进行减量置换和减量重组方略,推动企业的优化重组,并加强对煤炭产能创新的激励力度,大力发展先进产能.最后,借助“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企业开辟中亚、非洲等新的需求市场,从而加快过剩产能的外输力度.

3.1.2 推动煤炭企业管理革命及金融体制的创新

(1)在推行减负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政策指向,鼓励企业实施煤炭现代化管理方式和储存机制.(2)实施国企改革振兴计划,加强煤炭企业生产资质的管理.抓紧出台山西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实施方案,根据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要求,促使国有煤炭企业向优势产业及战略性关键领域集聚.(3)推动金融制度创新,提升服务煤炭经济效率.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深化股票和债券交易制度改革,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渠道,为煤炭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方式,降低煤企融资风险.3.1.3 推动煤炭产业集群化及多元化发展

(1)鼓励符合煤炭集群发展条件的区域,形成山西煤炭资源的“规模化”“基地化”,避免同质化竞争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应该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和高度专业性设备等共享资源的建设,最大限度地为煤炭集群企业减少产业布局投资.

(2)要引导企业明确依托资源高附加值的多元化经营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鼓励企业依托主业优势,发展多元化、高附加值产业.政府提供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多元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3.2 企业层面

3.2.1 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优质新产能

(1)山西煤炭企业要顺应社会趋势和政策要求,继续坚持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使煤炭的供给结构具有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改变过去以产能为发展核心的理念,根据煤炭市场需求调整发展规模与结构,生产清洁高效的煤炭资源,去除落后产能.

(2)煤企要借力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开拓“一带一路”路线中潜在的国际市场,并利用打通山西煤炭业所缺失的煤炭运输体系,增强山西煤炭的国际竞争优势,发展煤炭产能对外输出的道路,让闲置煤炭产能“走出去”.同时,切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一带一路”蓝图,提升煤炭优质产能输出.

3.2.2 推进煤企管理及金融改革

(1)改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在当前经济低迷和煤炭行业整体衰落的压力下,结合企业的优缺点,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深化国企内部改革,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山西煤炭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企业经营者优胜劣汰、生产观念不断创新、积极推动产业转型的局面.为此,国有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并购重组、发行上市等调整国有股权比例,这其中兼并重组整合需要转换思路,力求突出煤炭企业主营业务,实现煤炭资源整合战略重组.

(3)推进企业开辟融资渠道,推进资产证券化.抓紧煤炭供给侧改革时机,依靠市场化途径,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收益权证券化、股权融资计划等多样融资渠道,进一步实现股权多元化,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3.2.3 积极参与煤企产业结构改革进程

(1)山西煤炭企业要重视产业集群环境的建设,加强同更多配套企业和服务组织的关联,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努力通过资源吸引,企业兼并、产业扩张等手段,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势组合,同时强化产业集聚核,形成核心煤炭产业链,突出产业特色,形成山西煤炭产业集群品牌,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煤企要顺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扩宽煤炭资源的转化利用,对煤炭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例如,建设“煤-电-铝”“煤-电-化”“煤-电-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山西煤企需要循环利用资源,提升煤炭产业开发附加值,发展煤炭的相关产业,逐步发展成多元优势的资源型循环产业体系.

4 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而开出的一剂良药,是推动经济变革转型、开启经济发展新周期的战略导向.通过对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研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为解决煤炭供需失衡、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提供相应策略,对促进山西煤炭产业良好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 王先庆,文丹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2〕 刘娟.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山西煤炭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山西叹五更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